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普普通通的去取個快遞,卻成了一場惡夢。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在被別人盯著。
如果是真實的事情,那還有情可原。但這種虛構的事情,只是因為好玩,就真的可以這樣去做嗎?
一直以來,都有句話,那就是“他還是個孩子,哪有什麼成心,只是一個玩笑”,但孩子犯了錯,都是要負責的,更何況是如此嚴重的事情呢?
“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我們聽的很多次了。
廣西柳州36歲男子出交通事故逃逸,媽媽對交警說:他還是個孩子
23歲男子高空拋物,母親說:他還是個孩子
書店喧譁被提醒爆粗口“抽你”,家長還是那句:他還是個孩子
“他還是個孩子”,無論多大年紀,在家人眼中,都還是個孩子。
但他真的不是個孩子了!違反規則的時候,他不是個孩子;損壞公物的時候,他不是個孩子;違法犯罪的時候,他更不是個孩子!
一、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件屢見不鮮,而且案件越來越嚴重。家長眼中的孩子,真的不只是一句“我是個孩子”就可以逃脫責任的。
對於嚴重的犯罪,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很有可能會從目前的14歲調整到12歲。還記得大連那個被殺死的女孩嗎?
還記得那個殺死了自己媽媽的未成年人嗎?
未成年犯罪,不因年齡小而不罰。
二、“他只是個孩子”,一個孩子讓一個成年人的生活坍塌,這破壞力,難道真的因為是個孩子就不追究了嗎?
家長愛子之深,自古有之。但如此愛子,就是在害自己的孩子。每個年齡都是有自己的責任,難道因為孩子就沒有責任了嗎?
作為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能夠自己穿衣吃飯,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就是要承擔的責任;
上了小學,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學習,團結同學,就是他的責任。
不去傷害他人,不損壞公物,這些難道不都是孩子要承擔的責任嗎?
一直都在說著孩子啃老,孩子沒有感恩之情,那些永遠把孩子當成是“嬰兒”來養的人,你給過孩子責任嗎?
你的孩子知道做錯事是要承擔後果的嗎?
犯了錯,總有人替他來背鍋,那孩子永遠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錯的。
三、有個詞, 叫成本。
當犯錯的成本很低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去犯錯。
如果說從前酒駕的人還很多的話,現在已經很少了。因為無論你是誰,是什麼原因,酒駕了,那都要受懲罰。喝點酒VS扣留的懲罰,輕重易分,現象就越來越少。
從前孩子們在學校裡,不聽話會被老師批評,被老師打;受傷了家長先批評自己的孩子。而現在,被老師批評了,家長先站出來,聲討老師,那個“吐血衣服”的案子,最終是誣告,可除了批評教育外,還有什麼呢?
做好事的成本很高,做壞事的成本很低,那自然就是如此了。
9歲孩子因為父母的責任而被限制消費,那父母因為孩子犯錯而受到刑事追責嗎?
如果說孩子犯錯,父母除了民事責任(也通常是要不到的賠償)外,同樣有分擔的刑事責任,那對於孩子,是不是教育的會更上心些?
別把孩子只當成個孩子,在你眼裡是孩子,但他不能永遠只生活在你的眼裡。他有他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