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為自然史標本
自然史的研究物件範圍極廣。在地球上生存的動植物以及菌類,構成地球的岩石和礦物等,都是自然史的研究物件,因此,自然史的研究材料-標本的種類也是數不勝數。一般來說,自然史標本都有標本資料。至少需要知道收集的物品是從哪裡、何時被收集的。這是因為自然史研究的物件會因空間和時間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狀態,若沒有采集資料就不能客觀地瞭解採集物的性質。因此,打包搬運自然史標本時,不僅要妥善處理標本,同時也要注意不要把印有標本資料的標籤和登記號碼條與標本分開。
沒有屬性資訊也可以將一件美術品和其他藏品區分開來,但自然史標本則不行。標本室中儲存有同一種類的好幾個標本。有時,同一種類的動物標本,僅僅採集的年月日不同,在同一個地點可能採集了100個以上。在自然史研究中,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變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因此儲存有許多標本。
因為生物存在變異,因此即使是同一種類的標本,若進行詳細的形態或者DNA解析,每個個體都有著差別。然後這種區別有可能要在研究完成後才能被發現,在研究開始前區別差異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對於自然史博物館來說,將記有標本的屬性資訊的標籤和登記號碼與標本一起儲存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史標本的多數都是研究資源,很多未被研究的標本也被儲存在標本室中。區別不同標本容器中所儲存的同種標本的方法只有標本標籤和登記號碼。如果在搬運標本時弄丟了標籤和登記號碼,就無法區分。因此在搬運自然史標本時,在注意不要損壞標本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不要弄丟、弄混標本標籤等記錄標本屬性資訊的媒介。
二.自然史標本的種類
自然史標本可分為動物、植物、菌類、岩石以及礦物等。從打包和搬運的角度來看,有必要根據標本的牢固脆弱度以及儲存方法來分類。首先,從標本的儲存狀態來看,可分為乾燥狀態下儲存的標本(動物的剝皮標本、毛皮、骨骼標本以及植物的幹葉標本、化石、岩石和礦物的標本等)和液體浸泡標本,即浸泡在儲存溶液中,儲存在玻璃版和塑膠理中的標本。
三.標本室內的標本排列
自然史標本一般按照分類體系在標本室中排列(圖1).分類體系為動物、植物、菌類、岩石和礦物。同樣是動物還可以分為魚類、哺乳類和昆蟲類。因此,標本種類的不同排列方法也不相同。採用怎樣的分類體系,由博物館以及管理標本的研究人員決定。所以,在移動標本時,事先要聽取研究員就標本的排列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圖1 魚類標本室。液體浸泡標本按照分類體系,井然有序地排列著
在移動標本時,要注意排列方法,把標本移動至目標標本室後,必須按照原來的排列方式進行排列。如果標本的排列方法和原先不一樣,就不容易找到標本,會給博物館和研究者帶來極大不便。
四.標本的打包和搬運
(1)液體浸泡標本的打包
液體浸泡標本包括魚類、甲殼類(蝦和螃蟹的同類)、棘皮動物(海星、海參等的同類)、蜘蛛類以及海藻等。標本浸泡在玻璃或者塑膠容器中的儲存液中。移動液體浸泡標本時,注意不要弄破標本瓶或者標本容器。用手拿著容器的頭部進行搬運很有可能拔掉容器的蓋子,不小心將標本弄掉。因此拿放標本容器時,必須一手固定容器的底部或用手拿住底部附近的位置。
搬運標本瓶時,為安全起見,可以用氣泡袋等防衝擊緩衝材料包裹標本瓶,然後用塑膠箱打包即可。標本瓶的形狀各式各樣,收納在塑膠箱中的標本瓶可能會因為移動而發生損壞。因此把標本瓶裝入箱子時,一定要將之固定,不能發生移動。瓶和瓶中間必定會存在空隙,可以用緩衝材料如碎片或者布、舊報紙填充這些空隙。標本瓶發生傾斜,橫倒時瓶中的儲存液肯定會漏出來,絕對要防止這些情況,因此一定要將標本瓶垂直放置在塑膠箱中(圖2).
若塑膠容器的體積在20升以上,不需要進行特別打包。只要在運輸中將其固定、不會發生移動即可。
圖2 魚類標本的打包。左:轉標本取出收納至塑科箱中 右:用緩衝材料把標本瓶包裹起來,放入箱予的隔板中間
(2)液體浸泡標本的搬運
搬運放在塑膠箱中的液體浸泡標本的方法基本和搬運玻璃傢俱等的方法相同。沒有必要使用配有空氣彈簧的汽車。但是要注意,搬運時車中的塑膠箱需要固定,不能發生移動。有時候會將塑膠箱重疊放置。這時會產生箱子傾倒的危險,因此最多隻能疊2-3個箱子。
(3) 乾燥標本的打包
①昆蟲標本
昆蟲標本儲存在被叫作“德國箱”的規格統一的標本運輸箱中。雖然昆蟲標本的大小不一,但基本上所有的標本都可以用大頭針固定在箱中。鬆開大頭針,標本發生移動時,標本之間可能會相互碰撞或者跌入箱中。因此在搬運之前,一定要牢牢固定住箱中的標本,使其無法移動。獨角仙類以及鳥羽風蝶類的標本在搬運過程中容易發生移動,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需要藉助專家的幫助才能完成固定標本的操作,所以在搬運前要與博物館負責人進行溝通。將運輸箱放入紙板箱中,為防止其在搬運過程中發生移動,要塞上防衝擊緩衝材料固定。
②剝製標本
用和紙或者薄布包裹剝製標本,防止其在搬運過程中移動。能立起來的剝製標本叫作真剝製標本(復原成原先活著狀態的剝製標本)。在搬運過程中,需要防止標本之間發生碰撞而導致損壞。因此,小型、中型的標本要收納至大型的紙板箱中,標本之間塞上防衝擊的緩衝材料來進行固定,避免標本移動。大型的真剝製標本,需要用氣泡袋等來進行包裹、保護,然後放入木框中固定。
一些鳥類、小型哺乳類的標本被叫作假剝製標本(圖3).這些都是用於研究的標本,與真剝製標本不同,自身無法站立。假剝製標本通常是將動物的內臟取出,乾燥而成。形狀一般為鳥類將翅膀收起來後的簡形。用薄頁紙包裹假剝製標本,收入紙板箱等中,在標本之間塞入薄頁紙或防衝擊的緩衝材料來防止標本移動。此外,還要將薄頁紙、緩衝材料蓋在標本上,把標本牢牢固定在紙板箱中。
圖3 鳥類的強剝製標本
哺乳類、鳥類的骨骼標本以及人的骨骼標本的大小各種各樣,形狀也不盡相同(圖4).由於骨骼標本極其容易破損,因此處理時需要特別注意。大型哺乳類的交連骨骼標本(使全身的骨骼連線在一起,自成一體的狀態)需要圍上木框打包,搬運時才不會發生損傷。若身體各部分的骨骼被分別儲存,多數情況下,一個標本容器中裝有一定數量的骨頭。這時要把每件骨頭分別用氣泡袋或者和紙包裹放入紙板箱中,在骨骼之間塞上防衝擊緩衝材料進行固定。
④植物的幹葉標本
植物幹葉標本的大小一般都有一定的規格標準,在一定大小的底紙上貼上幹葉標本。因此,在打包乾葉標本時,分別將底紙放入紙板箱等中進行打包,可以塞上防衝擊緩衝材料以防止底紙移動。
⑤化石、岩石、礦物標本
化石標本的大小和形狀各式各樣。打包時,需要使用氣泡袋和舊報紙等。注意千萬不能給標本造成衝擊。
為了防止岩石、礦物標本之間的相互接觸,要把每一件標本都用和紙或者報紙包裹起來。若標本之間發生相互接觸,化學性質會發生變化,可能會對之後的分析帶來巨大的影響。若收納在標本容器中的標本較大,可以用棉布團等從上方壓住起固定作用。此時,沒有必要把標本分別打包。最重要的是防止標本的移動以及標本之間的相互接觸。
圖4 嘴乳動物的交連骨器標本
(4) 乾燥標本的搬運
液體浸泡標本儲存於玻璃瓶或者塑膠容器中,因此搬運時無需使用配有空氣彈簧的汽車,但乾燥標本比液體浸泡標本更容易發生損壞。如果液體浸泡標本的容器外側包有緩衝材料,那麼即使容器之間稍微發生點碰撞,也不易損壞。然而對於剝製、骨骼標本以及昆蟲標本等乾燥標本來說,若標本之間發生相互碰撞,損壞的可能性極高。因此,一定要將放置在運輸車中的標本牢牢固定。所以,需要用配有空氣彈簧的運輸車來搬運乾燥標本。
(5)展示標本的搬運
用於展示的標本和用於研究的標本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可以說差別僅僅存在於外觀上。研究標本只需要儲存在能用於研究的狀態即可,與外觀的美醜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研究時需要使用的那一部分以及特徵是否被完好無損地儲存,只要滿足這一條件就可以了。然而用於展覽的標本承擔著向觀眾傳達主題的重任,需要追求一定的展示效果,因此需要注意外觀的美醜、大小以及姿態。
用於展示的標本的分類和用於研究的標本一樣,也分為剝製標本、骨骼標本、液體浸泡標本、植物的幹葉標本、岩石和礦物標本等。除此之外,展示標本中還有不能用於研究的標本。比如複製品、模型、透檢視景等人工製品。
在國內不會將某個博物館的展覽標本大規模地搬運到其他博物館,這樣會給自身的展覽帶來麻煩。因此,在國內的自然史博物館之間運輸展覽標本的情況比較少見。
展覽標本的打包和搬運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基本和研究標本相同。將標本移出展覽處,注意不要弄壞標本,用氣泡袋等防衝擊緩衝材料包裹後裝入紙板箱、塑膠箱或者木箱中,進行搬運。
然而,展覽標本也有與研究標本的不同之處。返還借用的標本時,必須把標本放置成與原先相同的狀態。因此,需要事先正確地記錄標本在展線上的位置姿態。此外,從天花板處懸掛下來的大型標本等,常常採用特殊的展覽方式。有時需要用到高空作業車等,作業方法比較危險。因此,需要事先檢查展示場所,與負責的學藝員認真地進行溝通,商量怎樣把展示標本移出展示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