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2020年即將過去,又到了這一年進行盤點的時候了。

最近,《自然》雜誌進行了一次評選,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發現

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壓力導致白髮的原因、HIV治療、銀河系中的快速射電暴等科研成果入選。

在銀河系中的快速射電暴的研究中,一箇中國人組成的團隊成果亮眼,其中第一作者就是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林琳。

而在這項研究成果背後,離不開FAST的功勞。

FAST的全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中國天眼

林琳博士團隊的文章發表在今年11月5日正式出版的《自然》雜誌上,是這一領域的重大突破。

這篇天文學領域的學術內容沒有在網路上引起太大關注,但是在文章發表一個月後,一個天文學領域相關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得更廣

當地時間12月1日,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轟然坍塌!

阿雷西博望遠鏡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康奈爾大學管理,建成於1963年,在口徑305米的接收盤面,18根鋼絲吊起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

在12月1日的這次事故中,接收平臺掉落,阿雷西博望遠鏡徹底損毀!

在這架望遠鏡徹底損毀之前,今年1月它已經遭受了一次地震,8月時又受到了颶風的破壞,因為經費不足缺乏養護,早就像垃圾場一樣破敗不堪。

阿雷西博望遠鏡曾經也輝煌過。如1974年,阿雷西博發現了第一顆繞另一顆恆星執行的脈衝星,間接證實了引力波。在很多電影中,阿雷西博望遠鏡也出鏡過。如《超時空接觸》這部電影的取景地,就在阿雷西博望遠鏡。

但隨著阿雷西博的轟然倒塌,這一切都成了過往。

接下里,天文觀測領域的重任,將會落在中國天眼的肩上。在阿雷西博損毀後,中國天眼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大型射電望遠鏡。

在天眼建成之初,網路上經常出現這樣的疑問:中國天眼能幹啥?

有人是因為不瞭解,因為這麼大的一項工程,在中國是首次。天文學相對小眾,知道的人並不多。

而另一些人,完全是抱著鄙夷的態度在看待中國天眼:

不願去了解新事物,和見到新事物就知道抄起鍵盤開噴,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國天眼確實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來建設。從1994年,天文學家南仁東提出構想,到2016年建成,整整22年。

天眼之父南仁東

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的深山中,交通不便,施工難度大,南仁東為了建設中國天眼,將畢生所學都投入到這座射電望遠鏡中。

2016年,南仁東在肺癌手術傷及聲帶的情況下,堅持從北京飛往貴州帶病工作,終於親眼見證了中國天眼的建成。

中國天眼有多厲害?

這是全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接受面積25萬平方米,相當於30個足球場,綜合性能是已經損毀的阿雷西博的十倍。

看資料沒有概念,那就看成果。自中國天眼建成以來,發現的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的觀測資料,已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

中國學者,再也不用拿著國外的資料做研究,中國天眼直接貢獻一手資料資源。

而中國天眼從16年建成起,經過了3年除錯,2020年年1月才正式宣佈建成。

對於中國天眼來說,探索宇宙的步子才剛剛邁開。

如果不是美國的阿雷西博倒塌,中國天眼還會默默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在浩瀚的太空中探尋人類的未知。

如果不是《自然》雜誌的評選,中國天眼產生的高水平論文還不會被人關注。

但中國天眼確實一直在默默探索著浩瀚宇宙。

回到前幾年網路上熱議的中國天眼有什麼用的話題上,今天回過頭來看中國天眼,意義已經不是一座射電望遠鏡那麼簡單了。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觀測資料,遠在國外,不容易拿到一手。

到了2020年,它還塌了……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已並被宣佈永久關閉,中國天眼成了全世界唯一一個大型射電望遠鏡。

可以預見,中國天眼還將繼續貢獻成果,中國的學者在家門口就能做研究。

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中國天眼確實就像眼睛一樣,開始看到宇宙的秘密。

總要有一群人,面對浩瀚的宇宙,去發現更多的秘密。有了中國天眼,這項工作就可以由中國人承擔。

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中國的科學家擺脫了二手資料的困境,用自己的裝置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最近,中國天眼宣佈,自2021年將面向世界開放,讓“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巨眼”。

中國天眼,無愧其名!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2020《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直面科學和社會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