首頁>科學>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和他的團隊成功將“非視域成像”從米級提高到1.43公里,技術在全球領先。可是,由於“非視域成像”是一個非常高精尖的領域,很多人反應“字都認識但是完全看不懂”,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試試,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這個最新的高技術成果。

非視域成像

我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有光直射或者反射進了眼睛,可是對於遮擋物背後的物體,比如一堵牆後面的人,由於阻斷了光的直射和反射,所以是看不見的。不過,凡事都不一定,潘建偉教授的研究成果,就可以讓我們看到牆後面的人和物體,它就叫“非視域成像”。

藏牆後面就看不到了?否

“非視域成像”的主要辦法,就是收集散射漫射光。物體在反射光的時候,除了主要方向之外,還會向其他方向進行散射漫射,而這種散射漫射光透過多次反射之後,就有可能逃過遮擋的牆壁,進入人眼,但是因為光子數量非常稀少,所以肉眼不可能察覺。

收集散射漫射光

而“非視域成像”透過高敏感裝置,發射光線,這種光線碰到牆面或天花板時會發生散射,傳向其他的物體表面,最終許多光子會回到相機的位置。不僅如此,根據光子返回時間的差異,相機能對拍攝空間進行數字化重建,牆後暗藏的人或物體在重建影象中位置顯露無遺,而且還是三維的。

右下角就是最終成像的三維效果

不過一般的光線散射回來是雜亂無章的,容易跟背景噪聲融在一起,很難提取。只有高速脈衝鐳射光源純度好,裝置穩定度高,物理結構上保證了獲取資訊的純淨度。至於影象分析,則可以透過演算法資料學習來推算出來,哪些是不動的物體,哪些是運動的,什麼物體是什麼樣的光譜,什麼材質是什麼樣的反射特徵和頻率,都需要建立龐大的資料庫或者模型,進行學習。所以“非視域成像”不僅僅是裝置硬體上的問題,而是需要豐富的經驗。

不同物體和材質反射都不一樣

早在2009年,卡內基梅隆有個小組就對一扇開著的門拍照,算出屋子裡的大概的物件的形狀,其中還有一個人形。而在2012年,Andreas Velten首次系統展示了這一技術,並且獲得DAPA的投資,所以一般認為,Andreas Velten才是“非視域成像”技術的開創者。

這項技術其實最早起源於2009年

不過,光線在多次反彈後的亮度會大大減弱,這會大大減少的“非視域成像”的距離,以前西方國家的試驗最多隻有幾米,十幾米,沒有太大的使用價值。而潘建偉教授的貢獻,是將“非視域成像”的距離一下提高了三個數量級,達到1.43公里的範圍。

1.43公里具有非常實用的價值

潘建偉教授的辦法,一是提高感測器的敏感度,儘可能多地捉散射回來的光子。光線散射的次數越多,非視距成像相機就能收集到越多的資料。另外,則是採用凸最佳化演算法,解決了多次漫反射所導致的時空混合問題。這個是關鍵,涉及到如何判斷反射次數和路徑長度等堪稱絕密級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太複雜了

不僅如此,“非視域成像”對於重疊的物體,對於很複雜陳設的室內物品,反光度差的,反射通道奇異狹窄的,不見得適用,資料缺損會比較嚴重。因此需要人工智慧,或者說對資料層處理“較高”自由度的演算法,才能進行較高逼真度的還原。這個過程被稱為“腦補”。

腦補的過程很重要

其實,就是人眼,對影象也往往是“腦補”出來的。比如資料本身是客觀的,只是資訊,座標缺失或扭曲了一部分,我們的大腦會透過學習規律,補上一部分引數,透過更深度的學習糾錯,可以不斷校正引數趨近於一個不那麼離譜的範圍。而“非視域成像”也是如此。

我們人眼也經常腦補

實際上,潘建偉教授的貢獻,除了一下將“非視域成像”距離提高三個量級,達到1.43公里之外,還有一個亮點,那就是可以對隱藏的目標實現實時跟蹤,這就非常厲害了。在以後實用環境中,比如巷戰,這個技術會對對手形成降維打擊。

最關鍵的是它還可以實現動態三維跟蹤

當然,“非視域成像”的用途遠不止軍事和反恐,在民用領域也有很大的價值,比如以後拍明星,可能都不用狗仔隊跟著拍了,而是真正實現“見光死”,在四周無高樓的自家陽光房裡曬個太陽也會“見光死”。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如果在室內,將窗戶都拉上窗簾,不讓光漫射出去,這種非視域成像還是沒辦法獲知資訊的,前提是你一直這樣“包住”自己。

狗仔隊可能要消失了

當然,這時候還有其他的手段,比如用非可見性鐳射,打在窗戶玻璃上,透過檢測玻璃的震動頻率,來還原聲音。還可以透過心跳探測儀,透過牆壁,檢測裡面的生命體位置和數量,也能獲知很多關鍵資訊。不過放心,狗仔隊沒有這麼專業的裝置。

時代在不斷髮展,未來還有更先進的技術

2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天問一號拍到“白蛇”,莫非火星有生命存在?為何照片是黑白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