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河水再次氾濫成災時,不要只怪罪天上的雨雲了。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地球系統科學家近日發現了另一個罪魁禍首——多葉植物。
據10月21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論文描述,為了適應大氣中日益升高的二氧化碳濃度,草木不得不通過壓縮氣孔來調節自身消耗的氣體數量,而這恰恰限制了蒸騰作用(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致使更多的水留在了土壤中。
“一片葉子可能不成氣候,但如果是數以億計的葉子呢?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水分儲存在地下,多到根據氣候模型預測,降雨將使土壤水分飽和,更多的雨水會流入到河流當中。”論文的共同作者Mike Pritchard說。他表示,在赤道以南和以北30度的大部分陸地上(人類主要聚居地),這種所謂的森林效應主導著大氣對二氧化碳的反應,而且這種由植物導致的現象將嚴重影響密西西比河流域。
該研究小組運用了很多工具來得出結論,例如由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和美國能源部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地球系統模型以及一種提供粒狀河流流動資料的流體動力學模型。
研究中使用的另一種非常規方法是將植物生理學效應從溫度效應中分離出來。科學家們做了幾組實驗,其中一個是僅增加葉片暴露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在另一個實驗中則是增加一些令環境溫度升高的氣體。此外他們還在一項實驗中同時做了兩個處理,以試圖確定每種因素的相對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探究了氣候變化會在將來對全世界河流的流量產生怎樣的影響。結果發現,除了一些影響水迴圈的一般因素——如全球變暖導致的區域性降雨量變化或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的其它影響,實際上,低緯度地區植物對空氣中更多的碳的反應,在河流動力學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論文的第一作者Megan Fowler如是說。
期刊編號: 1753-9315
原文連結:https://news.uci.edu/2019/10/21/plant-physiology-will-be-major-contributor-to-future-river-flooding-uci-study-f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