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兩爺子吃飯,兒子說冷天要多下點米。剛開新米,他說可能今年會冷,我說不會吧?
有句話說:“冬至冷,年不凍”。冬至節氣預測後面天氣的農諺,是“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冬至是在農曆十一月初七,看來“冷冬”無疑了。
今早,8點9度出門,風搖樹晃,不見太陽,陰冷拂面而來,沒擦任何面霜抵擋。
2001年,在北京寫過一篇日誌《冷是一種考驗》,那冰雪覆蓋的冬天裡,從來不曾遲到的我。堅持在員工餐廳吃完早餐,從容到公司時,離上班時間還有半個小時以上。
人在運動中,不覺得冷;人在激情中,不覺得凍;人在逐夢中,不覺得寒;人在北漂中,不覺得冰。“小廣東”這麼耐凍,擠電車不如老太太。週末大雪堵車,徒步走過三里屯、工體、團結湖......
30而立,我立自律,領導委以重任,不敢有失,我知道“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師傅說我是塊好料,更要珍惜和努力,借力打力,他是畢馬威的風雲人物,追隨不易。北京零下10度,小雪變鵝毛,樂壞了我,受寵若驚。
20年後,已知天命,我已是領導,我的領導聽說離職了。師傅師母當我如兒,假日帶我逛盡京城,學習專業知識,結交投資精英,怎能忘懷?
冷是一種考驗,有時是捱罵後的低落,有時是想放棄的一團念頭,有時是委屈撐不撐下去的鬥爭。從來就沒怕過天冷,從來就沒怕過沙塵,從來就沒怕過大雪。
那件陪我度過寒冬的羽絨服,至今還在衣櫃裡。每次碰見,那些曾經冷過的日子,不由自主想起,師出名門那有好聲好氣求你學的事?經不起考驗,“滾回廣州去吧”,從廣州上調北京總部,難道就這樣打道回府?
我一咬牙,切齒捱過。回頭再想,當時的選擇是多麼地重要,讓我長出翅膀,這點冷又算得上什麼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