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共和國又一巨星隕落,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鄭哲敏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很多人對鄭哲敏院士不太瞭解,但你只需要知道,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歷年獲得者有:袁隆平、屠呦呦、于敏等眾多領域精英,而鄭哲敏院士的成就,可以和這些偉人的成就並肩,可想而知他在自己領域的地位有多高。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三錢,他們分別是:我國航天之父、我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我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我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他們是我國科壇的傑出人物,同時也是世界頂尖的科學大家。鄭哲敏院士,就先後師從於“三錢”中的錢偉長、錢學森,是他們的得意門生,錢偉長稱他為:“是我最好的學生之一”。

鄭哲敏院士出生於1924年,幼年時受家庭氛圍薰陶,養成了勤奮好學、正直做人的品格。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鄭哲敏院士並沒有放棄求學之路,而是以理工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西南聯合大學電機系。

這裡多說一下,西南聯合大學可以說是我國最頂級的大學,它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共同組建的一所學校,師資力量絕無僅有,我們所熟悉的聞一多、朱自清、胡適、馮友蘭、華羅庚、沈從文等都在這裡教書,這所學校也走出了很多享譽世界的大家,比如:鄧稼先,楊振寧,李政道等。

鄭哲敏院士在1943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到了1946年時,鄭哲敏院士回到了清華大學讀書。在這一年,他遇到了剛從美國回國任教的錢偉長,在錢偉長的課堂上,他第一次接觸到了彈性力學、流體力學等近代力學理論,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948年,鄭哲敏院士成為了我國唯一一名“國際扶輪社國際獎學金”獲得者,錢偉長親自給他寫推薦信,推薦他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深造。

一年後他順利地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接著又成為了錢學森的博士研究生。學成之後,鄭哲敏一心就想要回國,參與建設祖國。但是回國之路哪有那麼容易,他受到了美國的阻撓,兩年之後才最終回國。

鄭哲敏院士有哪些成就?

鄭哲敏院士早年從事的是熱應力、振動與水彈性力學、地震工程力學方面的相關研究。話說在1956年1月份,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正式成立,當時鄭哲敏院士就是力學研究生的首批成員,擔任彈性力學組組長,研究水壩抗震,他在力學研究所一待就是近60年。

在1960年,當時力學研究所的操場上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爆炸。當時的力學研究所所長錢學森預見到了一個新學科,並把這個學科命名為:爆炸力學

錢學森覺得鄭哲敏非常適合開創這個學科,於是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他。要知道鄭哲敏在此之前,作為一個學者,根本沒有接觸過炸藥和雷管,但是他還是接下了這個重要的任務。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正好是中國正在研發“兩彈一星”的專案。不過,國家的當時條件比較落後,尤其是加工工藝,一些極其重要的零部件很難製造出來。比如,我國缺乏萬噸水壓機,無法將加工工藝提升上去,而鄭哲敏院士則認為:既然爆炸能夠瞬間產生巨大沖擊力,那為何不用爆炸來炸出所需要的零件。

就這樣,鄭哲敏院士帶領自己的團隊,開始研究爆炸成型的方式。從理論上看,就是將一個鋼板放在模具之上,然後再使用炸藥進行爆炸,隔著水將爆炸產生的力傳遞給鋼板,使其打造成形。

但實際操作時,困難重重,鄭哲敏團隊要攻克一個個的難題,比如:要研究爆炸的時間,要研究爆破時水的壓強等,在最開始時,鄭哲敏團隊遭遇了不少困難,甚至直接將鋼板炸得稀巴爛也沒有成型,雖然有些成型了,但精確度不符合要求,要知道兩彈一星對精確度要求非常高,這就要求他們必須要攻克更多的困難。

就這樣,經過多輪研究與實驗之後,鄭哲敏團隊終於攻克了這個問題,並生產出能夠滿足兩彈一星所需要的配件。

除此之外,鄭哲敏團隊系統地建立了破甲射流侵徹的流體彈塑性理論,為我國破甲彈等武器設計、製造提供了嶄新理論基礎。

緬懷先人

在美國回國之前,錢學森和鄭哲敏院士進行過談話,錢學森對他說:回去以後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鄭哲敏談到這件事時表示:當時雖然不知道回國以後能做什麼,但自己的想法和錢老一樣,如果國家需要,即使去做一個管道工也可以。

事實上,鄭哲敏先生的一生,都忠實地執行著這份諾言,“他從來都是以國家重大、急迫的需求為選題方向。”他的學生白以龍這樣評價他說。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緬懷鄭哲敏院士,一路走好!

#兩院院士鄭哲敏逝世###我國爆炸力學奠基人鄭哲敏院士逝世##鄭哲敏#

9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科學家探測到數千個外星訊號,它們就在地球周圍,會是外星文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