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老年數字生活指南#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網路化、數字化產品快速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

智慧導航、影片聊天、網約車、移動支付,但這些智慧化的便利卻成了很多老年人的窘境。

8月7日,遼寧大連一地鐵站內,老人乘地鐵時因無健康碼受阻。工作人員多次強調讓老人出示健康碼,老人反覆詢問“什麼是健康碼?”。

一個方便大眾的健康碼,卻成了老人們堅不可摧的技術壁壘,其實不僅僅是健康碼,在生活越來越智慧化的當今社會,很多老年人,還有很多不懂。

不會發紅包、不會使用導航、不會用影片、不會移動支付、找不到手機裡的手電筒,在路邊招手攔車,卻發現那些明明空著的計程車卻不帶他們……對於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於一些老人來說卻格外困難。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有25388萬人。

接觸過網路的老人只有6056萬人,也就是說,有將近2億老人沒接觸過網路。

在今天這個智慧時代,資料和資訊覆蓋社會的每個角落,但是老人被邊緣化,這一問題卻日益凸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老年人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另一方面老人對於高科技的東西有畏難心理。

科技改變生活勢不可擋。老人學得慢,要想讓老人們更好地融入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還需要多些耐心。

就像小時候爸爸媽媽不厭其煩地教我們走路,教我們用筷子,我們教父母用電子產品時也需要多一點耐心。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會老。

針對老年人陷入智慧化窘境的問題,除了家人、公共服務志願者的手把手教之外,還需要發揮市場機制的力量,創造出更多操作相對簡單的適老化產品,讓老年人體會到智慧化的周到服務。

在一切變得智慧化後,中老年人的生活反而更不便捷了,如何讓科技更好地服務老齡化社會,讓社會的關懷和耐心“適老化”,值得我們深思。請關照老人的“慢速度”!

9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小夥10秒撂倒鬧事者,卻賠錢道歉:能動手就別吵吵的時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