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在銅表面的鐵原子
小小的原子是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原子非常小,比人類的頭髮還要細100多萬倍。那麼,物理學家是如何“量出”原子的大小呢?
原子的結構原子雖小,但它們還有內部結構,並非最基本的粒子。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則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不過,氕原子核,也就是氫-1原子核,是個例外,這種原子核只有質子,沒有中子。
原子結構
在原子中,質子和中子通過強核力束縛在一起形成原子核,電子通過電磁力與原子核束縛在一起。原子核是原子中心的一個很小區域,這裡幾乎構成了一個原子的全部品質,原子核外的其餘原子部分大都是空的。雖然電子品質佔比非常小,但它們決定了原子的大小。
原子半徑與測量儘管原子的結構看似簡單,但一個孤立原子的確切大小很難描述,因為原子沒有確定的外邊界。在引力的作用下,行星環繞恆星運動的軌道是確定的,我們可以精確預測出行星在任意一個時間所處的位置,並能知道行星的軌道半徑。然而,對於電子的繞核運動,我們無法進行精確預測。
電子雲
根據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電子並沒有一個精確的執行軌道,它們會隨機出現在原子核周圍的任意位置,並且我們無法同時測量出電子的位置和速度。我們只能通過概率密度來描繪電子在某個位置出現的概率,這就是所謂的電子雲。
原則上,原子核的中心到電子雲邊緣的距離是原子半徑。但問題是,電子可以出現在任意地方,甚至可以距離原子核無限遠,所以電子雲的邊緣沒有明確的定義,這使得原子的大小也沒有明確的定義,測量單個原子的大小是不可能的。另外,原子所處的狀態不同,半徑也會變得不同。根據不同的定義,原子半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氫原子
(1)玻爾半徑
根據玻爾模型,電子會在特定軌道上環繞原子核運動,電子所處的軌道能量最低,這個半徑被稱為玻爾半徑,它能在理論上計算出來。
(2)共價半徑
如果兩個原子形成共價鍵,共用電子,那麼,這兩個原子核之間距離的一半被定義為共價半徑。化學鍵的長度可以用X射線、電子、中子衍射和微波光譜來測量。通過轉動光譜可以計算出分子的轉動慣量,從而能夠算出共價鍵的長度,這樣就能確定原子的共價半徑。
共價半徑和金屬半徑
(3)金屬半徑
在金屬中,金屬離子會與離域電子之間產生靜電力作用,金屬原子之間會形成金屬鍵。就像共價半徑那樣,相鄰兩個金屬原子核之間距離的一半被定義為金屬半徑。當一束X射線穿過晶格狀排列的金屬時,在其特徵圖案中形成一種清晰的斑點圖案,可以從這種圖案中反向計算出晶體結構和金屬半徑。
在元素週期表中,越往下的金屬半徑越大,因為價電子處在更大的軌道上。如果從左到右來看元素週期表,那麼,金屬半徑會逐漸變小,因為隨著原子核中質子數的增加,原子核傾向於把電子更緊密地保持在同一層軌道中,導致原子半徑反而隨著質子數的增加而變小。
離子半徑
(4)離子半徑
類似於金屬半徑,離子晶體(比如氯化鈉)的相鄰兩個離子間距的一半被定義為離子半徑。通過X射線衍射的原理,再結合相關理論公式,可以測出離子半徑。
(5)範德華半徑
如果原子之間是通過範德華力而產生相互作用,並沒有成鍵,那麼,相鄰兩個原子核之間距離的一半被定義為範德華半徑。根據範德華方程,結合範德華常數,可以計算出範德華半徑。
原子大小
原子有多大?雖然不同原子之間的品質差別很大,但它們的尺寸都差不多。例如,鈽原子的品質是氫原子的200多倍,但鈽原子的直徑只有氫原子的3倍左右。根據測量,原子的直徑一般在0.1至0.5奈米,即1×10^-10至5×10^-10米。
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的矽原子
為了觀測到單個原子,只能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這是因為原子的尺寸非常小,比可見光波長還要短得多,所以光學顯微鏡無法直接分辨出單個原子。掃描隧道顯微鏡不僅能夠分辨出單個原子,甚至還能精確操縱單個原子。
原子究竟有多小,可以通過一個直觀的例子來感受一下。如果把一個玻爾半徑為0.05奈米的氫原子放大為半徑為2釐米的乒乓球,那麼,乒乓球將會變得比地球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