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近些年,氣候科學家開始把焦點轉向高海拔的山脈,其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和速度令大多數科學家感到震驚。

由於氣候變化,在2006至2015年期間,全球高原山區的冰川以平均每年2200億噸的速度流失,相當於每年海平面上升0.61毫米。近幾十年來,全球幾乎所有高山地區的積雪深度、範圍和持續時間都在下降,尤其是在海拔相對較低、溫度較高的地區。多年凍土融化和冰川消融導致許多山體的高邊坡穩定性下降。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釋出的《海洋與冰川特別報告》稱,冰層和相關的水文變化已經影響到了高山、極地地區的陸生和水生物種,甚至會影響當地整個生態系統。以前被冰雪覆蓋的土地開始裸露,多年來的觀察表明,永久凍土正在融化。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隨著冰川的消退和無雪季節的延長,一些植物和動物開始大量繁殖,種群數量增加改變了它們的分佈範圍,並在新地方建立起棲息地。由於氣候變暖,原本生活在海拔較低地區的物種開始向高海拔地區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這些生物的種群數量,但是原本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耐寒生物卻受到了嚴重打擊,它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數量也逐漸下降,甚至有滅絕的風險。另外一些生活在極地地區的物種,因為冰川減少和冬季時間縮短,開始改變季節性活動。

自20世紀中葉以來,極地和高山地區的冰川不斷縮小已經對糧食安全、水資源、人類健康、基礎設施、交通等領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近些年冰川消融甚至開始對人類社會的文明構成威脅,特別是南太平洋土著民族的文明,相比現代文明來說還比較脆弱。

冰川縮減和積雪變化導致一些高山地區的農業產量區域性下降,包括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和熱帶安第斯山地區。此外在某些高山地區,冰川融化可能導致自然界的重金屬元素(例如汞元素)釋放到河流中,造成重金屬汙染。重要的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證實了冰川和積雪消融對以此為水源的的河流水量和季節性變化產生了負面影響。

氣候變暖趨勢愈演愈烈,冰川將進一步、更快速地縮減

據估算,2015至2100年期間全球冰川(不包括極地冰原)的消融量將達到18%到36%,這主要取決於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依舊以目前的增長的速度,甚至更高的話,那麼到2100年,全球的小規模冰川將縮減80%以上,這些地方大致包括中西歐的阿爾卑斯山脈,東歐的高加索山脈,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中亞的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青藏高原地區,美洲的洛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等地。

碳排放量在未來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冰川都將或多或少地消失一部分。

據氣候學家估計,在高山地區,無論排放情況如何,與1986-2005年相比,預計到2031-2050年低海拔地區冬季平均積雪深度將減少10%-40%。到2081-2100年,在碳排放低的情況下,低海拔地區冬季平均積雪深度減少量依舊會在10%-40%;而如果碳排放較高,則積雪預計會減少50%-90%。科學家警告說,在許多高山地區,冰川和凍土消融將降低山體高邊坡的穩定性,山體更容易出現滑坡、山崩等自然災害,山區中的堰塞湖的數量也會因此增加,對低海拔地區有爆發山洪的風險,而這些災害會在未來更多的地方不定期發生。

無論未來碳排放量如何,冰川都會消融並改變河流徑流量。目前幾乎全世界的主要大河都是發源於高海拔山區,以消融的冰雪為主要水源。如果山區冰川在短期內消失,這些河流的徑流量都會增加。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的冰川徑流將下降。在一些冰川覆蓋率較低的地區,例如安第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大多數冰川徑流甚至已經過了峰值。

而在本世紀末之前,全球冰川的年平均和夏季徑流量都將達到峰值。科學家們表示,在冰川徑流量峰值過後,也意味著冰川末日的來臨,全球幾大河流的水量將會開始減少,在高海拔地區會頻繁出現旱災。其次也是前文提到的,在冰川消失後低海拔物種將佔領高海拔物種的生存空間,導致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發生根本性變化,最終喪失全球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此外,《海洋與冰川特別報告》還稱,在本世紀剩餘的時間裡,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大多數的凍土苔原和山區的野火發生概率會進一步增加。

冰川消融危害多,水電、旅遊業、農業發展和高海拔地區居民生活將首當其衝

科學家預計,未來陸地上的冰川變化將影響到水資源及其應用,如高山地區河流下游的水電和灌溉農業。隨著高原冰川的消融直至消失,山區河流的徑流量將先增加後永久性減少。河流若沒有充足的水量,下游的水力發電設施可能因此癱瘓。

未來由於冰川融化,居住在高海拔地區的人們暴露在山洪、野火、山體滑坡、雪崩、乾旱等自然災害的風險會進一步提升,迫使人們不得不遷徙到更安全的地區,而大部分低收入人群沒有搬遷的能力,他們很可能成為氣候變化的最直接受害者。隨著災害特性的改變,目前的工程風險降低方法將變得不那麼有效。

科學家表示,山洪等自然災害除了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構成威脅外,對高山旅遊業也會造成很大的衝擊。首先曾經覆蓋大部分山峰的冰雪景觀將不復存在,其次由於自然災害風險增多,一些景點將被迫關閉。

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高海拔山區主要集中在中亞和南亞,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橫斷山脈以及青藏高原。而這些山區是黃河、長江、珠江、雅魯藏布江、湄公河、恆河、印度河等大河的主要發源地,同時這些河流下游的沖積平原也是糧食集中產地。如果這些河流的徑流量受冰川消融影響,那麼對當地灌溉農業將是一場不小的打擊。根據最新資料顯示,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的人口約為2.4億,前文提到的幾大河流流域居住著大約19億人口,換言之,中南亞地區的高原冰川影響著超過20億的人口。

高海拔地區的婦女受影響最嚴重

《海洋與冰川特別報告》主要作者安賈爾·普拉卡什(Anjal·Prakash)說道,冰川消融還會帶來另一個顯著的影響,在貧窮的高海拔地區,當糧食減產或者旱季來臨時男性會選擇離開山區尋找工作,而留守婦女充當家庭管理者。以喜馬拉雅地區為例,泉水是當地居民主要的生活用水,但隨著冰川的消融,許多泉水開始枯竭,當地婦女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去取水、種地、出售農產品等等。

普拉卡什指出,儘管如此,喜馬拉雅山區的大多數婦女在家裡既沒有土地保有權,也沒有決策權。

沒有解決辦法,只有適應

普拉卡什表示,氣候變化的程序很可能不會逆轉,因此唯一的選擇是適應它。例如可以通過政策改變和規劃來實現這一目標,並建立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普拉卡什指出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脈橫跨許多國家,政府之間缺乏信任導致該地區幾乎所有級別的水資源管理都不到位。在IPCC特別報告的釋出會上,普拉卡什的話得到了IPCC第一工作組(大氣科學專家組)聯合主席翟潘茂的迴應,他說:“綜合管理和跨界合作為應對高山地區氣候變化的影響提供了機會。”

民間社會氣候變化聯盟執行主任、巴基斯坦山區和冰川組織執行長艾沙·汗(Aisha·Khan)在迴應《海洋與冰川特別報告》時表示,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政府應該承認現有的分歧和將來要面對的共同問題,必須找到加強環境合作的方法。例如建設生態完整性,使南亞生態具有強大的恢復力。她認為,兩國可以共享水資源、農業技術和生態服務。所有這些都需要兩國政府帶頭推動,需要兩國人民能自由地跨越邊界,以造福上游和下游社群。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科學家說,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可能是一個保齡球大小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