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有些人會對漂浮在太空中的屍體,是否會腐爛感到特別困惑,答案我先說了,在太空中漂浮的屍體並不會出現腐爛的現象,其實,在太空中漂浮的屍體,也不會出現很多不大嚴謹的科幻片中,出現的失壓爆炸的恐怖畫面,不知道觀眾朋友們小時候的夢想是不是當一名宇航員,後來我們漸漸明白,原來太空中的生存環境很惡劣,這也是宇航員們為何要身穿厚厚的宇航服才敢踏入太空的原因,如果說,有人不幸在太空中意外喪生的話,他的屍體不會腐爛,但這並不是說這個人的屍體可以永久儲存下去,那些漂浮的屍體,首先會出現輕微的腫脹現象,這個時候它的體內還有不少水分,這意味著厭氧細菌會讓這個人的身體出現腐爛的趨勢,但是它們沒能得逞,因為細菌被殺死了,腐爛的趨勢自然而然也就停止了,你們發現了嗎?太空環境對細菌而言顯得十分不友好,因為這裡的溫度非常低,這也有可能會讓人體內的水蒸發,一旦水完全蒸發了,屍體就會表現出與“乾燥屍體”相同的狀態,由此看來,人體水“消失過程”的快慢,取決於屍體在太空中的位置。

如果說這個人,沒有一點防備,他是直接暴露在太空中,那麼他面臨的後果,就會有所不同,首先這個人肯定會缺氧,但是他並不會因此立刻失去意識,不過這種現狀應該只能維持15秒左右,如果說在上面提到的這個過程中,這個人屏住呼吸了,更加不幸的一幕就會發生了,因為大氣壓的下降會讓這個人,肺部的氣體迅速膨脹,並且會把他的肺部撐破,也就是說,這些氣體會跑進人的迴圈系統,所以說,如果一個人突然暴露在真空環境中,屆時,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肺裡面的氣體全都吐出去,不過這也沒辦法改變什麼,因為人暴露在太空中,10秒的時間裡,人的面板和組織就會開始出汗,原因很簡單,太空屬於零氣壓環境,所以說這種現象是人體內的液體開始蒸發導致的,所幸的是,人類的面板很給力,這使得人並不會像氣球那樣膨脹然後破裂,如果說這個人在這一階段有幸被帶回到正常氣壓的環境下,他的面板和組織就能奇蹟般地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否則的話,他就會因為缺乏太空服的保護,直接暴露在宇宙射線中,可想而知,這個人會被曬傷,雖說太空的溫度很低,但是這個人並不會在窒息前被凍僵,因為在這裡,熱量並不會流失得如此迅速,但是,這個人勢必會很快失去生命。

想要真正弄清在太空漂浮的屍體為什麼不會腐爛的話,我們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什麼叫“腐爛”,從生物學來看,腐爛也叫腐敗,它是動物或植物蛋白和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後,最終又回到大自然的一個物質迴圈過程,那麼人體腐爛是一個怎樣的具體呢?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利用一些手段,讓肉類保持新鮮,或是減緩/停止蛋白質裡有機物的腐敗過程,比方放到冷櫃裡,或是用冰箱冷藏等,這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也就是屍體的腐敗至少要滿足以下這2個必要條件,其一是要有細菌參與,再者是要有適宜的溫度和水分,知道這兩點後,我們不難想象,對於太空漂浮的屍體而言,它們壓根就沒有腐爛的條件,雖說在座的各位無法真切地感受到太空的溫度究竟多低,但科學家們深知,近地軌道的溫度都低於-100℃,而在更加遙遠的太空,那裡有些地方的溫度甚至接近於絕對零度,約為-270攝氏度以下,在這樣的低溫裡,即便細菌有幸不被凍死,它也會完全喪失活動能力,因此,也就不會出現腐爛這回事了。你應該知道,太空屬於高度真空,這裡的氣壓幾乎為零,屍體在這種環境下,會迅速脫水變成乾屍,任何細菌在沒有水分的前提下,也就不可能存活,沒有了細菌的協助,屍體也就不可能會腐敗,總的來看,屍體在太空中之所以不會腐爛,除了沒有氧氣,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上文中提到的溫度和氣壓,雖說科學家發現,的確有一部分細菌和真菌能夠在無氧環境下生存,但問題是氣溫和壓力也顯得很惡劣的時候,它們也沒什麼辦法,就拿宇航員來說,他們之所以要穿上宇航服,就是因為太空中的氣壓跟地球上的氣壓有所不同,

一旦在太空中,沒了宇航服的保護,人很快被會氣壓終結,如果說這名宇航員剛好位於地球的背面,也就是逃離太陽系的那個方向,恐怕這個時候,他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凍成一個冰雕,倘若說那個時候他更靠近恆星的話,可能他很快就會被烤焦,不管哪種死法,都會因為沒有空氣,從而使得這個屍體無法被降解,所以說,這個人的屍體應該會在太空中保持很長一段時間,也有可能會在這片廣袤的宇宙裡漂浮幾百萬年,觀眾朋友們千萬不要認為,沒有辦法分解就意味著這個屍體永遠不會變,別忘了,太空中有很多流星,除了流星,地球附近還有很多太空垃圾,它們在以十分驚人的速度在地球外圍周旋,如果說在太空中漂浮的屍體碰上了它們,這個屍體瞬間就會碎裂,還有一種可能是,他會飄到某顆星球的引力圈內,然後被引力抓捕,最後墜落在該星球上,假設這個星球有大氣,這說明屍體會在大氣層裡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沒有的話,則會“吧唧”一下在星球表面摔的稀碎

12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宇航員命喪太空,屍體會經歷多可怕的過程?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