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地球被稱為“生命的天堂”,地球上的生命也並不是一直都過得很好,在過去的日子裡,地球上曾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相信大家都對這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都比較熟悉了,本文我們僅簡單介紹一下它們發生的時間段。
第一次發生在4.5億年前,第二次發生在3.75億年前,第三次發生在2.51億年前,第四次發生在2億年前,第五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
需要指出的是,地球上並不是只發生了以上五次生物滅絕事件,事實上,除了上述事件以外,地球上還發生了不少的次級生物滅絕事件,這也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將這些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之後,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大約每過2600萬年,地球上就會發生一次生物滅絕事件。這無疑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訊息,因此在這個現象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們便紛紛致力於其中的研究工作,試圖找到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科學家發現,在過去發生的眾多生物滅絕事件中,絕大多數都跟地外小天體(小行星、彗星等)的撞擊有著很強的關聯。因此可以認為,是太陽系內小天體的週期性大規模異動造成了地球上的災難,那麼是什麼引發了小天體的這種異動呢?
首先提出的是“涅墨西斯星假說”,該假說認為,因為雙星或多星系統在宇宙中是很常見的,所以太陽也很可能不是孤獨的,它可能有一顆品質較小的伴星(褐矮星或者紅矮星)。
科學家將這顆假想的伴星取名為“涅墨西斯星”(Nemesis,又稱“復仇女神”),並認為“涅墨西斯星”的執行週期為大約2600萬年,每當它到達近日點的時候,其強大的引力就會引發太陽系內小天體的大規模異動,從而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週期性的災難。
“涅墨西斯星假說”可以很好的解釋地球上生物滅絕事件的週期性,但尷尬的是,根據計算,“涅墨西斯星”應該距離太陽5至10萬個天文單位,而以人類現在的深空觀測水平來講,早就應該發現它了。然而直到今天,科學家都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它的蹤跡,因此可以說,目前看來“涅墨西斯星”存在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
於是就有科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假說,該假說認為,太陽系一直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在這個過程中,假如太陽系通過了銀河系內某個星際物質比較密集的區域,那麼太陽系的那些小天體,就會受到引力的攝動而偏離原有的軌道,然後就會產生大規模的異動。
因為自從誕生以來,太陽系已經圍繞著銀河系轉了20圈了,所以太陽系會週期性地通過銀河系內的那些“危險區域”,而大約每過2600萬年,地球上就會發生一次生物滅絕事件,其原因就在於此。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這種假說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認同。
然而就算是找出了這個現象的原因,我們仍然需要面對一個嚴酷的現實,那就是以我們人類的能力,根本無法去改變這一規律。
幸運的是,按照2600萬年一次的規律來看,現在距離下一次還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年的時間(注:離現在最近的兩次滅絕事件都是與小天體撞擊無關的,而且規模也比較小),因此留給人類的時間是足夠的,相信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可以輕鬆地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