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網上總有一些明白人,這些人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論國家做什麼樣的科學探索投入,在他們看來都是浪費錢。國家探索深海,他們說浪費錢,不如用這錢去扶貧。當國家探月,他們說費錢,美俄幾十年都不在探月了,中國探月的錢還不如多建幾座希望小學。

這些明白人,他們真的適合生活在明朝和清朝,因為閉關鎖國適合他們。中國人都明白,正是這兩個朝代的自我為上,封海閉國,導致我們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帝國主義和強盜從海上來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多少災難,?現在我們還要錯過星辰大海麼?

明白人說美俄為啥幾十年不再探月呢?今天就用一點時間來告訴他們。

(1)美俄幾十年了怎麼不再次登月呢?

一、錢的因素

美國當年登月那真是舉全國之力,NASA的預算佔整個聯邦政府預算的4.7%,整個登月計劃花了200多億美元,當年200多億美元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美國當時他的經濟全球也是最好的,規模最大的。而蘇聯在70年代,我們就說GDP大概也就是美國的40%,大概是4000多億美元,在經濟上其實有巨大的差距。實際上美國當年登月很吃力的,蘇聯就更吃力了。美國那個巨大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推力非常大,五億美元吧打一次,一次性的相當於燒掉一個航空母艦。那麼同樣的這個道理,蘇聯也差不了多少,雙方財政上的壓力是相當大的,這個也是約束大家進一步登月的關鍵。

(上中下三圖為美國土星五號火箭和登月)

二、技術的因素

另一個因素是什麼呢?那就是技術了,蘇聯航天技術從1957年開始,實際上是多少領先於美國的。這時候美國就希望阿波羅登月計劃能夠翻盤,實現反超,壓蘇聯一頭。對於美蘇太空競賽,登月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我們知道美中國人在1969年把登月這事做成了,蘇聯本來也有自己的登月計劃,只要腦子夠用都能想到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你要想探索太空第一步就得先登月,中中國人也不是想不到,但是美中國人先做成了。蘇聯想登月這個想法和美國基本是同步的,至少不比美國晚,甚至會更早。但是蘇聯的麻煩在哪兒呢?一個是他的決策出了問題,就決策層蘇共中央對於登月這個事有分歧,再就是技術路線有分歧,有不同的技術團隊爭的很厲害,這個無形之中就是消耗了資源,浪費了時間。另外呢蘇聯航天領軍人物科羅寥夫關鍵時刻死了。而他力推的那個N1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和土星五號平起平坐,但是四次發射不成功全部失敗。但這裡面就涉及到技術的問題了,美國那個土星五號使用的是大推力的運載火箭發動機,而蘇聯為了和美國爭時間,他用的是相對小的火箭發動機,把30臺發動機並聯在一起,而在上個世紀60年代那個技術和今天不一樣,今天馬斯克的獵鷹火箭也是多臺發動機並聯,但是點火和控制系統都用上了計算機。而在當年60年代,蘇聯解決這個問題非常的難,那麼多臺發動機哪個先點火哪個後點火,發動機推力一旦不均勻,火箭的平衡就掌握了,所以四次試驗都失敗,這對他的登月計劃是重大的打擊。

(上中下三圖,分別是蘇聯N1火箭和科羅廖夫)

最終美中國人領先一步,蘇聯人一看美國已經登上了月球了,我再把蘇聯人登上去那就是老二了,已經沒意義,放棄了載人計劃。但是呢,他轉而還是一直在考慮用無人的飛船去登月。據現在爆出來一個訊息,真假難辨,據說蘇聯當年的月球15號無人登月器和美國阿波羅號幾乎同時到達月球,蘇聯人還早一點到達月球,但那是無人的,蘇聯當時一直拿不定主意什麼時候登月,當美中國人下決心要登月的時候,美國那個登月艙“鷹”去登月的時候,蘇聯這才下決心也要登月,但是功虧一簣月球15號墜毀在月球上,屬於典型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最終美中國人成功的拿了20多公斤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然後回地球了了,而蘇聯人留下的則是月球15號殘骸。後來蘇聯的月球16號成功了,而且把月亮的土壤很少很少一部分帶回地球。這是美蘇之間圍繞著登月,一系列的技術上的爭奪。

人類登月,美國算是棋高一著,其實蘇聯做的也不差,你想那可是無人飛行器啊,38萬公里以外,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把這事兒能做成,這就很了不起,那個時候微電子技術,什麼人工智慧技術,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蘇聯做的其實不差。但是美中國人畢竟把人送上去了,所以這個光環更耀眼,蘇聯人屬於起大早趕晚集。

今天你要問美國還有沒有可能重返月球?其實首先一個問題是:有沒有決心?有沒有這個想法?特朗普是有的,但是拜登有沒有就不好說了。當年NASA對特朗普投其所好,而未來拜登他新的這個航天專案是什麼?世人還不清楚,比如說要不要去月球?要不要把人送上去?要不要去火星?這些問題我們可能明年才能知道吧,這是決心的問題。

另外就是錢的問題,NASA現在能拿到的預算可能是整個聯邦預算的0.47%,和當年美國登月那陣佔整個聯邦預算4.7%,也是不可同日而語。錢要少得多,而且美中國人實際上很多東西是貴的。

(馬斯克的獵鷹火箭,瞅瞅發動機數量)

再一個就是技術,技術倒覺得相對好辦一些,而且美國這麼多年積累了很多技術,包括馬斯克他之所以能成功,那就是美蘇冷戰的時候,美國大量的投入,不管是在技術研發上,還是人才的儲備上,現在他能吃一些現成的,這是美國。

至於俄羅斯呢,蘇聯能做的,俄羅斯不一定能做。蘇聯時代能夠達到的水準,今天俄羅斯不一定達到,即使是老技術,恐怕你也得維持它,你要升級它,否則的話這個技術逐漸會失去。而且俄羅斯不管從決心,從經濟上,包括技術上這幾個維度,能打多少分大家心裡面都有數,當然他可以考慮和別人合作。

(2)歐洲能不能登月?

歐洲單拿出一個國家,那隻能是法國,法國是有自己的航天發射場,因為他在非洲曾經有自己的殖民地,所以有自己的發射場。但是法國本身的航天能力也相當有限,它最早的那個衛星打得比中國要早一點,但是尺寸小,而且一發射衛星天線就折斷了,多虧美中國人幫忙,幫他看見這顆衛星,就證明發射成功,否則他自己都無從說起。法國雖然在歐洲航天領域的技術相對是比較好,可以和德國等國家聯合在一起,況且歐洲還有歐空局。

但德國這樣的國家連發射場都沒有,他只是在一些子系統上有自己的特長。

至於英國呢也想在脫歐之後,似乎也想有自己一番作為,比如搞發射場什麼的,但是真要問問你:像樣的衛星,飛船是不是真正發射過?自己國內整個這套航天系統能不能做出來?能不能玩的轉還是問題。

(法屬蓋亞那發射場,阿麗亞娜火箭)

至於整個歐洲聯合在一起行不行?這個倒是一個相對比較現實的路徑,我們知道有歐空局,有阿娜利亞火箭,有伽利略計劃,他們也搞了一些東西。但是總的來說,離心離德吧,這麼多國家,20多個國家在航天領域很難打成一個共識,而且大家都是自己的小九九啊。但歐洲人總的來說還是有自己的野心的,中國,俄羅斯和歐洲在探月這個問題是有共識的,是想合作的,就是大家各有自己的專案,可以對接在一起吧。如果成功就意味著有一個屬於國際性的月球基地,月球科研中心可能會誕生。

但現在其實最大的變數還是歐洲人,就是拜登上臺之後,美國和歐洲的關係會改善,歐洲會不會給予表態,交投名狀啊?放棄和中國,俄羅斯的合作,或者說更加的傾向於美國,也未可知,這是一個變數。正是在這個巨大的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管你們玩不玩,我必須要玩下去。這裡面真的涉及到幾個問題:

一個是你技術要達到,這個技術可以引領其他很多的行業產業的發展。

另外呢在今天航天確實是一個科技的制高點,必須佔領才有話語權。另外隨著航天活動的增加,有官方的,有私人的航天企業一起發力,最終會有一套新的規則出現。規則的制定,你能不能在場?你說話有沒有效果?算不算數?這都是很關鍵的,所以這也算是百年大計,這個事兒必須爭先,誰都恐後。

這就是我們說的中俄歐有可能關於月球的合作,咱們走著瞧。歐洲人有一個設想,就是利用月球上的土壤,用這玩意作為材料,進行3D列印,通過這種方式能不能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就可以建設至少區域性的,短時間的可供人類居住的月球基地,這是月球殖民的起步吧,這是歐洲的一個想法。這種想法其實你能想到,我也能想到,最關鍵的問題是月亮合不合適?這個具體的事情怎麼做呀?你總得抓一把月壤回來看看吧,而我們恰恰做了這個事情。

(3)其他有能力探月的國家都有誰?

另外還有一個國家值得關注的,那就只能說是日本了。在全球範圍內看,即使印度啊,以色列啊,他們的登月計劃成功,就把無人探測器小東西扔到月球上,其實能力也有限,而日本確實不可小覷。

(上下圖為:日本H系列火箭與美國德爾塔火箭)

說要登月主要兩塊硬體必須得有,一塊就是運載火箭,而日本恰恰有這個技術,他那個H系列火箭,其實那個技術還和美國的德爾塔有淵源的,H1和H2,AB系列都有了。今年人類探測火星是一個大日子,因為今年這個時機視窗來了,所以很多國家都發射自己的火星探測器,包括中國的天問已經發射了。美國歐洲也有這個想法,但是真正一馬當先的是誰呢,是阿聯酋的希望號,那個國家很小,在航天領域沒有什麼經驗,而且一出手就奔了火星,那它的運載火箭用的恰恰是日本的。可見日本在這個領域還是有自己的能力的。現在如果探月,日本在火箭這一塊不是問題。

(圖上為隼鳥號探測器,下圖是阿聯酋希望號)

另外就是一旦登月之後就是挖土啊,這個能力日本恰恰也有,因為他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獨門絕技,就是探測什麼小行星,比如他的隼鳥一號二號,特別是二號在那個龍宮小行星上已經兩次著陸了。而且使用各種招數,比如說扔個很小的炸彈,或者打一槍,打一個金屬球,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取樣,就是小行星上的那個灰塵啊,岩石的碎片,他們能收集一些,然後再運回地球,當然量是很少。這是一個很精細的一個活日本能幹。如果日本把他的運載火箭技術和這個探索小行星的能力集合起來,用來去探索月球,應該說是能夠做到的。只不過還是要講講這幾個維度:

一是錢,就是你日本人要不要花這個錢,這就是預算的問題。

二是技術,技術我們認為日本基本上具備了。

最關鍵的還是決心,日本航天受美國影響很大,受美國的制約也很嚴重,所以日本航天大家一般認為它缺乏一個長遠的規劃,這可能也是他的弱項,另外也被人家制約和影響,這也是沒辦法。所以日本更多的還是選擇和美國合作,給美國做跟班吧,順便拿點技術,比如他們H系列火箭和美國德爾塔有淵源。他最早的衛星大禺號,是搶在中國東方紅一號之前發射的,其實也是美中國人幫了他很大的忙,那個衛星也很小跟小土豆那麼大。所以日本確實具備用無人飛船,無人著陸器去探索月球的能力。

至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恐怕就要等一等了,這不是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問題,是你能不能做不做到的問題。

(今天早上發射的高分14號)

2020年已經進入12月份,今年中國航天給我們的驚喜可能就告一段落,當嫦娥五號他的這個返回艙真的是在我們國內安全著陸,到那個時候,也就是中國航天今年可能收關的時候。就在今天早上,我們又成功發射了高分14衛星。

(我們的天問一號)

明年年初,一個大事就是天問一號,現在它還在向火星進發,還沒有進入火星軌道,應該說天問一號未來所做的一切和嫦娥五號類似,只不過是放大版,因為地球到月亮不過38萬公里,而天問一號至少已經飛了三億公里,還得繼續飛。但是呢承擔的任務是比較類似的,繞,落,取樣,還要回,所有這些我們可以把嫦娥五號看作是天問一號的一個熱身,所以我們期待著明年天問一號從火星上給我們帶來好訊息。

1992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失聯46年的衛星,再次向地球傳送訊號,人們卻高興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