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南開大學科研團隊在鋰-氧氣電池研究領域獲突破

讓電池“吸”入空氣中的氧氣,經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實現放電;充電時,放電產物透過可逆反應被分解,又重新釋放出氧氣。這意味著,結構簡單、綠色環保、理論能量密度極高的鋰-氧氣電池,正在讓“空氣發電”的奇思妙想走進現實。

最近,南開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指向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把光引入鋰-氧氣電池,開闢了構築高效金屬-空氣電池的新思路。團隊成員、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博士後高蘇寧解釋說,這樣能夠直接將光在電池中實現轉化和儲存,為太陽能發電和儲存提供了新策略。

日前,介紹該研究成果的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比鋰離子電池容量高3-5倍,電極不需要鎳,鈷,錳等原素,如果真能實現對全球新能源車發展會有飛躍性的推動,也真的能實現充滿電跑千里,那麼電動汽車跑不了長途的短板就補齊了,這則訊息內容不知道到走出實驗室還需多久,當然炒股炒預期,資金想炒的時候他找出來的理由比媒婆的嘴會編,如果真的讓這新聞發酵利空的當然是鈷,鎳,錳小金屬,而有鋰是瘋遍天下了。

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天問一號著陸點,為什麼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美國在這有神秘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