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本週,《自然》發表了2020年度十大人物,這十人由《自然》的編輯從每年的重大科學事件中選出。

“在COVID-19大流行肆虐世界的這一年裡,《自然》從全球選出了參與2020年最重大科學事件的幾位人物。”《自然》特寫部主編Rich Monastersky說。“這十位人物與他們的同事在一系列科學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對致命新冠病毒的測序,領導新冠疫苗的研發,為開創性北極氣候任務的研究人員保駕護航等。”

今年的許多故事都與新冠大流行有關,這場疫情已經奪去了全球超過150萬人的生命,迫使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號召各國抵抗新冠病毒威脅的同時,不得不面對外界對該組織應對疫情不力的強烈批評。中國流行病學家李蘭娟在快速認識到武漢暴發疫情的威脅後,說服中央政府在國定假日前封鎖武漢,幫助減緩了病毒的傳播速度。烏拉圭病毒學家Gonzalo Moratorio與同事合作開發了新冠病毒診斷試劑盒,為他的國家避免了大量感染和死亡病例。在全球加緊研發新冠疫苗之際,美國製藥企業輝瑞的疫苗研發主管Kathrin Jansen帶領團隊在破紀錄的210天裡推出了一支透過臨床驗證的疫苗,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希望。

武漢疫情暴發之初,中國病毒學家張永振和他的團隊迅速鑑定出新冠病毒的 RNA序列,並立即將序列公佈。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成為了美國政府疫情應對的發言人,在向易感人群傳達可靠資訊的同時,勇於質疑特朗普總統傳播的錯誤資訊。面對新冠病毒的威脅,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採取的快速、果斷的行動贏得了國際讚譽,不僅保障了她的國家相對安全,還得到了民眾的信任。

《自然》的十大人物還記錄了今年發生的其他重要科學事件。當手無寸鐵的喬治·弗洛伊德被明尼阿波利斯的警察殺害後,美國宇宙學家Chanda Prescod-Weinstein與他人在6月發起了學術停擺一天的倡議,呼籲人們關注科研機構內部的系統性反黑人種族歧視。印度尼西亞公共衛生研究員Adi Utarini透過培育能阻斷登革熱病毒傳播的蚊子,協助領導了一項對抗登革熱感染的開創性行動。最後,Verena Mohaupt作為一項國際北極科考任務的德國後勤負責人,在科考船凍在海冰中的一年裡,努力保障約300名研究人員面對北極熊、極端寒冷和他們自己時的人身安全。

“綜合來看,這十位人物的故事反映了今年全球面臨的一些最嚴峻的科學和社會挑戰。”Monastersky總結道。

譚德塞:警示全球

2019年12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接到中國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新聞報道;1月30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新冠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求各成員國積極應對。譚德塞曾以同理心、親和力和努力工作贏得了眾多公共衛生研究人員和工作者的認可,但在召集全球力量抗擊COVID-19疫情時也面臨來自各方的挑戰。他表示他的工作重點仍是儘快結束新冠疫情,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同等獲得疫苗。面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政治阻力,他承諾將“埋頭苦幹,衝破難關”。

Verena Mohaupt:極地巡邏

Verena Mohaupt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北極科考任務——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浮觀測站(MOSAiC)的後勤負責人。MOSAiC始於2019年末,為期一年。北極氣候寒冷,北極熊出沒,加之遠離家鄉,這些都對科考人員的工作、人身安全和心理造成了極大的挑戰。透過提前為科研人員提供培訓,教授相關逃生技能,並在現場為科研人員做守衛,防止北極熊的攻擊等,Mohaupt帶領團隊為科考人員創造了一個安全高效的工作環境,受到了廣泛讚許。

Gonzalo Moratorio:新冠病毒獵手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烏拉圭病毒學家Gonzalo Moratorio聲名鵲起。在國內其他人對新冠肺炎還不以為然的時候,他警覺地意識到形勢的嚴重性,並和同事設計了一種新冠病毒試劑盒,制定了全國性的檢測計劃,使新冠肺炎在拉美肆虐之際,烏拉圭仍較好地控制了本國疫情。截至12月10日,烏拉圭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僅為87,是全球死亡人數最低的國家之一。目前,烏拉圭的社會生活已基本恢復正常,但Moratorio依然未敢鬆懈,他說:“讓我們祈禱目前的良好形勢能保持下去,我擔心在某個時刻我們會變得無力控制。”

Adi Utarini:馭蚊高手

登革熱是一種致命性的蚊媒傳染病,全球每年有多達4億人感染。印度尼西亞日惹市加札馬達大學的公共衛生研究員Adi Utarini和同事為了控制登革熱,在日惹開展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培育改造會傳播登革熱、寨卡和基孔肯雅病毒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使之攜帶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該細菌可以抑制病毒,防止蚊子把病毒傳播給人。透過釋放這種改造後的蚊子,最終日惹市部分地區的登革熱病例減少了77%。Utarini的成功出色地證明了這項技術的可行性,讓廣大研究人員深受鼓舞——或許在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消滅登革熱都將成為可能。

Kathrin Jansen:疫苗研發領袖

新冠疫情來襲之初,基於信使RNA的疫苗作為一項未經證明的技術,原本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獲批將其應用於人類身上。但是,美國藥企輝瑞的疫苗研發主管Kathrin Jansen義無反顧地投身於這種新型疫苗平臺,帶領一支650人的團隊,從4月開始到11月完成臨床三期試驗,僅用210天就證明了輝瑞的新冠肺炎疫苗對人類是安全有效的。12月2日,英國衛生監管機構批准了輝瑞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為大規模接種鋪平了道路。

張永振:基因組公佈者

1月11日,病毒學家張永振及其團隊最先公佈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讓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得以快速鑑定病毒的主要蛋白,並著手設計診斷試劑和疫苗。2003年,科學家用了好幾個月才確定SARS冠狀病毒是非典的罪魁禍首。這一次能快速鎖定目標離不開下一代測序技術,張永振也成了該技術最高產的使用者之一——他與合作者已經報告了數千種新的RNA病毒。張永振分享資料的舉動贏得了全球科學家的肯定,他也為此感到自豪。“他們說,‘1月11日是意識到事態嚴重性的轉折點,既是中國的轉折點,也是世界的轉折點。‘”

Chanda Prescod-Weinstein:正義捍衛者

宇宙學家Chanda Prescod-Weinstein來自一個活動家和作家輩出的家庭,家裡幾代人一直在為黑人、女性、工人的權益發聲。今年6月,當反暴力執法的遊行示威在世界各地出現時,Prescod-Weinstein聯合發起了一項線上抗議活動,呼籲黑人研究人員和他們的機構“停擺”一天,號召人們正視系統性種族歧視的問題。預印本伺服器arXiv率先加入,表示將停止釋出手稿一天,並呼籲讀者思考如何幫助對抗系統性種族歧視。在6月10日活動當天,多個主要協會和出版社也發出了類似的呼籲資訊。Prescod-Weinstein將在明年出版一本關於物理學和天文學的新書,書中也將探討科研領域的包容性和身份問題。

李蘭娟:封城提議者

1月18日,中國最高行政機關派流行病學家李蘭娟等專家奔赴武漢評估當地疫情。幾天後,73歲的李蘭娟提議儘快封鎖人口1100萬的武漢市。當時,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已經宣佈病毒可以人傳人。李蘭娟與鍾南山的警告促使當局作出果斷決策。隨後,李蘭娟繼續留在武漢幫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成為了無私奉獻醫者的代表人物。李蘭娟出生於浙江的一個貧困家庭,後來被浙江醫科大學錄取,成為了肝炎方面的專家。鏡頭中的李蘭娟常常身著白大褂,被中國網友親切地稱為”李奶奶”。

傑辛達·阿德恩:危機中的總理

3月14日,當紐西蘭只有六名新冠病毒感染者時,總理傑辛達·阿德恩宣佈了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紐西蘭入境者需要自我隔離兩週。不到兩週後,紐西蘭進入全國封鎖狀態。儘管全球都籠罩在焦慮和恐懼的氛圍中,但阿德恩關愛而果斷的領導力讓紐西蘭成為了這場疫情中為數不多的成功典範:感染病例略多於2000例,死亡25例。不僅是新冠疫情,阿德恩對待其他問題也以科學為遵循——她比前幾任總理更致力於緩解氣候變化。阿德恩政府承諾將20%的GDP用於對抗這次疫情,超過了大部分其他國家。如何重振紐西蘭依賴旅遊業的經濟發展並保障國民安全將是接下來的巨大挑戰。

安東尼·福奇:科學衛士

作為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一共輔佐了六任美國總統,幫助國家渡過了生物武器襲擊以及艾滋病、埃博拉和寨卡病毒暴發等一系列危機。在這次疫情中,福奇不僅為美國的疫情應對出謀劃策,還親自救治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福奇曾因艾滋病方面的工作被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稱為英雄,但他今年提出的抗疫舉措卻得到了特朗普總統和其他迫切想要掩飾疫情並重啟美國經濟人士的尖刻批評。然而,即使是面對人身威脅,福奇依然堅持說真話。今年12月邁入80歲的福奇暫不打算退休,他已經答應擔任總統當選人拜登的首席醫療顧問。

關於《自然》十大人物

現代科學研究是由團隊合作完成的,而且往往是大型團隊。然而,科研世界也充滿了個人發揮影響的故事。《自然》十大人物並非一個獎項,也不是全球前十排行榜,它是對今年重要科學進展和事件以及其中一些關鍵人物和他們同事的記錄。十大人物由《自然》編輯選出,集中了影響2020年一些最重要科學事件的個人。

13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華中科大徐鳴團隊:碳管設計在低溫儲能應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