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先說一段故事。以下情況摘自消費者導報官方賬號,根據當事者採訪影片、辛巴團隊相關公告分析,基於對網路報導的基本信任,認為描述的事件屬實,個人願意負責。

2020年11月4日,有網友爆料自己買下辛巴團隊推薦的燕窩後卻發現是糖水。隨後,辛巴團隊釋出律師宣告:直播間推廣銷售茗摯品牌‘小金碗碗裝冰糖即食燕窩’均為合格正品。涉事燕窩品牌“茗摯”官微也隨即發表嚴正宣告,表示產品均為合格正品,將對此事採取法律措施。而後,爆料網友的資訊遭到洩露,個人生活受到嚴重干擾。

11月13日,辛巴團隊推薦的茗摯品牌燕窩再次被曝光是合成飲料。

11月19日,職業打假人王海在微博曬出“茗摯碗裝風味即食燕窩”檢測報告,確認該燕窩產品為純化水、冰糖、海藻酸鈉和乳酸鈣的混合物。

11月27日,知名主播辛巴(實名辛有志)在微博發文,為自己在直播間售賣“假燕窩”一事向消費者道歉,並進行先行賠付方案。

以上這些滑稽的事實既讓人噴飯,又讓人齒冷。就好像一個小孩尿床,被父母發現了還不認錯,非得扯出自己是大半夜偷偷地起床,往床上倒了一碗冷水,然後不忍叫醒父母,自己甘願在被窩裡受凍睡到天亮的戲碼。我一直想給人類這種犯錯死不承認,非得等到無法抵賴的時候才露出醜態的行為尋找一個依據,可惜尋來覓去也找不到,只能承認這就是人性吧!但是一番醜陋的操作之後,企業死了,直播平臺死了,消費者的心靈也有了陰影。這就是典型的“負和博弈”,嬉鬧過後,滿地狼藉,金錢束手,小丑禁言,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敬畏法律,你的善良可以普世;為富不仁,你的罪惡祭告天地——筆者】

中國既然實行了市場經濟,意在快速發展經濟,實現人民生活的普遍富裕,這種宏觀政策出發點並沒有問題,但是問題出在這種“經濟至重”的政策下漸漸形成的畸形觀念已經很大程度上把社會的經濟生態引向了另一個極端——放在個人身上就是“金錢大於一切”,放在企業身上就是“利潤大於一切”,放在政府身上就是“稅收大於一切”,放在直播平臺上就是“流量大於一切”,歸根到底就是“經濟利益大於一切。”

一、食品企業的造假就是自取滅亡,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多年前的冠生園月餅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再到現在的茗摯燕窩事件,造假案件前仆後繼,屢禁不絕。世界上的事情,一但扯到利益和良知的鬥爭,事件便變得複雜起來。企業存在的方式是利潤,此話不假,但是為了瘋狂追逐利潤,將成本1塊錢不到的“假燕窩”賣到上百元,這不僅僅是質量好壞,品質優劣的問題,而根本就是赤裸裸地造假。這種事情一旦曝光,以現在的網路力量和洶洶民意,一個企業能有迴旋的餘地嗎?即使你當時認錯,誠懇道歉,消費者原諒不原諒你還要靠時間去檢驗,何況你還“煞有介事”地“嘴硬”?民心如何可欺?

二、直播平臺說到底是一種信用借貸,類似於次貸危機時的金融產品。

直播平臺,靠的是什麼?是流量。流量是誰提供的?客戶。他的錢是跟誰拿的?企業。企業的錢是哪裡來的?還是客戶。如果辛選團隊能夠早點搞清這個邏輯,他就不會犯這種還沒搞清楚前因後果就瘋狂堵死後路的行為。人也好,團隊也好,他的邏輯都是線性思考的,在危險來臨之前,應激反應會大機率戰勝戰略規劃——這就是辛選團隊的死局。直播平臺,本來應該是為消費者負責,對自己的每個產品做好第一層把關。

然而,在直接利益的驅動下,他們明知有風險,卻把這種風險繼續傳播,帶給消費者。這頗有一點類似某國的次貸危機,投行信任評級機構,評級機構信任投行,這就是所謂的“虛假的信任迴圈”,而一旦貸款無法收回,一切便轟然倒塌。悲劇都是相通的,所有的直播平臺透用的也是消費者的信任,他只有透過對宣傳產品的嚴格甄選,才能保有這些信任,這是每個平臺應該意識到的問題。僅僅透過對企業“一廂情願式的信任”,能夠讓自己平安無虞嗎?覆巢之下,平臺也定會成為打假的陪葬品。

【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身後的遠處是一條河,而前面有一條狼。我相信在狼追逐到他之前,他還是會氣喘吁吁奔跑到河邊,費盡所有的力氣,然後絕望地等待死亡。而他當初本可以蓄力與狼一搏,贏得生存的機會。僅僅是因為這身後的一段路,讓他燃起了虛妄的僥倖,斷送了最後生存的機會。這便是人性。——筆者】

三、市場的監管有漏洞麼?網暴從某種程度上看是政府管理的缺失。

“燕窩成糖水”亂象出現,市場管理監督局應該背鍋嗎?我覺得這個鍋市場監管部門也應該背一個角。然而,由於大企業給政府繳納鉅額賦稅,所以政府對大企業的波動經常是敏感非常,畏手畏腳。聯想近年來出現的什麼養生品、保健酒等等品牌,不管是否真有養生保健效用,對於這些涉及食品的有影響力的品牌,政府是否要做好鑑定,給百姓一個安心?聯想茗摯燕窩事件,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有去做成分分析,而是由一個“職業打假人”將燕窩的真相公之於眾,這裡面僅僅是職業打假人的效率高嗎?是否還有“投鼠忌器”“徘徊觀望”的態度在裡面?竊以為這是市場監管的漏洞。關於這場燕窩造假事件,雖然一波三折,但是仍然觸目驚心。

如果真有某個利益集團隻手遮天,讓真相無法大白於天下。如果曝光者真的遭遇網暴而釀成不幸,社會撕裂的傷痕誰來彌補?如果造假企業的懲處都需要靠最弱勢的消費者來挺身而博,都需要東窗事發,不可挽回才想補救,試問我們如何信任食品的安全?

在這個輿情洶湧的時代,網路的力量已經成為了一隻咆哮的巨獸,這頭巨獸有正義的一面,有邪惡的一面,但是沒有這頭巨獸,這個時代的一切便都在黑暗之中。也許這頭巨獸最終會站在正義的一面,因為那是人民的立場。但是當那頭巨獸在被邪惡控制而瘋狂咆哮的時候,我們該依賴誰控制他,安撫他,除了我們信任的政府,誰還有這種力量?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劉慈欣《三體》】

11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一年一度的春運又在路上了 火車購票、出行指南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