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經過數千年的進化,演變出目前的功能與結構。雖然蛋白質在生物體中的功能顯著且高效,但其結構的複雜性和對環境的敏感性,極大地限制了其大規模合成以及在生物體外進一步應用的潛力。因此,透過化學設計與合成重構天然載體或通道蛋白,是當前化學研究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是生物體內廣泛存在的天然蛋白,其在細胞膜上形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細胞的進出,同時排除所有的離子。相應地,人工水通道(Artificial water channels)在經過多年研究後,達到了非常接近於天然水通道蛋白的效能,實現了水的跨膜傳輸。如圖1所示,目前已報道的人工水通道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1)碳奈米管(CNT);2)柱芳烴水通道(PAP5、PAH[4]、PAH5s等);3)分子摺疊體(Aquafoldamer);4)有機籠分子(POC);5)自組裝咪唑水通道(I-quartet channels)等,其中僅有PAH[4]和I-quartet可在傳輸水的同時排除離子。因此,只有透過十分巧妙的分子設計,才可以實現天然水蛋白的所有功能,且兼具低成本、可調節、穩定性和實用性等特性,從而為人工水通道在工業化應用奠定基礎。
圖1. 主要的人工水通道結構示意圖
近日,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生黃禮博在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超分子化學與材料方向外籍導師Mihail Barboiu教授的指導下,設計了一類高效新穎的親水性羥基人工水通道,可透過控制樣品濃度的方式,實現自適應傳輸水分子或水簇,同時排除幾乎所有離子甚至質子。其結構如圖2所示,在該類分子中,辛基作為分子的“尾巴”,可以使分子有效地嵌入細胞膜中;脲基作為結構的“骨架”,脲基之間連續且有序的氫鍵作用使分子呈一維緊密排列,兼顧水通道的穩定性;含多羥基的衍生基團作為分子的“頭部”,與水分子直接接觸,具有傳輸水分子且控制通道尺寸排除離子的作用。
圖2. 羥基水通道的化學與晶體結構
進一步,研究者基於單純的細胞膜囊泡,檢測了水傳輸與離子傳輸的速率。水傳輸實驗中,在製備好的囊泡懸浮液中加入不同濃度的通道分子,等待水通道嵌入且自組裝完成後,注入高滲透壓的溶液。透過Stopped-flow動態光散射實驗裝置記錄囊泡的收縮速度,經過計算得到單個通道最高可實現每秒傳輸2.33×108個水分子的速率,與天然水蛋白的水傳輸速率處於同一數量級。更有趣的是,研究者發現隨著注入的通道分子濃度的逐漸增加,水傳輸速率也相應地線性提升,直至濃度提升至mCLR = 1.5以上,H2、H3與H4水通道的傳輸速率大幅躍升約兩個數量級,其他通道未發現明顯提升。這一現象可解釋為:通道分子達到一定的堆積密度後,通道由原本狹窄(2.7 Å)的結構自發地轉變為大尺寸的孔道,並實現了對水簇的傳輸。該結論被分子動力學模擬結果所驗證。離子傳輸實驗在類似的條件下進行,透過分析熒光資料,發現此類羥基水通道完全不傳輸離子和質子,這一特性和天然水蛋白契合。
該工作首次在細胞膜上透過單一水通道實現了水分子或水簇的傳輸,並揭示了水分子/水簇傳輸的機理與特性。同時,優化了自組裝水通道的結構,實現了水通道對離子和質子的完全排斥,豐富了人工跨膜水通道的種類。該研究拓寬了人工水通道的研究方向,使水通道有望突破細胞環境的侷限,併為實現其在海水淡化膜等潛在的工業化應用設計依據與思路。
上述研究進展發表於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併入選封面論文。該研究工作得到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留學基金委、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法國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 WATERCHANNELS等專案的支援。
論文連結:
https://dx.doi.org/10.1021/jacs.0c1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