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近日,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訊息,今年7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下降,預計10月將進入拉尼娜狀態,並於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這也是繼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結束後(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將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即連續兩年冬季發生“雙峰型拉尼娜”,而這樣的情況可以說非常的罕見。

拉尼娜是什麼

以赤道為分界線,地球可以分為信風帶、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地區的定向風叫信風。在地球自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風向發生偏離,北半球形成東北信風;南半球形成東南信風。終年吹著信風的地帶,就叫做信風帶。

而拉尼娜是指太平洋赤道地區中、東部大規模的表層海水 溫度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我們都知道,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表層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

於是,在正常情況下,沿赤道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呈西高東低的形式,這種結 構與西暖東冷的平均海溫分佈是相應的。

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 有利於信風加強,這就進一步加劇了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的發展,引發所謂的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對全球以及中國氣候的影響

拉尼娜發生時,由於全球氣壓場的加強,造成了中國冬季偏北氣流盛行,寒潮、大風頻繁出現,黃、渤海冰情普遍偏重,揚沙、沙塵的頻率也比正常年份偏高。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拉尼娜年,我國則容易出現冷冬熱夏,這是因為夏季在低緯地區,太平洋髙壓此時也相應得到加強,且位置偏北, 緊靠副髙南側的熱帶輻合帶也偏北。而颱風多是在輻合帶的低壓或雲團發展起來的。再者西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偏高. 熱帶風暴能源充足,上空對流旺盛,在夏季風的作用下,西太 平洋、南海地區生成及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就比正常年份多,拉尼娜發生時.中國冬季頻繁的冷氣團南下和夏季太平洋副髙的強勁使夏季風加強,北上加快,從而形成中國降水分佈的北多、南少型,氣溫分佈則為冷冬、熱夏型。

而在全球,拉尼娜出現時,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非洲南部等地對流活動加強,風暴和降雨過程較多。這一方面使得前一時期飽受旱魔肆虐的上述地區的旱情得到緩解,另一方面也容易引發洪澇災害。 而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地區、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國東南部等地卻容易出現乾旱少雨。 拉尼娜還將使太平洋颱風、大西洋颶風的活動明顯增加。可以看出,在熱帶地區,尤其是熱帶太平洋地區拉尼娜對氣候的影響最為強烈。

其中大家記憶猶新的“2008年中國雪災”,就與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的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現象有關,這場大範圍的低溫、冰凍和雨雪極端天氣造成129人死亡、4人失蹤,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516.5億元人民幣。

2021年1年2次拉尼娜,人類需要警惕了

而一年連續2次拉尼娜事件,人類也需要警惕了,針對此次的拉尼娜事件,中美專家可以說同時發出了警告,美國高階氣象學家Bob Larson警告稱:“紐約這個冬季的降雪或達32英寸(0.81米),這比往年的平均降雪量高出了0.06米。”

2018年的時候,因為拉尼娜事件,美國東北部遭暴風雪和嚴寒天氣齊襲,紐約州多地進入緊急狀態,部分地區地區比火星表面還低,最低體感溫度達到-69℃,致22人死亡。

而在紐約可能遭遇降雪極端天氣的同時,位於美國的南加州地區,自2021年伊始以來就開始乾旱,不出意外的話還會在冬天繼續維持,一言蔽之:兩個在地理上截然相反的美國地區,在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下,今年冬季所面臨的氣候環境可以說截然相反。

而中國專家也做出了警告,謹防極端天氣的到來,這表示我國氣象專家已經預測到了今年冬天可能出現的極寒天氣。

據預測,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甚至可能出現極端天氣...會議決定,一要確保冬季北方地區特別是東北供暖。全力保障供暖用煤生產和運輸,統籌協呼叫氣資源,適時組織“南氣北上”,用好已形成的儲氣量!

那在拉尼娜事件影響下,中國究竟會多冷呢?透過分析1951年以來歷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發現,有10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低,5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高。也就是說,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氣溫都偏低。出現拉尼娜事件以後,我國冬季偏冷的機率確實更大一些,約是偏暖機率的兩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氣溫偏冷不等於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較於平均狀況而言,而“冷冬”“暖冬”則不同,是有嚴格標準的。所以大家還是要警惕,警惕提到的“可能出現極端天氣”,在農業生產、能源供應、交通運輸等方面做好充足準備。

拉尼娜事件頻繁,全球變暖停止?

這個時候,就會有網友有疑問,拉尼娜事件趨向頻繁,是不是說明全球變暖停止了?

其實並不是,全球變暖雖然已經是全球科學界的共識.但其成因還 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決定氣候狀態和變化的原因並不是孤 立地存在於大氣圈之中,而是取決於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冰雪圈和智慧圈等組成的“氣候系統•'的相互作用. 歸納起來應該包括自然的氣候波動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兩大 方面。自然的氣候波動包括太陽輻射的變化和火山爆發的影 響等;人類活動的影響包括溫室效應、地表覆被的變化、土地 利用的變化和硫化物氣溶膠的作用。

而拉尼娜事件僅僅是地球氣候系統的一個小插曲,在整體的趨勢上來看,這種變暖的趨勢還將持續下去.持續幾百年或更長時間。

14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冷冬預警、地球降溫來了?2021年可能是雙拉尼娜年,氣候或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