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變暖已經成為全球性氣候問題,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我們知道,要讓全球變暖的速度放慢,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減少工業碳排放,二是大面積植樹造林。 不過,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偏不這麼幹,他認為這兩種方法的效果不明顯,還不能立竿見影,不如往地球平流層噴灑數萬噸白堊粉,這樣能快速給地球降溫。
看到這個腦洞大開的想法,估計你會忍不住噴了:這不是瘋了嗎?
沒錯,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專案,將會在今年六月份嘗試,該專案的主要負責人是來自哈佛大學的專家弗蘭克·基奇(Frank Keutsch),專案還獲得了比爾·蓋茨的300萬資金支援。
這個專案將會在近期開展小範圍測試,弗蘭克·基奇初步設想是,透過熱氣球來實現他的想法,屆時,他會在瑞典瑞典基律納鎮的上空12英里處,噴灑白堊粉,初步測試投放系統的穩定性。
因為是測試方案,專案組決定,先拋灑2公斤的白堊粉,可不要小看這兩公斤白堊粉,它們將會形成一個數公里白堊粉氣流,不過這個長度對於巨大的地球大氣層而言,有點微不足道,不足以對太陽輻射到地球光線有影響。
雖然,2公斤的白堊粉對地面太陽光線強度影響不大,但是弗蘭克·基奇團隊可以初步獲得相關資訊:白堊粉、空氣、太陽光的相互作用,可以為後面大面積推廣積累資料。
科學家根據這些資料,可以在超級計算機內建立全球範圍內拋灑白堊粉的數學模型,用計算機數值模擬的方法分析白堊粉對地球影響。
那白堊粉是如何降低全球溫度的呢?
白堊粉具有反射作用,向天空拋灑白堊粉後,天空會形成一個白堊粉帶,如果將數萬噸白堊粉灑向平流層,可以形成一個巨大的“遮陽板”,一部分太陽光透過“遮陽板”反射到太空,以降低太陽光到達地表的數量,隨著太陽光數量的減少,地球表面溫度也會相應的降低。
弗蘭克·基奇對專案的前景設想非常樂觀,透過計算機估算,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氣溫。
不過,批判的聲音一針見血指出了這種方法的弊端,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一旦開始嘗試,就像吸食海洛因一樣,必須不斷吸食這種毒品,才能保持效果。
愛丁堡大學教授Stuart Haszeldine表示,阻擋陽光對延緩全球變暖的程序幾乎毫無作用。
Stuart Haszeldine觀點是有道理的,採用遮陽板的方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排放二氧化碳帶來的全球變暖問題,即便透過向平流層撒白堊粉,能短時間內降低地球大氣溫度。
那帶來的後果是,人們會更加無節制地排放二氧化碳,全球氣溫繼續變高,接著再向平流層拋撒白堊粉,如此往復,形成惡性迴圈。
而且,這樣的行為,將對整個地球的天氣系統帶來毀滅性破壞,因為天氣變化對整個地球生態影響太大了,這些都是無法透過超級計算模擬實現的。
就目前而言,弗蘭克·基奇對平流層噴灑2公斤白堊粉的實驗,不會引發很大的環境問題,但是如果其大面積投放,估計有很多國家會跳出來反對。
事實上,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對地球大氣層動心思,美國曾經也想在地球電離層釋放大量銅絲,以解決通訊問題。
1958年,美國在太平洋中心區域的約翰斯頓環礁附近,進行一次高空核彈試驗,這次試驗非常成功,但與此同時,也帶來非常嚴重的副作用。
這個的副作用不是核輻射,而是天空被炸了個洞,爆炸點上方的電離層消失了。
由於當時沒有衛星傳送訊號,通訊主要透過無線電方式進行,電離層破了個洞,就無法反射無線電波。
當時的美國科學家提出來要修補電離層破洞,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團隊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將銅絲微波器送往電離層,這種銅絲,比頭髮絲還細,長約1.778釐米,寬17.78微米。
▲銅絲的微波反射器
1962年10月21日,美國宇航局(NASA)將第一批微波反射器送入太空,可是,僅僅一天後,因為部署問題,實驗就失敗了。
然而,美國人卻不認為自己做法有問題,在1963年5月,第二批微波反射器在發射成功,並在加州和馬薩諸塞州之間,立即開展了語音通訊實驗,宣告實驗成功。
正當美國打算大面積發射銅絲微波反射器時,發現這些反射器並不會待在發射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微波器開始分散,無線電反射效果越來越差。
當然,林肯實驗室也意識到這種玩法不行,好在,當時已有通訊衛星發射成功,解決了通訊問題,同時也保住了地球的電離層不被破壞。
回過頭來看,這種做法確實是很荒唐。
寫在最後
人們總是喜歡自以為是,認為人類可以改變地球一切,就像弗蘭克·基奇想解決全球變暖問題,殊不知他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在地球強大的生態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參考文獻:英國每日郵電報、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