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長的探月工程即將結束,嫦娥五號的迴歸對中國乃至於世界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世界將全部的實現都矚目在“月壤”身上,當嫦娥五號初次登入月球時,美國就有訊息透露:希望中國分享月壤!當嫦娥五號迴歸在即時,美國則直接表示:中國願意分享月壤!但是中國並沒有搭理他們!如今,歐空局將再次使用15米天線追蹤,為何要使用他國的測控站呢?
嫦娥五號現如今正在等待月地入射視窗的到來,它會採用“打水漂”的方式著陸。“打水漂”應該都有所體會,十分簡單的小遊戲,但是應用在航天領域上則不簡單,而嫦娥五號很榮幸獲得此次“打水漂”的體驗!這種一起一伏的感覺可能很“荒唐”,可是卻在無形中保護著嫦娥五號返回艙,確保它能夠順利著陸。打水漂的方式有利於返回艙在進入大氣層後減速,防止出現“燃燒”的悲劇!
嫦娥五號能夠順利歸來不僅僅是中國航天人員的努力,同時還有歐空局的幫助!嫦娥五號確實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探月飛行器,但是在有些關鍵時刻依舊離不開歐空局的幫助!而歐空局也公開表示:有必要時,將會為嫦娥五號提供幫助!中國的監控站有時也會出現盲區,就在此時,歐空局將會啟動他們的測控站,確保能夠在第一時間瞭解到嫦娥五號的飛行狀態。
上面說到嫦娥五號會以“打水漂”的方式著陸,嫦娥五號的返回艙會多次藉助大氣層的升力進行“彈跳”,最後再次進入大氣層完成最終的著陸,而歐空局則是在嫦娥五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使用15米天線進行追蹤。為何要動用歐空局的測控站呢?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疑問,歐空局的測控站在赤道附近,用於月球任務的探測是再合適不過的,除了地理位置適合之外,還有一點——技術最為先進!
不過在歐空局的幫助之下,相信嫦娥五號返回艙會很快地迴歸祖國,而它也將會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目前地面著陸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就差返回艙了!嫦娥五號的迴歸,中國探月工程也結束了,但是火星的探測才剛剛開始,雖然美國已經擁有登陸火星的技術,但是中國在處於摸索狀態,如今中國的“天問一號”已經靠近火星,在接下來的日子將離火星更近一步,在明年的5月份將完成著陸!
中國的航天技術近幾年來一直穩步前進,儘管美國一直從中作梗,但是依舊阻止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未來中國將會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