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扶蘇
人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有時是現實生活的反映,是大腦對日常資訊的處理和加工。尤其是對想象力豐富的人來說,做夢的頻率也比其他人要高出很多。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夢境是平行世界存在的證據,人類的意識在某種情況下脫離肉體,並且有了全新的體驗。並且夢境中的一些場景十分真實,所以這裡可能就是映象的平行宇宙。
這種說法很快就被科學家否定了,因為很難證明宇宙存在的狀態,更不要說夢境這種以意識活動為主的現象。
人的夢境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最新研究表明,人類的夢境很大程度上受到現實生活的影響。在科學家收集到的大部分夢境中,最近一段時間與“疫情”相關的資料明顯增多,因此他們才有了前面所說的判斷。
對很多人來說,2020年是“噩夢般”的一年,在科學家眼中,不僅人們的身體容易被病毒感染,夢境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在收集到的數千份資料中,科學家觀察到很多人都是因為疫情而被封閉隔離起來的,他們的睡眠質量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壓力,這一點在夢境中也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越來越多人的夢境中出現疫情
為了更好地進行研究,科學家將夢境資料分成了不同的樣本叢集,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噩夢,人們提供的主題都是疫情、社交隔離甚至世界毀滅。
在此基礎上,有關夢境的各種理論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絕大部分觀點認為,夢境是現實的延續,這種情況還有可能是迴圈上演的,在疫情存在的這段時間裡,還將有很多人出現類似的夢境。
事實證明,睡眠未必意味著全身心的休息,在閉上眼睛放鬆的時候,大腦或許正在加速運轉。這種“離線處理”的方式會讓夢境失去控制,大量雜亂的資訊開始重新排列組合,從而在人們醒來時還能保留一部分記憶。
神奇的是,夢境並不能被人們儲存到長時記憶中,除非這個夢令人印象深刻,以“疫情”為主題的夢同樣如此。
重大事件會反覆出現在夢境中
還有一部分資料表明,經歷過重大事件的人,類似夢境出現的頻率更高。這種情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911”親歷者的夢境,他們會在數十年內反覆出現與相關事件有關的夢境,並且存在類似於應激反應的行為。
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在疫情期間不慎感染的人,出現相關噩夢的機率更高,目前並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人們能做的只是依靠時間來治癒創傷。
研究人員表示,關注人們的心理健康其實是至關重要的,儘管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但是我們也要努力看淡,因為心理狀態在某種程度上會對人們產生很多的影響。
此外,想要減少做噩夢的頻率,多做運動,多找朋友傾訴心事,都是很好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