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中部地區有一個褶皺山脈,被人們稱之為秦嶺,秦嶺在我國地理位置上非常重要,不僅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也是我國800毫米降雨的分界線,同時還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線。
由於秦嶺的地理位置突出,氣候變化較大,以至於這裡生活著許多生物,秦嶺也因此被稱之為“世界的生態基因庫”。
秦嶺地勢險要,地理位置複雜,再加上我國為了保護這裡,將其列為保護區,使得這裡的原生態環境得到保留。再加上秦嶺地區流傳著很多神秘的傳說和故事,使得這裡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
在當地眾多傳說之中,秦嶺野人的傳說流傳地最廣,關注度也最高。
相傳當地人們偶爾會看到一些直立行走的人猿在這裡覓食,不過等人們靠近時它們又都悄悄地躲起來了,以至於至今還沒有人們發現一個秦嶺野人的個體,那麼問題來了,秦嶺地區真的有野人存在嗎?
秦嶺野人
關於秦嶺野人的傳說有很多,有人說看到過一個全身長滿毛髮的人在山間行走,還有人說看到過留在地上的巨大腳印;還有一些人則是追尋找了秦嶺野人的毛髮。儘管人們號稱自己發現了秦嶺野人,但至今為止仍沒有一張照片,一段影片或者是一個活的個體能夠證明秦嶺野人的存在。
而且,科學家們對秦嶺多次考察後認為,秦嶺野人可能並不存在。
首先是因為野人也是生物,它們想要在當地生存下去就需要消耗能量,我們可以透過追蹤它們吃剩的獵物或者是它們的糞便來找尋它們的蹤跡。
其次,野人想要在當地持續繁衍下去,必定要有大量的個體,這些個體在活動時必然會引起當地居民注意。除此之外,野人也會死亡,死亡後的野人遺骸一定會留在當地,即使被野獸吃掉只剩下一部分,科學家們也能憑藉著這部分來發現野人生活過的痕跡,從而追蹤到活的野人個體。
但遺憾的是,無論是活的野生個體,還是死亡的遺骸目前都沒有被發現,這也說明野人存在的機率幾乎為0。
事實上,不只是科學家們在尋找秦嶺野人,民間探險家以及民間野人愛好者也經常會來這裡尋找野人,但至今為止都沒有發現野人存在的痕跡。
不過科學家們卻在當地發現了一種生物,認為可能是這種生物被當地人錯當成了野人。
金絲猴
秦嶺地區生活著我國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金絲猴是群居樹棲生物,它們通常是由好幾個家庭以及單身漢們組成了一個大的群體,金絲猴群體會結伴在樹上尋找食物,然後不斷遷徙以獲得能量。
在我們的印象裡,金絲猴會在樹上盪來盪去,很少會跑到地面上來,而且即使跑到地面上來,也是以四肢行走的方式,並不會被人們錯認為野人。
但是專家研究發現,在寒冷的冬季時,金絲猴也會採用直立行走的方式在地面上移動。在冬季時秦嶺地區的氣溫較低,此時金絲猴家族會依偎在一起彼此分享體溫禦寒,要知道的是一旦當地氣溫持續低於零下20攝氏度,金絲猴也會有生命危險。
在冬季時金絲猴生活的地區枝葉已經凋零,它們只能啃食樹皮為食。為了尋找到足夠多的樹皮,它們也會在地面上快速移動,尋找合適的樹木。
在地面上移動時,金絲猴會採用直立行走的方式,這是因為地面上的積雪較深,如果採用四肢行走的方式它們的腹部將會直接接觸到冰雪,導致它們體溫迅速流失。
如果你在此時看到金絲猴的背影,你很可能會將它們錯認為野人,畢竟從背部來看,它們的身體結構和形態都和野人無異。
總結
雖然秦嶺野人的傳說由來已久,但至今還未發現一個野人個體,這意味著它們很可能只是傳說,或者是某種動物,比如:金絲猴。
在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我們能夠輕易辨別出金絲猴,但在叢林之中,或者是距離較遠,我們有可能會將直立行走的金絲猴當成是野人。
不過如果有一天如果真的在秦嶺發現野人,或許也是轟動全球的一件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