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近日隨著神州十二的成功發射,我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叔叔再次走進大眾眼中,被各大網友刷屏,原因是他寫的《太空一日》被編入教材,成了中國萬千學子學習的課文,很多網友讀完紛紛驚呼,“太偉大”,楊利偉真是毫不遺餘力地做了,迄今為止對太空最為詳細的描述,9時整,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數百噸高能燃料開始燃燒,八臺發動機同時啟動噴發火焰,僅僅幾秒鐘發射臺下的上千噸水就被化為蒸汽,這是中國人第一次飛上太空,飛船平穩上升,緊張地縮成一團的楊利偉,也漸漸放鬆下來,但就在火箭上升到四十公里左右高度時,飛船與火箭開始產生共振,這個新的震動疊加大約在6G的一個負荷上,並且以曲線形式變化著,楊利偉回憶說,那一剎那“他真的以為自己要犧牲了,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他幾乎難以承受”,這種瀕臨死亡的感覺持續了26秒,共振漸漸消失,他如釋千斤負重,重獲新生,遠在地面的工作人員也陷入了空前的擔憂中,當時飛船傳回來的畫面處於靜止畫面,後來整流罩開啟陽光照射進來,楊利偉才眨了一下眼睛,這時指揮大廳沸騰了,“快看啊 利偉還活著”所有人歡呼鼓掌.

後來在神六飛天的時候,這種情況就得到了很大改善,在之後的航天飛行中也再未出現過,6月17日的神十二飛船一如既往的成功發射,背後意義卻十分重大,6月17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核心艙內航天員向全國人民敬禮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激動人心,看似和以前毫無區別的成功飛天,這次為何能再次舉世聞名,背後又有何重大意義?,眾所周知在今明兩年,我國一共要實施11次航天飛行任務,其中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神州十二號這次上天,更是揹負著重大任務十分關鍵,它不僅承載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全新高度,並且要完成五項“中國首次”,首次載人飛船自主快速交接對接,首次繞飛空間站並與空間站徑向交會,首次實現長期在軌停靠,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神州十二號飛船的圓滿成功,不但進一步驗證了,航天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效能,還更全面的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目前太空已經進入商業化新時代,成為當下各國經濟發展新的動力引擎,太空網際網路、太空量子導航技術,這些全新的高新技術,一旦實現突破就可能顛覆人們的認知,將完全有可能改變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而神州十二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第一座自主研發的空間站,駛入一個全新的歷史旅程,解決了有人長期照料空間應用的問題,自此我國的航天事業也將重新,站在歷史的新高度,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解密與探索浩瀚宇宙,自始至終都是我們奮力追求的航天夢,尤其是在各國科技都進入飛速發展的當下,太空領域無疑也成為了,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的制高點,也是我國成為戰略強國的重要標誌,也更進一步的讓大家看到了,我國近些年來綜合實力的強勢增長,1971年6月的一天,聯盟11號飛船發射上天,第二天該飛船與4月發射的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禮炮一號實現對接,三名蘇聯宇航員在空間站上,實現了人類長達24天的太空生存記錄,本是一件令人類高興的事件,最終卻以悲慘收場,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次看似很圓滿的任務,卻以三名宇航員的壯烈犧牲收場,而這場悲劇的發生,就是因為返回地面時座艙漏氣導致,三名宇航員又恰巧沒穿艙內宇航服,窒息暴斃於太空中,這次任務的失敗也編入了航天曆史,結局令人唏噓!

我國首位飛天人楊利偉,又何嘗不是再用生命幫我國開闢太空時代,從他的《太空一日》文章內容來看,楊利偉在太空旅程中,不但經歷了飛船昇天時產生的共振,讓他體驗到了瀕臨死亡的26秒,還在太空中經歷了數次恐怖事件,其中最為恐怖的就屬返回地面時,快速行駛的飛船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此時的窗戶已經燒的像鍊鋼爐一樣通紅,緊跟著右邊的舷窗也出現裂紋,像打爛後的鋼化玻璃一樣的碎裂紋,一旦爆開,他將要面對外面1600-1800度的超高溫度,並且耳邊還伴隨猛獸一樣尖利的咆哮聲,船艙裡面咯咯吱吱的亂響,超高溫“不怕”,碎片劃過“不怕”,當他轉過頭檢視左邊舷窗時,便由不得他不怕,因為左邊也開始出現裂縫,對於安全著陸的楊利偉來說,這絕對算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最後發現只是虛驚一場,並非玻璃的問題,而是玻璃外面的一層防燒塗層燒裂了,楊利偉在太空聽到的神秘“敲擊聲”,至今仍是原因不明,毫不規律可言像是用木錘敲鐵桶的聲音(咚咚咚),儘管很多技術人員想盡一切辦法模擬,楊利偉也拿著錄音斷斷續續聽了一年多,卻總覺得都不像,自此那個神秘的咚咚聲再也沒有在楊利偉的耳邊出現過,成了未解之謎,在這篇字數不多的文章背後,人們更加佩服的是,楊利偉敢於犧牲的無所畏懼,堅毅果敢凸顯中國載人的航天精神,小時候不懂他為什麼是英雄,大了才真正明白他為什麼是英雄,赴九洲 問蒼穹 跨越星辰大海 致敬航天人!

11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外媒:科學家發現古人類新物種“龍人”,可能改變整個人類進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