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防汛抗洪
第三件不太美妙的是天氣情況。這一年開春以後,晴天少,陰雨多。春汛連著伏汛。入夏以後,湖水水位日益增高,只漲不跌。沒有多時,大堤外位於湖中的幾個小圩便盡皆淹沒。沿湖四鄉長樂、薛城、肇倩、集義,俱已實行總動員,全力防汛抗洪。那時幹部群眾每天關心的便是水位的漲落。看見水位沒漲,便舒心地道了聲:“好,好!”看見水位又高了些,眉頭就又緊鎖起來。有時看見水位突然下降不少,不但不叫好,反而憂心忡忡,咕噥道:“唉!又有圩破了。”
但是在進入汛期之前,四月上旬,縣裡卻組織了一次大型參觀活動,到南京參觀省裡舉辦的農業展覽會。抗美援朝結束以後,國家開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制訂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了展現成就,鼓舞人心,團結奮鬥,再創輝煌,江蘇省特地籌辦了這個大型農業展覽會。光南京人看這個展覽會,效果太小,得讓全省各地有影響力的人都能看上。於是不惜工本,花錢僱大客車,把該看展覽的幹部和群眾代表都拉到南京去好好看一看。文化館、站是搞文化宣傳的機構,其幹部全部入選。
展覽會很大,一天看不完,要看兩天。第三天才能回去,這就要在南京住兩個晚上。第二天晚上正好梅蘭芳在省人民大會堂演出《宇宙鋒》,文化館的人便組織大家去看梅蘭芳的戲。本人出錢,統一買票。文化館的楊伯琴向我收錢時,我說我不看。楊驚訝地瞪大雙眼問我:“你不看?”我說:“我不看。”“你為什麼不看?”“我不想看。”“嫌票貴?”楊問。梅蘭芳的門票每張一元,的確較貴。對梅的戲迷來說 ,簡直太便宜了,十元都不算貴。偏偏碰上我這個槓頭,我回答:“不是嫌票貴,就是不想看。”怕他再問,又加一句:“白送我一張票,再送我十元錢,我都不去看。”楊伯琴像看見一個不通人情的怪物,無奈地搖搖頭走了。
我不想看梅蘭芳的戲跟我受魯迅對梅蘭芳評論的影響有很大關係,同時與我對那些京劇迷的反感也有很大的關係。我看到的京劇迷大多是品質惡劣、行為不端的社會渣滓,不管他們處在社會的頂端還是底層,一概為我不屑,我怎麼會與他們沆瀣一氣欣賞同一個東西呢!此外,還有我性格中一貫不趨同,不迷信名人,特別是明星式的名人有關。“你們這樣,我偏要那樣。”尤其是“這樣”已被看穿時,我就更不會與之虛與委蛇了。這種習性有時很可貴,有時很吃虧。總起來衡量,弊大於利。弊,指與人相處。利,指維護、保全本人心地之自由和純真。因這種性格而受損害只關係自己,與他人無礙,所以我心安理得。
從南京參觀回來,很快就投入防汛抗洪鬥爭。圩區百姓向來就有防汛抗洪的傳統,他們建有相應的組織,指揮所、巡邏隊、搶險隊、運輸隊、後勤供應、訊息傳遞,一應俱全。所有人員編制,職務分工,均早有規定。平時看不見,發生緊急情況時,一聲號令,一陣鑼聲,即刻行動。
巡邏隊多為對水情、圩情熟悉的中老年農民。他們熟知哪些堤段堅實,哪些堤段薄弱,哪些堤段容易形成罅隙,哪些堤段多獸穴鼠洞。他們帶著探棒鐵鍬,電筒銅鑼,晝夜巡查,不敢稍懈。
搶險隊有十幾二十名人員 ,一律是精壯的農民。自動員之日起,鑼聲就是命令,搶險隊必須召之即來,聞聲而動。搶險隊有專用船隻,已放好了搶險時需用的工具器材,諸如木樁、跳板、石夯,鐵錘、斧頭、鐵鉗、大號鐵絲等。一聞險情,須臾即至,其迅速不亞於今日城市中之110、119、120。
鄉村的慢節奏是普遍的,但是他也有高速度,抗洪搶險隊就是其中之一。圩堤被高水位的洪水長時間浸泡後,有些地段往往會變得鬆軟起來,有的開始滲水,甚至發生管湧。如不搶救,就會崩塌潰決。等到決口再來封堵,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有的無法封堵,只能任由洪水狂瀉,把堤內田園廬舍悉數淹沒,變成一片澤國。所以一旦發現險情,搶險隊都會立即趕到開始作業。他們在危險地段的堤外水中圍起一片水域,打下一排木樁,沿木樁插上一片葦蓆,再將裝滿泥土的草袋麻袋填入這片水域。等於在出現險情的堤外再築一道堤壩,堵死滲進的水流,加固岌岌可危的堤段,使之轉危為安。
整個搶險過程中,打樁是最為關鍵的一步。不僅因為沒有這第一步,後面的工程無法進行。而且也因為打樁最費力,最具有技術性,也最危險。木樁打在距堤面三、四米遠的水中,搶險工要站在架好的跳板上,掄起石夯,一下接著一下砸在木樁上。而且每一下都要砸正砸狠,木樁才能不偏不倚深深地植入地基,起到護堤的作用。那石夯就是一個石墩子,好幾十斤重。沒有那麼重,比碗口粗的木樁怎麼能聽話一節一節地杵到地裡去?機械施工用汽錘打樁,不管多粗多長的鋼筋水泥樁還是鋼樁,“嗵”的一聲,就被砸下去一段。連著不斷的“嗵”“嗵”聲,那麼長的樁全被砸入地下。那是機械的力量!農民打樁,全靠體力,再精壯的小夥子也只能掄上十幾下。他們不斷輪換上前,終於打好一長排木樁圍牆。怕它被填入水中的土包壓傾,每一根木樁都用粗鐵絲綁住,牽到堤內用小木樁固定牢。他們打樁時顯示的英雄氣概和萬丈豪情,就像一幅幅名畫深印腦中,使我至今難忘。
防汛抗洪的物資則是早就陸續籌措齊備。指揮所的頭領們都是對天象水情富有經驗的人,看見陰雨連綿,湖水日益上漲,就知道情況不妙。按照規例,馬上啟動應對方案。從籌措資金到採購各項物資,立刻有條不紊地一一落實。在洪水到來之前,俱已準備就緒。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統,也是群眾千百年來與水災鬥爭的經驗總結。
類似的管理辦法,農村中各個方面所在多有。無論是道德教化、培養人才、婚喪嫁娶、處理糾紛、四時種植、工程建設、通商貿易、借貸往來,都有一套相當成功的辦法。有的地方有明文規定,即所謂的鄉規民約。有的地方並無文字為憑,只是約定俗成,世代相傳。憑著這些傳統文化、風俗習慣,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生息幾千年以至今日。他們的功德實在是偉大得很。
用現代的觀點審視,這些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當然太過古老陳舊,不合時宜。但是他肯定有許多合理的核心,應該批判地繼承,在新的基礎上加以改造,發揚光大,做到古為今用。其結果一定勝於全面否定而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