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2019年12月24日6時左右

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副主任醫師

在正常診療中

遭到一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

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讓人扼腕嘆息

這也讓醫生這一職業

特別是急診醫生

再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所有急診醫生裡面

最短缺的還要屬兒科急診醫生

前些天,精靈妹在逛論壇的時候就看到了這麼一個帖子

“三甲大醫院,為何不能多一個兒科急診醫生?”

帶小孩到某一醫院看急診,晚上7點左右,排位前還有145個人就診,預計要等到下半夜。就問發排位的護士,為什麼不增加一個醫生,她說都是你們要來大醫院看,你們可以去小醫院,我說社群醫院沒設急診,沒醫生,她說她也沒辦法,醫生白天也要上班,大家都想當院長。

說這麼多,請行業大神賜教:大醫院財政投入應該不少,各級政府都天天掛嘴邊的民生工程,為什麼會嫌顧客太多,而且這服務價格是沒的商量。每年那麼多醫大畢業生都去了哪裡?是編制限制招人麼,還是吃閒飯的佔了太多幹活醫生的名額?

回覆裡面

有和樓主一起大吐苦水的

@酷酷香魚

之前經常晚上10點過去,凌晨4點左右才能排到號

。兒科人太多了。

@貓貓小瑩

深有感觸啊~~上次帶我女兒也是等了5-6個小時才排上,看病就10分鐘,那會小孩不舒服就找排位護士說,她說她也沒辦法

@木刻山峰

前天去的,9點22取號看到2點半,107個號,護士保安比醫生多系列。

@明月清楓

樓主提議不錯。夜間小孩急診還排長隊的,醫院確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多聘請一個兒科醫生完全不是問題。你如果有小孩半夜去看病,你會更想跟醫院急。我拍過幾次夜間,真的太糟心。

也有給樓主認真分析的

@wx4147031

首先,急診是給真正急的人,我敢說145個大部分是不急的。其次、一半大醫院急診是有分診的,緊急的病人系統會自動識別並排到前面。第三、當病人量消化不完的情況,醫院會緊急安排人下來,您說的情況可能並未達到飽和線或者醫院還沒來得及調派。第四、現在最難招的就是兒科醫生,肯讓自己子女學醫的越來越少了,尤其兒科醫生。

@waiyi

培養個醫生至少要讀7年書,進了醫院還只是實習,加上現在傷醫辱醫事件這麼多,越來越多不愛當醫生,說白了現在看病難,相當一部分原因是某些患者自找的。

@君奉天

不是說不可以加醫生,問題是加了這個崗位誰去?夜班醫生很多都是交給駐院醫生去做的,駐院是醫生向上爬的必經之路,每個部門上面就一個位置,可以再加一個醫生,這個醫生以後怎麼安排?白乾夜班,換誰都不願意的。

最後,樓主自己蓋章認證的答案是以下這個:

急診安排兩位醫生是正常做法,病人排長隊是因為季節影響的不確定性現象,不代表正常的工作情況”。以此大神回答為答案!

“三甲大醫院夜裡急診為什麼不能多一個兒科醫生?”

究竟真相如何

且聽精靈妹與你慢慢道來

1

在《人間世》第8集裡,

ICU兒科主任朱曉東用寥寥數語,

告訴我們一個駭人的真相:

比孩子看病難更可怕的是,

兒科醫生正在消失……

就在他說話間,已經又走了一名醫生。

這個醫生,能力出眾,

在醫生和患者中皆有口碑。

可惜,沒有博士學位,又沒有時間準備論文,

他的職業生涯一眼看得到頭,

最後選擇辭職。

與其說是選擇離開,不如說是被迫離開。

一個人是一群人的縮影。@東斜

我是一名兒科主治醫生,平時上班只有一個字——忙。早上要查房、開醫囑、辦出院、收病人到第二天早上,期間還要去產科手術室會診收新生兒,夜間還要看急診,一晚上多的話能看一百來個,一夜沒法閤眼,第二天還得幹完活才能走,基本都到十一二點。我們已經5年沒新人來了,實在是沒人幹,我也不知道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星星

我16年畢業後直接進入醫院成為一名兒科醫生,進入臨床工作後才發現兒科醫生太緊缺,我們科室在我來以前最年輕的是83年的,比我大了近10歲,中間斷檔太嚴重。工作後就沒有過一天正式的休息日,每4天上一個夜班,包括週末及節假日,年過50歲的前輩也是這樣的強度。最近流感爆發,白天不用說,夜診都要接診100左右患者,累是次要的,但是常常遭受患兒家屬的誤解與投訴最讓人難過。

@文婷

我是一名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護士,我們病房是封閉的,當年就是不願意和家長接觸,所以選擇了比兒科更累的新生兒科,但我見過、聽過太多醫護被打罵的事情了。聽這邊一位回老家找工作的研究生說,他們100多名醫生去應聘,只有兩個報了兒科,院長一看兩個都是研究生,沒有考試、面試,直接入職!現在的醫院對兒科醫生的要求是學歷高、身體好、任勞任怨還不計較收入!別人問我,你工資很高吧,紅包收不少吧,我就好想打人!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在兒科工作十年,現在我們科室都是超負荷工作,有一個醫生肺炎,有一個正在發燒,夜班都是通宵,別想得到一點休息,而且患兒太多,排隊時間較長導致情緒比較大,易發生矛盾,這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希望家屬能稍微有一絲絲理解。

02

2017年,我國兒科醫生缺口已經超過20萬,

醫生總數僅有10萬人,

但我國0-14歲的兒童約有2.6億。

10萬兒科醫生要服務2.6億兒童,

一個醫生要服務2600名。

平均每8小時,

一個醫生要接診60——80位患兒,甚至更多。

所以深夜裡的兒科,人比春運火車站還多。

有人埋怨,

醫生只用3、5分鐘就接診一個患兒。

但這樣的速度,

還有大批患兒光排隊就要等上4小時。

在醫院裡排隊的人

直到現在,

兒科醫生缺口不但沒填補上,

反而在不斷擴大。

2014年到2016年,

3年時間,兒科醫生流失14310人,

佔總數的十分之一。

在醫學生中,流傳著一個順口溜,

金眼科,銀外科,打死不去小兒科”。

年輕的醫學生,

寧願去內科、婦科,也不想來兒科。

後果是,

15年裡,我國的兒科醫生僅增加了5000人。

每年有80萬醫科生畢業,

成為醫生的只有2.2萬人,

而成為兒科醫生的僅300多人。

一邊是新增醫生人數銳減,

科室連人都招不滿;

一邊則是兒科醫生逐漸離開這個行業。

03

要知道醫生流失的原因,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以下三個真相,殘忍而真實。

真相一:

治病救人的醫生,隨時都會喪命。

2016年,山東萊鋼醫院。

兒科醫生李寶華在值了16個小時班後,

被患兒家屬砍成重傷,

不治身亡,

身中27刀,頭部多達12刀。

王俊醫生,

只因沒有停下手術為新到的患兒清創,

就被家屬圍毆致死

這一切,

就因為他們是醫生,

就因為他們從事了這一行,

捱打捱罵成為了常態。

孩子喊聲疼,父母就對醫生拳腳相加;

一針不見血,耳光就甩在了護士臉上……

除卻暴力傷醫,

猝死、抑鬱症也正在圍攻他們。

43歲的郭慶源,

是一個有口皆碑的外科醫生,

但他的生命,

卻永遠停在了2018年1月23日那天。

事發晚,

他一共接診了40個病人。

43歲的趙變香醫生,

倒下的地方是505病房。

倒下的前一秒,

她還在微笑著問詢病人女兒,

“你媽媽感覺怎麼樣?”

因為人手不足,如果不加班加點,

他們根本撐不起龐大的治療量,

他們能做的,

就是用自己的健康,換取患者的健康

真相二:

與兒科醫生的付出成反比的,是他們的工資水平。

據調查,

76%的兒科醫生,工資在5000元以下

其中有一半人,工資不足3000元。

《生門》主治醫生的工資條

頂著難以想象的壓力,每天都是超負荷運轉,

到手的工資卻連自己都養不活。

評不上職稱,待遇就漲不上去。

真相三:

大部分的兒科醫生,每天都要工作16個小時。

作為唯一一個有能力管著ICU的醫生,

朱月鈕每天需要照顧十幾床病人,

這些病人,都還是孩子,卻都是重症。

肚子里長腫瘤、骨髓里長腫瘤、腦子裡長腫瘤……朝不保夕。

為了這些孩子,

她忙到沒時間喝水、吃飯、上廁所,

甚至無暇顧及自己的女兒。

女兒期末考試期間,

她遇上一個僅10歲的突發心肌炎患者,

不得不在醫院堅守了116個小時、整整四天半。

想到家裡無人關心的女兒,

一貫強勢的她也不禁崩潰痛哭。

一頭是病房裡翻江倒海般的生死,

一頭是女兒一去不復返的童年,

選哪個,怎麼選?

她沒有選擇的機會,

因為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

她能做的,就是給家裡的阿姨打個電話,

囑託她給女兒多做點好吃的。

她能為女兒做的,就只有這麼多了。

這是所有兒科醫生的常態。

談到女兒,馬健醫生忍不住落淚

每天都是16個小時以上的工作,

他們犧牲了健康、犧牲了休息時間,

以至於連自己的孩子的成長都不能參與。

付出這樣大代價後獲得的回報就是,

少的可憐的工資、家人的不理解,

患者的糾纏打罵甚至砍殺,連孩子都不放過。

真實鏡頭下的兒科醫生,熟悉又陌生。

外界看來,它高薪、穩定、社會地位高

但幾乎沒人去深入調查過他們真實的生存現狀。

刨除工資低、工作壓力大、晉升難、猝死、醫鬧、暴力傷醫……

他們也在承受著許多來自生活的壓力,

白大褂下的他們,也是有家庭的普通人。

一邊忙著救人,

一邊想方設法保命,

這就是他們最真實的世界。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

有34%的兒科醫生在兩年內有辭職計劃,

在基層醫院,這個比例已經達到了41%。

當這批醫生也離開後,

等著我們的會是什麼?

04

早在2016年的時候,就頻頻曝出,

由於兒科醫生緊缺,

醫院被迫取消兒科急診夜診。

去年1月份,

一場全球肆虐的流感,

讓中國的各個醫院裡擠滿了病患。

然而,醫生們紛紛累到病倒。

上海各個醫院的兒科,平均排隊4小時;

深圳某醫院裡,兒科醫生一天接診300個患兒,

是普通門診工作量的三倍,不少醫生帶病堅持;

天津某三甲醫院因為兒科醫生全部病倒而導致兒科停診……

也是這時候,

部分人才驚覺自己的孩子早已身處危險之中。

石田衣良在《反自殺俱樂部》裡說,

人們往往會對別人的危險處境毫無察覺,

只因為自己沒有置身其中,

所以感覺變得愚鈍。

這是人類的通病。

兒科醫生大逃離的背後,將是9000萬家庭退無可退。

早前就有廣州日報釋出訊息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

21名兒科醫生中,

有4名被民營醫院高薪挖走,

月薪三萬,還不用上夜班。

一邊是高薪、時間自由、受人尊重,

一邊是收入不高、加班嚴重、動輒被打被罵。

不難想象,不久的將來,

兒科醫生從公立醫院流向民營醫院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到那時,只會出現一種情況:

願意且能支付更多錢的家長,

孩子將會在民營醫院接受更好的治療。

而剩下的人,

則只能在下半夜孩子生病的時候,

守在急診門口,

掰著指頭算還有多久醫生才上班,

醫院才開門。

暴力傷醫—醫生流失—醫患關係加劇,

這個惡性迴圈的閉環已經形成,

而我們每一個人都身處其中。

可以預見,兒童醫療已經到了寒冬,

在寒冬裡,沒有誰能獨善其身。

醫者是暗夜裡的提燈者,

他們一心想為我們抵禦黑暗,

為何總有人試圖打破那盞燈。

寒冬之下,

提燈者尚在堅持,

而我們普通人能做且一定要做的,

難道不是更多的善意與尊重?

9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飲用水遭投毒?投毒只是飲用水中毒事故頻發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