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衛星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簡短的答案是:大部分衛星不會返回地球。他們會在近地之前就燃燒成碎片。
每一天都會有少量太空垃圾在我們頭頂上方的天空燃燒著,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察覺不到。
衛星是一直往地球方向掉落的,但永遠抵達不到地球,因為它們繞著固定軌道執行。它們就應該呆在固定的地方,通常不會被帶回地球。它們在軌道上向我們傳送地球的圖片和訊號以此來幫助我們導航。
離地球最近的衛星將會掉入大氣層並燃燒(這裡說的大氣層指的是環繞我們星球的可供呼吸氣體)。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並不希望舊的衛星們就那樣成為太空垃圾。有些衛星在發射後的幾周內就掉落,其他一些衛星將在太空中逗留幾百年。
通常情況下,它們的執行軌道會在大氣層最厚部分的上空,但最終會因太陽的熱度而掉入大氣層。接下來我會對此進行解釋。
衝進大氣層
衛星並不是進行繞圈運動。它們的執行軌道時橢圓狀的,這意味著有時一顆衛星會比其他時候更加靠近地球。
太陽會在白天或者它的活躍時期加熱大氣層。當大氣層裡的氣體被加熱,氣體會向外擴散,並在衛星十分靠近地球的時候籠罩住它。空氣中的粒子會摩擦衛星並使其降速(科學家稱此為摩擦力),將衛星一點點往下拖。一段時間過後,衛星便到達大氣層上層。
圖解:火星探測漫遊者(MER)的整流罩在進入火星大氣時情形的藝術想象圖
不過我說的“到達”,其實速度非常之快。衛星以超高速衝進大氣層——約28000千米每小時。這速度大概是飛機速度的35倍!
因為摩擦力比以往更高,它會加熱。這就好比鑽木取火。這樣的熱度使得衛星燃燒成碎片。
歐洲航天局的一臺貨運飛船解體並燃燒
只有小部分碎片會倖存著掉落在地面或海中。這些碎片通常是鋼鐵製的油桶或鈦球體,也稱為太空球。有時人們會在多年後發現它們。
有些衛星,例如中國的實踐-10,就是設計為可返回地球的衛星,因為它收集了可供科學家研究的太空材料。這些衛星有隔熱罩來保持它們的低溫,還有降落傘來減慢它們的速度,這樣它們就能完好無損地輕輕著陸。
回到地球
考慮到一顆衛星可能以每小時28,000公里的速度飛行,它在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所受到的摩擦力會使它燃燒起來。廢棄的航天器和硬體通過讓它們返回地球的方式來摧毀它們。不過,做好完善的預備措施並將航天器完整地帶回地球是可能的,甚至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做到:
處理太空垃圾
直到2005年,國際航天局(ISS)將由歐洲自動運載工具(ATV)定期補給。
ATV會運輸食物、氧氣和科學裝置給ISS。太空垃圾和其他廢棄物件會在ATV返程途中被收拾乾淨,在它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它們將會被燃燒殆盡。
這是一個涉及到減慢衛星速度的棘手的操作,因為只要它的動量僅靠重力來維持,它就會保持在軌道上。
衛星只需要比執行正常軌道降速1%,它就會掉入大氣層。但是,衛星一定要被帶回精準的軌道上:只要稍微有一點左右偏差,它可能會燃燒或被彈出到外太空去。
同時衛星也一定要有防熱罩做保護,在返程中才能隔絕極度高溫。
現在使用的將航空器帶回地球的兩個偏離軌道的方法:
對於太空艙,將指向前方的引擎點燃以剎住航天器。太空艙與宇宙飛船分離,重新進入大氣層。然後通過降落傘減速下降,自動著陸。
對於太空梭,整個航天器都會返回地球。經過180度的剎車轉向後,飛機將重新調整它的姿勢,頭朝上、底部朝下地重新進入大氣層。它在著陸前會像其他飛機一樣轉好幾個彎。太空梭在它飛行的最後階段需要人為地指揮飛行。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鄭佩瑜- c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