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諾貝爾獎的頒獎季。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三名分別來自德國、美國、義大利的氣候學者共同獲獎。
他們開發的物理模型,為氣候研究、精確分析全球變暖趨勢做出了重要貢獻。
按照去年上調後的獎金額度,諾貝爾每個單項獎獎金是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38萬)。
2021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由美籍日裔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及義大利學者帕裡西共享。圖源:AP
眾所周知,從1901年第一次發諾貝爾獎開始,至今已經走過120年。除了世界大戰中斷的幾年,每年都要發放大量的獎金,而且未來還要越發越多——按照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要求,獎金要相當於“大學教授20年的薪水”。
諾貝爾到底多有錢,發獎發到今天獎金還沒發完?
花了120年,還剩多少錢?
關於“炸藥大王”諾貝爾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
1896年12月10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義大利突發心臟病不幸逝世。當時,留下3158.72萬瑞典克朗(今天約合17.94億瑞典克朗)用於諾貝爾獎的發放。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每年的諾貝爾獎一共分為五份,這些獎項分別被稱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和平獎。
這其中,和平獎的設立還源於一段愛情故事。原來,諾貝爾終生未婚,他在42歲時遇到一個心儀的女人,名叫貝爾塔·蘇特納,是他在維也納招聘的秘書。
她認為,諾貝爾發明的炸藥會帶來戰爭,但諾貝爾則辯稱自己的炸藥比蘇特納的和平運動更能有效制止戰爭。
蘇特納辭職十多年之後,諾貝爾才重新找新的秘書。後世認為,他在遺囑中設立和平獎,無疑是受了蘇特納的影響,1905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也頒給蘇特納。
諾貝爾獎由1900年成立的諾貝爾基金會管理。諾貝爾基金會將基金分作兩部分,大的部分用作“獎金基金”(約2800萬克朗);
剩下的部分,用來設立“建築物基金”和“組織基金”,分別用來支付行政大樓和每年舉行授獎儀式使用的大廳租金,以及五個諾貝爾學會的組織費用。
以2018年為例,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資料,諾貝爾獎金和運營費用的當年總開銷為8960萬瑞典克朗(6500萬人民幣)。
其中,當年的獎金總計3600萬瑞朗,諾獎委員會的報酬2740萬瑞朗,諾貝爾頒獎周的活動費用1420萬瑞朗,以及年度管理費用1200萬瑞朗。
頒獎加上運營費用,資產消耗了一百多年,2019年底諾貝爾基金會居然還有市值49億瑞典克朗的投資資本,相比成立時資產增值了100多倍。不禁讓人們好奇,諾貝爾基金會究竟是怎麼管理資產的,居然這麼能賺錢?
獎金差點就被“花光”了
事實上,諾貝爾獎金曾經差一點就被“花光”了。
按照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基金只能投資“安全證券”,如銀行存款和債券,導致產生的利息都跑不贏通脹。再加上戰爭、政府加稅等因素,基金會的錢越來越少,諾貝爾獎的獎金在1923年一度縮水至114935克朗。
1901年,諾貝爾獎的單項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摺合成今天的貨幣相當於872.25萬瑞典克朗。然而,這筆錢可謂“出道即巔峰”,從第二年開始,諾獎逐年縮水。在此後的90年裡,諾貝爾獎的金額都遠低於這個數目。
在1901年以後的大部分年份,諾獎金額都只有第一年的30%到40%。
重大轉折點出現在1953年,當年有免除稅等利好,基金會還被瑞典政府批准允許自由地投資股市和不動產領域,債券和有抵押貸款,投資策略從保守轉向積極。
諾貝爾基金會把資產交給許多著名的國際基金機構管理,其中一個管理人就是福斯特·佛萊斯(Foster Friess),有機構把他評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
諾貝爾獎的獎章是手工製作的,非常精巧,用18克拉的再生黃金鑄成。圖源:網路
他創立於1986年的白蘭地基金(Brandywine Fund),在他於2001年把公司轉賣給AMG之前,獲得1000%以上的累計收益,當時他的客戶不光有諾貝爾基金會,還包括專門給基金們評級的晨星集團的養老金賬戶。
諾貝爾的獎金終於在1991年出現扭轉。當年,諾貝爾獎金額達到600萬瑞典克朗,約合今天的883萬瑞典克朗,在時隔近90年後,第一次恢復到與第一筆獎金基本持平的金額。
此後,諾貝爾獎獎金日漸豐厚,一直保持著每年800萬瑞典克朗以上的標準。直到2020年,又提升到1000萬瑞典克朗。
2019年,瑞典斯德哥爾摩,正在舉行的諾貝爾頒獎典禮晚宴。這兩年,因為疫情,頒獎都是線上舉行 圖:視覺中國
諾貝爾獎,都被誰得去了?
當然,想要獲得諾獎,拿到千萬獎金,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儘管對諾貝爾獎資料的分析表明,化學家們似乎都晚熟,他們完成獲獎工作的時間比其他領域的獲獎者稍晚一些。但不得不說的是, 等待諾貝爾獎提名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嚴格地講,從完成工作到獲獎之間的年數應為0:按諾貝爾遺囑中規定的遺贈規則,獎項應授予“在前一年為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人。
但實際上,這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即使是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授予雅各布斯·範特霍夫的化學動力學)也等了15年之久。
最年長的諾獎化學獎得主John B. Goodenough
在化學領域,只有漢斯·費舍爾(1930年,因合成了氯化血紅素)和愛爾·內和弗裡德里克·居里夫婦團隊(1935年,因發現誘導放射性元素)獲得的獎項接近於這一規則。弗裡德里克也是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的人,當時只有35歲。
80歲的島村修(Osamu Shimomura),在2008年因為他在綠色熒光蛋白方面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綠色熒光蛋白是他在1961年時發現的。當時,他還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約翰森實驗室做博士後。島村修足足等待了47年。
病毒學家弗朗西斯·佩頓·勞斯(francis peyton rous)等得更久了,1911年時,他就發表了一份報告:癌性腫瘤是病毒所致,這一提法在醫學史上是首次。1966年,他終於拿到諾獎,等了足足有半個多世紀。
在獲獎人數上,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聯邦德國、瑞士、瑞典、日本、蘇聯、荷蘭位列前10名。
美國是當之無愧的諾獎得獎大戶。截至2019年,美國有376人獲獎,甩出第二名英國幾條街。光2018年,就有6人獲獎。不過,美國的優勢是在二戰之後才顯現出來的。
以諾貝爾化學獎為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幾乎每一位化學獎獲得者都出生在歐洲,並在歐洲完成為他們贏得大獎的工作。
在1945年以前頒發的47個化學獎中,只有3個授予獎項的工作是在歐洲以外地區開展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例外屬於美國的三位化學家:哈佛大學的西奧多·威廉·理查茲(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1914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哈羅德·尤里(Harold Urey)(1934年)和當時在通用電氣公司斯克內克塔迪(Schenectady)分部工作的歐文·蘭繆爾(Irving Langmuir)(1932年)。
二戰後,美國在科學領域領先的局面已定。1945年後化學獎得主的地圖清楚地表明瞭這一點:許多1945年後的獲獎者出生在歐洲,得獎時卻在美國,那裡的資金和條件更有利於產生世界上最好的科學。1945年後,82名化學獎得主在美國工作時獲獎,54人在歐洲工作時獲獎。
特別有趣的是,美國出生的獲獎者一個都沒有離開:在美國出生的59名化學獎得主獲獎時都在美國工作。
圖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國出生的59位化學獎得主,得獎時仍在美國工作。
當你檢視美國的化學獎得主時,也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模式。大部分活動軌跡是由東向西的。出生在美國東部的未來獲獎者最終會來到西部的加州,在加州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體系等研究機構完成其獲獎工作。相比之下,那些離開歐洲前往美國的化學獎獲得者將自己安置在東海岸,想必是為了讓探親之旅不那麼費力。
英國的地圖也有自己有趣的故事。有27位化學獎獲得者在英國完成他們的主要工作,在諾貝爾獎牌榜上,英國僅次於德國和美國。地圖顯示,在化學獎得主的生活和工作方面,倫敦、劍橋和牛津組成的“金三角”佔據了主導地位。對於這樣一個小城市來說,劍橋有11位獲獎者。
還有一位獲獎者,出生在中國吉林省長春(偽滿洲國新京),他是日本籍的根岸英一,最終在美國取得諾獎的研究成果。
理財小能手
為了能夠長期實現足夠的回報,為諾貝爾獎的發放提供財務基礎,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管理要充分考慮金融市場方方面面的風險。
基金會認為,目標實現跑贏通脹之後,達到3.5%的年化收益率,就可以覆蓋諾獎未來的開銷。為此,諾貝爾基金會還進一步規定了各類資產的具體分佈要求:
股票類
55%的目標持倉比例,以及-15%到+10%的調整範圍;
固定收益類
10%的目標持倉比例,以及-10%到+45%的調整範圍;
房地產類
10%的目標持倉比例,以及-10%到+10%的調整範圍;
另類資產類
25%的目標持倉比例,以及-20%到+20%的調整範圍。
規定了這麼詳細的原則,那麼究竟當前的持倉組合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可以看看截至2018年底的諾貝爾基金的投資組合:
44%投資於股票基金和股票指數期權;
9%投資於房地產基金;
15%投資於固定收益資產;
33%投資於另類資產;
另外還有-1.5%的貨幣損失。
股票類投資的風險相對較大,諾貝爾基金的股標類投資均勻地分佈在各個股票市場上,包括瑞典股票市場,其他歐洲股票市場、美國股票市場、新興國家股票市場等。
當然,只要是投資就會有風險。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該諾貝爾基金會當年投資總收益跌幅達到19%。
用諾貝爾基金會的說法,只要基金會能獲得每年不低於3.5%的投資收益,諾貝爾獎依然能持續發放下去。不得不說,諾貝爾基金會真是一個持家小能手。
文 | 江凝 王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