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一場瑞雪後,路面被車輛壓的結結實實,尤其是早上溫度低,地面上昨天還未融化的雪凍成了一層薄薄的冰,顯得更加光滑,路人們小心翼翼的往前走著。又是一個鄉村大集市,因路滑不好走,無論是攤主還是購物的顧客寥寥無幾,顯得整個集市冷冷清清。前方兩位趕集的老人坐在路旁休息,你一句我一句的,話語投機,時不時的還會傳出笑聲。

圖中戴黑色帽子的老人姓耿,1933年生人,今年87歲,逢集便到,主要買些吃食,逛了一圈兒,感覺有些累,便坐到路旁與同伴聊起了家常。說起耿奶奶,附近村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婚後育有6個子女,在忍飢挨餓的年代撿到一個棄嬰,儘管每天食不果腹,耿奶奶還是將撿來的女嬰養大成人,晚年還要跟這個閨女相依為命。

耿奶奶18歲嫁給了自己的丈夫,1年後,在自家炕上產下大閨女,因公婆重男輕女,經常給耿奶奶臉色看,2年後耿奶奶又生了二閨女,生完第二天,狠心婆婆就讓耿奶奶洗衣做飯,一邊帶孩子,一邊料理家務、幹農活兒,那幾年耿奶奶受盡公婆的苛待,活兒幹得最多,飯吃的最少,並且得最後一個吃家人的剩飯。

23歲那年,耿奶奶產下了一個男嬰,在公婆看來算是有了傳宗接代的男娃,但對耿奶奶並未有啥改觀,幾年後,耿奶奶又生了老四、老五、老六,二女四子也算是為夫家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使命”,還沒等老六叫爺爺、奶奶,公婆就因病去世,一向因父母的壓制不能心疼自己媳婦的耿爺爺,自從父母走後,就像變了一個人,啥事兒都依著奶奶,有活兒還要搶著幹,奶奶說,從那時起覺得自己沒嫁錯人。

耿奶奶說,在她38歲那年,一天吃過晚飯,奶奶去了鄰村母家,回來的路上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起初奶奶嚇得直哆嗦,可仔細聽了聽,哭聲就在前方,趁著月光,奶奶在路旁一棵樹下找到了被子裹著的嬰兒,奶奶猜測一準兒是誰家吃不飽飯,狠心將出生沒幾天的孩子扔了出來,無奈只好抱回家,到了家中,耿奶奶本以為爺爺會生氣,沒想到的是在奶奶的勸說下,竟雙手贊成養這個女棄嬰。

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大閨女和二閨女先後嫁人,二老用節衣縮食攢下的錢為4個兒子建房娶妻生子,3年後,本村媒婆登門為翠英(耿奶奶養的棄嬰)牽線搭橋,幾個月後,翠英嫁給了本村一個小夥子。那個年代,家家過的雖說都不寬裕,但子女們勤儉持家,也算是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隨著兒女們的努力創業,每家每戶過得越來越寬裕,並且都在城裡買上了樓房,還沒等兒女們孝順,耿爺爺因疾病去世,家中只剩下奶奶一人,兒女們曾勸過多次要奶奶跟他們搬樓上同住,可耿奶奶始終沒同意,要說回家看望奶奶次數最多的,當數抱養的這個翠英,8年前,翠英的丈夫因病去世,翠英就跟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奶奶也視閨女為自己的依靠。

耿奶奶說,兒女們在城裡為自己買了樓房,要耿奶奶帶著“閨女”每年冬天去樓上過冬,母女倆始終沒去,老人說還是喜歡老家的大火炕,有“閨女”給做的大棉褲、大棉被,春暖花開時,還有閨女種的瓜果蔬菜,有閨女在,心裡就踏實。在那個忍飢挨餓的年代,耿奶奶夫妻倆將女嬰養大成人,都說母愛偉大,那耿奶奶這位沒有血緣關係的母愛是不是更偉大呢?

9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燕窩成糖水”亂象頻發,試問此鍋誰來背,企業?帶貨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