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專欄】
11歲女孩給店老闆轉賬4萬多元:不懂錢的熊孩子該怎樣管教
01
“就是她!無良商家!”
河南駐馬店的莊女士和家人情緒激動地快步來到一家小賣部。
“把你的店清算清算值多少錢?”
莊女士氣急敗壞地一邊拍著商鋪門前小攤上的小商品,一邊衝著店老闆叫喊。
“在那麼一小點小賣鋪裡,買什麼能花4萬多元?”
原來,莊女士和丈夫一直做生意,女兒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孩子平時因寫作業需要,用的都是爺爺的手機,也會在小賣部買一些本子和筆。
爺爺最近發現卡里的錢少了很多,莊女士趕緊開啟手機檢視,一查不要緊,她驚訝發現女兒給附近的一家小賣部轉賬4萬多元。
為什麼會用這麼多錢?
據莊女士女兒說,小賣部的老闆讓她多充一些,存在那裡,以後出去玩可以在她那裡拿現金。
這不是坑孩子嗎?
莊女士和家人情緒激動地找到小賣部老闆質問,雙方現場起了爭執,於是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相對比情緒激動的家長,小姑娘卻像沒事人一樣,東張西望地看著身邊的大人。
店老闆為了賺昧良心的錢固然可惡,可孩子花掉鉅額金錢的時候,一點也不心疼,彷彿錢是大風颳來的一般。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金錢教育不容小覷,你不教育,社會就會替你教育。
教育家默克爾說過:“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父母替孩子賺取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合理消費,生財有道,才能走穩自己的人生。
02
懂錢和不懂錢的孩子到底哪裡不一樣?
在綜藝《媽媽是超人》中,胡可帶著兒子們逛街時,安吉看到小魚兒想要那個20元一件的玩具,但覺得太貴了,就立刻和店主還價:
“二十塊錢兩個!”
看到店主沒同意,安吉繼續說:“25塊錢兩個!不然我們就不要了,一會兒我還介紹朋友來買呢!”
看到這裡不免讓人讚歎,安吉年紀不大,倒是挺會買東西,真是個財商很高的孩子!
胡可曾經說過,她格外注重孩子的金錢教育,常常告訴孩子,錢來之不易,不能揮霍。
所以,安吉才能在花錢的時候,保持理性,不衝動消費。
相比之下,可沒有財商的孩子只會讓大人頭疼。
朋友家的兒子貝貝非常可愛,由於朋友家經濟條件不錯,對於孩子的要求儘量去滿足他。
上學期間給他的零花錢也比較多,就怕孩子吃不好飯。
就這樣,貝貝也養成了亂花錢的壞習慣。早上剛給的50元錢,到下午就沒了,都不知道他花在哪兒了。
貝貝媽媽說,因為這個事情我也沒少教育他,可壓根兒沒用。
在孩子眼中,錢不是父母辛苦多年的積蓄,也不是全家的經濟支柱,而是可以買好吃好玩的工具、可以跟上各種流行的保障。
不懂得金錢知識,他們才花得肆無忌憚。
就像《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所說說:
如果你不能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
讓這些人替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跟你的孩子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03
父母怎樣才能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1)讓孩子明白錢來之不易
尹建莉老師講過自己女兒圓圓的故事。
圓圓小時候和媽媽逛街時,在一個禮品店裡看到一個特別漂亮的洋娃娃,她非常喜歡。但那個娃娃太貴了,一百多元。
媽媽考慮家中的各種娃娃已經不少,就把娃娃放回去了。
店家還說,只進了一個,不買就沒有了。回家時,圓圓很是沮喪和不捨。
回到家後,媽媽跟圓圓商量,她可以透過自己幫父母洗碗賺錢買那隻玩具,洗一次賺2元錢,只要賺夠50元就行,其餘的由媽媽分擔。
圓圓很開心地接受這個條件。
一個小學生洗25次碗,這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圓圓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終於賺夠了50元。
在這個過程中,她一直擔心那個娃娃被別人買走。
媽媽為了不讓女兒失望,她偷偷把娃娃買回來後藏了起來。
到圓圓第25次把碗洗好後,媽媽立即拿出了那個娃娃,圓圓非常意外,高興極了。
尹建莉老師沒有給孩子講大道理,讓孩子親身經歷一番掙錢的艱辛,她自己也就明白了。
心理專家說:“金錢觀教育,本質上就是教會孩子如何獲得和對待擁有。”
只有透過自己勞動獲得,孩子才能學會珍惜與體諒,才會明白父母的錢來之不易。
(2)讓孩子自己學會支配錢
前不久,一位小學生寫給父母的零錢申請書火了。
原來,孩子週日要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想要100元的零花錢。
在申請書裡,她不但清楚地寫明瞭申請零花錢的原因,還寫明瞭支出專案、剩餘金額、每項費用預估。
不但如此,孩子還承諾,會把購物小票拿回來給媽媽對賬……
提前預估和申請零花錢,並不一定是為了控制開銷,更多地是讓孩子自己支配每一筆的開銷,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金錢意識。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養成一個記賬的好習慣,這樣自己每支出一筆的時候,孩子都會經過考量之後再做定奪,要顯得沉穩很多。
方便他了解自己的開支,然後總結歸納什麼地方該花、什麼地方不該花,從而制定更合理的零用錢計劃。
金錢教育,就是讓孩子既懂得賺錢的不易,又學會合理消費,讓孩子做懂存錢、會花錢的小英雄。
(3)告訴孩子:有些東西比錢重要
曾經在網上看過《母親的賬單》這個故事,印象非常深刻。
一天,10歲的彼得給母親寫了份賬單。
母親欠彼得如下款項:
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為把信送往郵局,10芬尼;
為在花園裡幫大人幹活,20芬尼;
為他一直是好孩子,10芬尼。
共計60芬尼。
彼得的母親看到這份賬單後無聲無語地放了60芬尼。
正當彼得為自己的小聰明欣喜不已時,他發現了另一份賬單,上面寫著:
彼得欠母親如下款項:
為他在家裡過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
為他10年的吃喝,0芬尼;
為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
共計0芬尼。
看完這份賬單,彼得羞愧不已。
他悄悄地走過去,把小臉深埋在母親的懷裡,並小心翼翼地將60芬尼放到了母親的口袋裡。
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錢只是通向幸福生活的橋樑,卻不是人生的終極目的。
錢是服務於生活的工具,我們在金錢面前是有主動權的,不能為了自己的慾望淪為金錢的奴隸。
04
作家三毛在《親愛的三毛》中寫道:
“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因此,財商也許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力。
但是,我們給孩子做財商教育,並不是希望他以後能成為富豪,而是希望孩子從小明白,付出與收穫的意義。
擁有正確金錢觀的孩子,才能成為金錢的主人,從而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作者簡介:一鳴,持續投稿變現營2.0 ,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