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空間研究所科學家王凌宇(Lingyu Wang)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在超過200000個星系的樣本的星系合併研究中使用人工智慧,證實了星系合併是恆星爆發的驅動力,並且當兩個星系合併時,會有短暫的恆星嬰兒潮出現。10月21日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科學期刊刊登了這份報告。
天文學中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是星系如何形成以及何時形成的。宇宙包含數千億個星系,它們以多種形狀和形式出現,每個都有數千億顆恆星,所有這些恆星如何以及何時出現在宇宙舞臺上?
天體物理學家普遍認為,星系合併與短暫的星爆並存,並且在合併的整個過程中恆星形成增加了大約兩倍。合併會在星際氣體中產生衝擊波,從而引發大量的嬰兒星系出現。現在,包括第一作者威廉·皮爾森(William Pearson)和弗洛里斯·範德塔克(Floris van der Tak)在內的天文學家通過分析超過20萬個星系的數目,證實了這一理論。他們發現:合併星系中的恆星爆發數量是單個星系的兩倍。
由於資料庫如此之大,因此該團隊構建了一種深度學習演算法,可以自我學習以識別正在合併的星系。皮爾森說:“ 人工智慧的優勢在於它提高了我們研究的可重複性,因為該演算法在合併定義中是一致的。而且,這為即將進行的數十億個星系成像的調查做好了準備。”
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在合併研究中使用AI。王凌宇說:“人工智慧將在我們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是一個里程碑。但是我們必須牢記,人工智慧的力量僅限於如何進行訓練。如果我們給它提供一個錯誤的對銀河系合併的定義,那麼它將無法正確地完成工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