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2 日訊息,“共和國勳章” 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時 07 分在長沙逝世,享年 91 歲。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博士、助理研究員李雷告訴 DeepTech:“袁老其實算是當今中國科學的圖騰,在他以前是錢學森,在他以後目前想不到。”
就在幾天前,5 月 14 日,“雜交水稻雙季畝產 3000 斤試驗示範” 專案在三亞測產再獲佳績,袁隆平團隊提供的 “超優千號” 雜交水稻在試驗示範片平均畝產 926.5 公斤,這是繼上次測得平均畝產 1004.38 公斤後,該稻種再次在三亞創穫佳績。
袁隆平之子、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對媒體說:“袁院士提出雙季稻畝產 3000 斤專案試驗‘一箭雙鵰’,不僅週年單位面積單產提高,還可促推擴大雙季稻面積。”
作為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幾十年來袁隆平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
他曾發明 “三系法” 秈型雜交水稻,還研究出 “兩系法” 雜交水稻,建立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
此外,他還提出、並實施了 “種三產四豐產工程”,該工程運用了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多年來,他出版了中、英文專著 6 部,發表論文 60 餘篇 。
袁隆平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1930 年 9 月 7 日出生於北京 。1953 年,23 歲的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畢業後服從全國統一分配,來到湖南省懷化地區的安江農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遠落後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農校教書。而他最初的研究,也要從當老師說起。如今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發源地的安江農校,也是袁隆平曾執教十八年的故地。
始於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
1960 年 7 月,在安江農校的試驗田中,袁隆平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把該株水稻試種之後,他發現水稻的子代具有不同性質。
由於水稻是自花授粉,因此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他推論這可能是天然雜交水稻。隨後,他以人工方式去掉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並授以另一品種的花粉,以期產生雜交品種。
1961 年春,袁隆平把上述變異株的種子播種到試驗田裡,結果發現一年前的那個 “鶴立雞群” 的植株,正是 “天然雜交稻”。
當時作為老師的他,雖然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但面對當時的嚴重饑荒,袁隆平立下了用農業科學技術擊敗飢餓威脅的宏願,於是啟動了水稻雄性的不育試驗。
1964 年 7 月,他在試驗稻田中找到一株 “天然雄性不育株”,經人工授粉後,結出了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種子,累計有數百粒。
這一年袁隆平也組建了家庭,結婚物件是農技幹部鄧則,他們此前相逢於安江農校,鄧則起初是袁隆平的學生、比他小十三歲。
婚後一年左右,袁隆平又在 14000 多個稻穗中逐穗檢查到 6 株不育株。在此後連續兩年的播種中,共有 4 株成功繁殖了 1~2 代。
藉助那次研究,他徹底推翻了由傳統經典理論米丘林、李森科的 “無性雜交” 學說,其還提出了水稻亦有雜交優勢的推論,即透過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復系的三系法途徑來培育雜交水稻,從而大幅提高水稻產量。
在 1964 年到 1965 年兩年間的水稻開花季節裡,袁隆平和團隊進行雜交育種試驗,後在稻田裡找到了 6 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
經過兩個春秋的觀察試驗,該團隊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較為豐富的認識,並根據所積累的科學資料撰寫相關文章,隨後發表於 1966 年第 17 卷第 4 期《科學通報》上。
1965 年 7 月,在安江農校附近稻田的南特號、早粳 4 號、勝利秈等品種中,袁隆平逐穗檢查了 14000 多個稻穗,連同上年發現的不育株,共計找到 6 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經過連續兩年的春播與翻秋,共有 4 株繁殖了 1~2 代。
1966 年 2 月 28 日,袁隆平發表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該論文刊登在中國科學院主編的《科學通報》半月刊第 17 卷第 4 期上。
當年 5 月,該論文引起時任國家科委九局局長趙石英的高度重視,趙石英以科委九局名義致函湖南省科委與安江農校,支援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動,指出這項研究的意義重大,如果成功將使水稻大幅度增產。但由於時局原因,水稻雄性不育試驗被迫中斷。
1967 年 4 月,袁隆平起草 “安江農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選育計劃”,並將其呈報湖南省科委與黔陽地區科委。當年 6 月,由袁隆平、李必湖(袁隆平學生)、尹華奇組成的黔陽地區農校(由前文的安江農校改名),正式成立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
不育材料秧苗遭拔毀,找到殘存秧苗後堅持試驗
1968 年 4 月 30 日,袁隆平將珍貴的 700 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所在學校的中古盤 7 號田裡,該田地面積為 133 平方米。5 月 18 日晚上,中古盤 7 號田的不育材料秧苗,竟被全部拔除毀壞,至今仍是未破的“謎案”。
袁隆平心痛欲絕,事發後第 4 天,才在學校一口廢井中找到殘存的 5 根秧苗,但他仍然堅持試驗。
1969 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華奇等到雲南省元江縣加速繁殖不育材料。幾個月後的 1970 年夏,袁隆平從雲南引進野生稻,擬在靖縣(安江農校又搬遷到了靖縣)做雜交,後因沒有進行短光照處理而失敗。
當年秋天,袁隆平帶領李必湖、尹華奇來到海南島崖縣南江農場進行三季水稻實驗。
48 年前,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 “三系” 已經配套
1971 年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成立雜交稻研究協作組,袁隆平被調到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雜交稻研究協作組工作。
1973 年,協作組透過測交找到了恢復系,攻克了 “三系” 配套難關。當年 10 月,在蘇州召開的水稻科研會議上,袁隆平發表了《利用 “野稗” 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 “三系” 已經配套 。
1975 年,袁隆平攻克 “制種關”,成功探索出制種技術。兩年後的 1977 年,袁隆平發表了《雜交水稻培育的實踐和理論》與《雜交水稻制種與高產的關鍵技術》兩篇重要論文。
時間劃到 2010 年 3 月,袁隆平院士團隊和張啟發院士團隊合作,共同研究轉基因水稻。在相關的合作交流會上,袁隆平稱,為了消除公眾對轉基因抗蟲稻米安全性顧慮的問題,他願意作為第一個志願者來吃。
2017 年 9 月,在國家水稻新品種與新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會上,袁隆平宣佈一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近期我們在水稻育種上有了一個突破性技術,可以把親本中的含鎘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親本乾淨了,種子自然就乾淨了” 。
2017 年,袁隆平和團隊培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 “湘兩優 900(超優千號)” 又創畝產紀錄,經第三方專家測產,該品種的水稻在試驗田內畝產 1149.02 公斤。
2020 年 3 月,袁隆平院士選址、謀劃和題名的 “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 在廣州市黃埔區啟動建設,一期專案大吉沙島水稻公園水稻種植工作啟動。
2020 年 6 月,袁隆平團隊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試種的高寒耐鹽鹼水稻(又稱海水稻)在鹽鹼地裡長出了水稻。
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多年來的研究,也讓袁隆平獲得了不少肯定。
1995 年,袁隆平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 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 CCD 小行星專案組,把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2000 年,其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4 年獲得沃爾夫農業獎,2006 年 4 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3 年獲得第四屆中國消除貧困獎終身成就獎,2018 年當選中國發明協會首屆會士。
2019 年 9 月 17 日,袁隆平被授予 “共和國勳章” 。2020 年 11 月 28 日,其還當選 2020 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袁隆平的事業後繼有人。其子袁定陽是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研究員,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水稻遺傳育種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高產、抗病及抗逆性轉基因植物新品種培育,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機械化品種選育等領域。
袁定陽的妻子段美娟是湖南農業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植物基因工程和水稻遺傳育種,重點關注高產、抗病、抗蟲、抗逆水稻新品種的選育,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雜交水稻機械化品種選育,以及第三代雜交水稻不育系 - 遺傳工程不育系創制。
此外,現任懷化市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研究員李必湖,是袁隆平的學生和助手,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品種改良與原理和種子生物技術工程。下圖為 1976 年 12 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在觀察雜交水稻生長情況。
為何沒能得諾獎?
袁隆平所做的貢獻,意義之大不言而喻。但多年來,也有人為他未能成為中科院院士、以及未能獲得諾獎“鳴不平”。
對此李雷分析稱:關於第一個問題,袁隆平的內容是工程領域,沒有理論原創,因此不符合科學院的標準。但是是相關科學家的確做出了很大貢獻(比如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深海遠洋等等),得給與他們足夠的榮譽。因此上世紀 80 年代,中科院就一直向國家提議成立工程院,終於在 1994 年成立了,為了保證工程院的水平,中科院派出一批牛人去給工程院搞了個高開端,像錢學森、師昌緒之類的就是第一屆工程院院士,也是建國以來極少數的幾十個真正“兩院院士”,而第二年,袁隆平就當選了,事實上袁隆平就是正意義上的第一屆工程院院士;關於第二個問題,諾獎獎勵的是首創性,尤其注重獎勵科學領域的成果,因此技術領域拿諾獎的不多。
李雷多年來一直關注袁隆平的科研進度,他感慨稱:“記得有一句話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袁隆平先生深耕農業,努力改善水稻,可以說真正的做到為國為民。當然,另一個形容也很形象:當代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