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提到了銀河系的英仙臂,那麼旋渦星系的旋臂的是如何產生的?銀河系的旋臂結構到底長什麼樣呢?

科學問題:旋臂結構是如何形成的?

旋渦星系通常有2-4條旋臂,有2條主旋臂且好像經過宏觀精心設計的(grand design,如M51等),也有多條旋臂且結構較複雜的(如NGC 1232)。

〇 密度波理論:巧解旋臂的形成

從1845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帕森斯(羅森伯爵Ⅲ)第一次發現M51的旋渦圖樣開始,天文學家便被這種奇特的旋臂結構所吸引。後來,天文學家基於大量的觀測得知我們的銀河系也是一個旋渦星系。那麼這種結構是如何產生的呢?

1942年由瑞典天文學家貝蒂爾•林德布拉德(Bertil Lindblad)提出,後經華裔天文學家林家翹和徐遐生等人不斷完善的密度波理論成為迄今最受歡迎的星系旋渦結構形成理論。密度波理論認為旋臂並非物理意義上的物質“存在”,而是恆星穿越時的“交通擁堵”造成的:恆星或分子云圍繞銀河系中心並非做完美的圓周運動,而是類似太陽系中彗星一樣的橢圓運動。恆星或分子云運動到橢圓軌道的較遠端時會減速到最慢,而當有大批的恆星運動到這個拐點時,就出現了“擁堵”。密度擾動的傳播速度不同於其中天體的運動速度,從而形成密度波。

由於密度波中物質引力的存在,恆星或分子云在接近密度波時會加速,而當離開時會減速,從而使他們在密度波附近逗留的時間相對較長,在整個星系的尺度上就會像正在上緊的發條,形成明顯的旋臂結構。

恆星或分子云會繼續沿著自己的軌道執行,隨著銀河系的自轉穿越旋臂。因此,旋臂中的恆星或分子云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由不斷穿越時駐足的不同恆星或分子云組成

同時,分子云在穿越密度波時密度會增加,更容易發生坍縮,形成恆星;密度波掃過分子云時,會發生云云碰撞,形成衝擊波,並加速分子云坍縮,形成恆星。

密度波理論的提出,使得人們不需要進行復雜的N體模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旋渦星系的旋臂結構,巧妙地解釋了星系旋臂結構的形成機制。

〇 密度波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星系本身的不對稱、伴星系的擾動和碰撞、暗物質暈和星系盤等都有可能對旋臂的產生和發展有一定影響,只是具體的影響如何還在研究之中。密度波一經形成,就可以在星系強大的自引力作用下放大和生長。

最近一項基於Gaia衛星對銀河系10億多顆恆星的距離和自行觀測資料的研究就表明:銀河系曾在80億-110億年前與一個巨大的伴星系發生過碰撞,這是銀河系旋臂結構形成前迄今已知的最後一次大碰撞。而現在銀河系的旋臂結構可能就是那次碰撞留下的“漣漪”。

〇 銀河系到底有幾條旋臂?

一個讓老百姓聽起來也許覺得“可笑”的事實是,天文學家們一直為我們的銀河系到底有幾條旋臂爭論不休。更“可笑”的是,爭論的焦點不是百條、千條,而是區區的2條還是4條?難道全世界這麼多聰明的天文學家,連一隻手就能解決的數數都搞不定嗎?

這對身處銀河系旋臂中的我們還的確是個難題。天文學家努力嘗試根據不同波段和手段獲得的資訊,而這其中,恆星、星雲和正在形成恆星的分子云等的距離的精確測定是關鍵的關鍵。

廣域紅外巡天探測衛星(WISE)全天巡天的結果支援銀河系是一個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其中從星系棒(Galactic Bar)的兩端長出並纏繞著核球的兩條旋臂——英仙臂(Perseus Arm)和盾牌-半人馬臂(Scutum-Centaurus Arm)較為顯著,而相比之下,人馬臂(Sagittarius Arm)和矩尺-外臂(Norma-Outer Arm)中雖有大致相當的分子氣體成分,但恆星數明顯少於前兩條旋臂。

BeSSeL計劃:旋臂結構的精確測定

2009年中、美、德等國天文學家共同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貝塞爾計劃”(The Bar and Spiral Structure Legacy (BeSSeL) Survey)。沒錯,這是一個致敬先驅的計劃,也是迄今為止國際上最大的精確測量銀河系結構計劃,需要安排5000小時的VLBA的觀測時間。

十年間,他們精確測量了幾百個脈澤的視差和自行,確定了銀河系多條旋臂的結構和運動學性質,並由此限定了銀河系的基本引數及旋轉曲線。

〇 本地臂:主旋臂還是刺?

太陽處在英仙臂和人馬臂之間一些年輕恆星構成的物質團的最內側,因為這些物質與獵戶星座臨近,常被稱為獵戶臂、獵戶刺(Orion spur)或者本地臂(Local arm)。長期以來,天文界一直認為本地臂是銀河系主旋臂上延伸出來的一段微小的次級結構。經典的密度波理論認為,銀河系可能有4條主旋臂,本地臂所在區域是不可能存在主旋臂的。

BeSSeL團隊根據脈澤視差測量的結果發現:在太陽附近脈澤的分佈有點出人意料,它清楚地勾畫出了一條長度超過25000光年,寬約3000光年,類似其它銀河系主旋臂的結構,它位於英仙臂和人馬臂之間,太陽就處於它的內側——這就是銀河系本地臂!本地臂上分佈了豐富的大質量恆星形成區,數目遠比人們以前認為的要多。同時,他們還發現了一條長約12000光年,像“鵲橋”一樣連線了本地臂和人馬臂的銀河系內最長的次結構。

這是自1952年美國天文學家Morgan首次測量太陽附近銀河系旋臂結構後,近70年來銀河系旋臂結構研究取得的重大進展。它否定了國際天文界長期認為本地臂是主旋臂上一個微小的次級結構的觀點,揭示了銀河系可能不是類似M51那樣單純由宏偉的、規則的螺旋形主旋臂所組成的旋渦星系,而是類似NGC1232那樣在主旋臂間有著次結構的複雜的旋渦星系,標誌著精確測量銀河系旋臂結構和運動已經成為現實。

該研究成果2016年9月被《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作為亮點工作發表,被《科學》雜誌評價為“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描繪了銀河系內離我們最近的旋臂的結構。

到目前為止,BeSSeL專案已經精確測量200多個脈澤的距離和運動速度。其中最遠一顆脈澤的距離為66000光年,穿過銀河系中心直到銀河系的對面區域。研究結果顯示,銀河系有5條物質格外稠密的旋臂,從銀心向外依次是盾牌臂、人馬臂、本地臂、英仙臂外臂我們的太陽系到銀心的距離為27000光年,它以每秒240公里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大約2億5千萬年轉一圈。

根據迄今所有大質量恆星形成區三角視差測量結果(圓點)更新的銀河系旋臂結構平面示意圖。不同顏色的螺旋線代表不同的旋臂(實現表示中心,點線表示寬度):3千秒差距臂矩尺-外臂盾牌-半人馬臂人馬-船底臂本地臂英仙臂表示太陽的位置。| 圖源:http://bessel.vlbi-astrometry.org

從簡單到複雜,在精確測量銀河系結構的路上,天文學家透過從整體結構到細節的研究,一步步豐富人類對自己家園的認識。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觀測技術和研究方法的不斷進步,我們對銀河系結構的認知將不斷被更新,人類終將用智慧和勤奮描繪出銀河系結構的“廬山真面目”。

參考資料

[1] Xu Y.; et al., 2006, Science 311, 54 “The Distance to the Perseus Spiral Arm in the Milky Way”

[2] Xu Y., et al., 2013, ApJ 769, 15 “On the Nature of the Local Spiral Arm of the Milky Way”

[3] Xu Y.; et al. 2016, Science Advances 2, 9 The local spiral structure of the Milky Way

[4] Reid M.J., et al. 2019, arXiv:1910.03357 “Trigonometric Parallaxes Of High-Mass Star Forming Regions: Our View Of The Milky Way”

作者簡介

主編:毛瑞青

稽核:徐燁、孫燕

11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月球背面有哪些秘密?到底是不是外星人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