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什麼,你就寫什麼。”
11月30日晚上11點,一名校長對13歲的女學生髮出這樣的“命令”。
寫的內容是一封“性行為”檢討,因為校長懷疑她早戀。
這份約400字的檢討滿是不堪入目的男女之事,且多處有塗改的痕跡。
而在寫這份檢討之前,這個女孩已經被毆打了整整一個小時。
兩天後,女孩一瘸一拐地回到家中,滿身淤青。
女孩的哥哥帶女孩去醫院做過檢查,結果顯示,她的處女膜是完整的。
但她卻平白無故地在漆黑的夜晚被一個成年人叫出來,活活承受了長達2個小時的皮肉之苦和精神虐待。
天知道,那兩個小時,女孩該有多害怕,多崩潰。
中國版“熔爐”
“她現在就不跟我們說話。”
女孩哥哥說,經歷過這件事之後,女孩就徹底沉默了。
“以前她性格很開朗的,現在連飯都不怎麼吃。”
因為被打,女孩的頭部外傷,全身多處挫傷。但比身體傷害更嚴重的是心理陰影。
晚上11點被校長叫出去毆打併寫“檢討”,哪個女孩能承受得住?
更何況是才13歲的小女孩,她真的嚇壞了。
女孩說:“我害怕,我不願意寫。”
然後校長就拿棍子打她,打到願意寫為止。
女孩媽媽每每提起這件事,都會忍不住自責,連自己的女兒都保護不好。
但更多的時候她是憤怒的:“不管有天大的事,一個女孩在睡覺的時候,都不應該被一個成年男子無端叫出去侮辱。”
“他就是有非禮我家孩子的動機”。
什麼隱私?
你有什麼權利這樣侵犯一個女孩的人權?
毆打羞辱有違教育之道,這不是教育,而是反教育。
律師對此分析到:如果體罰構成了輕傷,校長就會涉嫌故意傷害罪。
如果對女生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則可能涉嫌侮辱罪。
女孩的體檢結果已經出來,已經構成了輕傷。
那對女孩是否造成了心理傷害呢?
答案不言而喻。
我不由得想起韓國電影《熔爐》。
類似的劇情,同樣的悲劇。
校長跟老師侵犯聾啞學校的孩子長達數年,孩子們痛苦不已,但沒有任何出口。
因為他們不會說話。
也因為沒有人站出來為他們說話。
本來身體已經有障礙的孩子,再一次面臨著更可怕的精神摧殘。
有的女學生被校長扒廁所......
有的男學生被男老師無故毆打......
悲傷的是,這部電影是真實故事改編。
慶幸的是,目前逼女孩寫“檢討書”的校長已被停職查辦。
但更值得警惕的是,我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一直生活在這種變相的“猥褻”和精神“PUA”之下。
“我是你校長,我說你早戀,你就早戀了。讓你出來,你就要出來。”
“我是你鄰居,跟你爸認識,我能害你嗎?”
“你長得好美,我能摸摸你嗎?”
“精神PUA”是侵犯的完美包裝,離侵犯只有一步之遙。
這其實是更可怕的侵犯。
我們的女孩,
是最容易受傷的羔羊
為什麼女孩總是容易遭受這樣的侵犯?
一方面是因為她們太單純,容易疏於防範,精神上也更容易控制。
另一方面,她們往往分不清“是敵是友”,也不相信這個爸媽都認識,自己朝夕相處的人有一天會對自己下手。
她們就像一隻柔弱的羔羊,一旦被惡魔盯上,就很難逃脫。
今年8月29日晚,黑龍江哈爾濱,一名5歲小女孩在自家門口失蹤。
第二天,鄰居劉某將她送回,到家時小女孩全身多處是傷,褲子上血跡斑斑,趴在被窩裡一動不動。
送醫檢查後確定女孩為下身撕裂傷,女孩後因細菌感染高燒住院送至ICU救治。
女孩父親稱,嫌疑人系54歲的男鄰居劉某,以前還來家裡吃過飯,事發當天劉某騙小女孩說帶她去找奶奶,將小女孩帶走。
12月2日,哈爾濱市中院當庭宣判,判處劉某國死刑。
雖然判了死刑,但女孩目前還在ICU裡。
她怎麼會懷疑鄰居叔叔呢,因為叔叔說要帶自己找奶奶啊。
沒錯,她被鄰居叔叔PUA了,“我是你叔叔,我帶你去找奶奶啊。”
女孩的奶奶回憶,看到孫女被送回來的一瞬間,她的腦子裡就在想:“完了,給我的孩子禍禍了。”
“精神PUA”是熟人作案最常用的手段,是施暴者最完美的武器。
2016年,新華社釋出的《兒童性侵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僅2013-2015曝光的性侵兒童案就有968起,受害兒童超1790人。
其中,大部分孩子是被熟人侵犯。
2020年,公安機關破獲強姦,猥褻兒童案件1.2萬餘起,這意味著,中國公安機關每一天平均破獲強姦,猥褻兒童等案件48件起。
這些案件中,熟人作案達到70%左右。其中包括老師,鄰居,親戚等。
你根本無法想象,惡魔就在身邊。
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曾經表示:
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1:7。也就是說,一起性侵兒童的新聞被曝光,背後可能已經發生了7起同樣的案件。
長期以來,很多父母把“性教育”看做一個很難啟齒的話題,不好意思也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講解。
但正因為很多父母不願意跟孩子溝通,才會助力罪惡躲在光明的角落裡對我們的孩子虎視眈眈。
主持人以“換上媽媽買的新裙子”為由讓小孩脫掉自己的衣服。
問媽媽們自家孩子會怎麼做時,媽媽們的態度都很一致:“孩子不會脫!”
然而,測試結果則是大部分的小孩都會乖乖地甚至很開心地去脫掉自己的衣服。
有的甚至是因為一顆糖就答應了陌生人的要求。
媽媽們看得後怕不已。我們的孩子其實一直處於危險之中。
你還覺得兒童侵犯離我們很遠嗎?
保護我們的孩子,
我們能做什麼?
兒童遭性侵後,代價實在太大了。
不僅是身體,他們的心靈更會遭受痛苦。這些兒童可能會面臨長期標籤化、汙名化、冷漠、誤解……最終無處容身,只能逃離社會。
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孩子,家長可以借鑑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羞於跟孩子談性。
身為家長,千萬不能羞於和孩子談性,不要將自己那份成人的羞恥感,套在了孩子世界的五顏六色上。
你主動談,還能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你就什麼都做不了了。
美國“How To Tell Your Child"教育機構製作了一個防兒童性侵的影片,建議家長跟孩子一起觀看。
第二,對孩子明確“五個警報”。
不要隨意讓幼小的孩子和親戚、朋友、老師等熟人在行為上過於親熱,告訴孩子隱私部位只有在洗澡、換衣服、看病時才能由媽媽爸爸或者醫生看。
其他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可以等等。
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讓你看TA的隱私部位,叫做“視覺警報”。
如果有人談論你的隱私部位,叫做“言語警報”。
如果有人觸碰你的隱私部位,或者叫你觸碰他的隱私部位,叫做“觸碰警報”。
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獨處警報”。特別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在身邊,不要接受陌生人給的糖果。
如果有人擁抱、背、親吻你,叫做“擁抱警報”。
第三、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
我們要教會女兒底線教育,告訴她們如何防範,遇到危險的時候怎麼做。
但我們也應該給男孩陽光教育,告訴他們不要傷害女孩。
自1996年起,中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週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
這一天也是性教育普及日。
性教育專家劉文利提到:“性教育跟語文數學一樣重要。”
她主編出版的《珍愛生命——小學性健康教育讀本》雖然飽受爭議,但更多地得到了學校跟家長的好評。
對孩子普及性教育,整個社會都需要行動。
我們有多無知,孩子就有多危險。
我們有多謹慎,孩子就會多份平安。
保護好孩子的健康和權益,就是保護好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