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白雪皚皚的坪原村老窯下。
“我對不住大家,辜負了大家對我的期望,我怎麼就這樣不爭氣呢?”這是臥病在床的王福德一看到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汪向理帶領相關人員再次來看望他時說的第一句話。
他知道海拔2000多米的上山的路特別難走,一到坪原村以上,陽坡雪融後就是泥濘,路很滑,極危險;陰坡有融雪凍冰,到老窯下便是沒腳的積雪,車輛無法通行。一行人冒著寒風,踏著冰雪,沿小路步行上山來探望,讓王福德既感動又擔心。
這句樸實的話語也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王福德,武山縣五朝梁廣播電視轉播臺值機員,曾被評為第二屆“奉獻武山·十大傑出人物”。2020年9月剛剛度過六十五週歲的生日,大半生與這道梁、這座塔、這組轉播裝置相伴的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花甲又五的生日前三個月對自己堅守的承諾,在生日後竟然與他漸行漸遠,成為一種生命的遺憾。記得炎炎六月,局領導檢查轉播臺並看望時,他還是信心滿滿地表示要像以往一樣繼續保證好廣播電視的安全轉播,絕不出現任何安全播出事故。可是,今天面對一張張熟悉的臉龐,面對自己清晰如昨的承諾,面對病魔纏繞的身體,他感到一種隱隱的心痛,一種對諾言未踐行的自責,一種對事業未竟的無奈。
武山人說到電視,就會想到火盆咀,而建在火盆咀的電視轉播臺就在一個叫五朝梁的山尖上。1979年開始建臺時,20出頭的王福德就走進了這座為武山老百姓送去歡樂的“聖地”,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孤獨、寂寞,在每天20個小時獨守機房單調枯燥的生活中,走過了四十個春秋,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華年,以生命的旅程書寫了一個廣電人的信念和堅守,兌現了自己深藏心中的諾言。
前幾天,在他的再三懇求下,王福德走下病床,拖著憔悴的身子,拄著柺棍,一路步履蹣跚,感慨萬千,在妻子的陪伴下來到基站,走進他熟悉的機房,撫摸著正常運轉的裝置,習慣性地擦拭工作臺的纖塵,在鐵塔下轉了好久…….
“我捨得自己,但我捨不得那東西。”這是王福德給看望他的局領導說的第二句話。這句發自肺腑的話,讓在場者多少覺得心中有點不是滋味。在病魔纏身、行動不便的這個時候,他心中想的還是朝夕相伴的轉播臺,還是與他一生相守的鐵塔、轉播裝置。他的生命之光還照著他一生執著的堅守,他人生的信念還定格在那座留滿了他熟悉身影的院子,一座讓許多人在夜晚感到孤寂、落寞的院子。
他怎能不想那座矗立在五朝梁也矗立在他心中的鐵塔呢?他生命的高度就是用這座鐵塔丈量的,巍然屹立的鐵塔在大山天空之間,成為北部群山之上最耀眼的構築物。那巍巍而立的姿勢,就像一個大寫的“人”字。這個人字的精魂就是一個四十年如一日堅守一份責任的廣電值機員——王福德。
八九十年代的春節聯歡晚會,是多麼的熱潮,在萬家歡樂看春晚時,他一個人獨守機房,以眾人之樂為己樂。他曾說:“我的情感、生活習慣已經和五朝梁廣播電視轉播臺血脈相連了。只要攀上五朝梁,我就心情舒暢;只要看見裝置正常運轉,廣播電視訊號準時發出,就幸福無比。”五朝梁轉播臺成了他生命的組成部分,成了他高尚人格形成的基石和精神動力。沒有這種把責任擔當同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信念融入血脈的淬鍊,誰又能一個人獨守大山、孤塔、獨院四十年?
廣播電視轉播臺是輿論宣傳的主陣地,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在網路高度發達和新興媒體充斥人們生活每個角落的今天,基層廣電事業已不再有昔日的榮光,而是面臨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方面廣電隊伍嚴重縮小,在一些人的記憶中曾經輝煌的廣播電視轉播臺已不是那麼重要了,廣電事業受到了偏見;另一方面廣播電視轉播臺是黨和政府聲音安全轉播的最後一道屏障,一旦出現裝置故障就要立即排除。尤其在黨和國家的重大活動中,安全播出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就是王福德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四十年來承擔了這樣一件責任重大、意義重大的工作,而且乾的十分出色。
王福德,家在老窯下,吃住在基站,不分節假日,不論雷雨風雪,個人生活始終與轉播裝置一起運轉。每個螢幕的變化,他都熟悉得像是自己的孩子,無論哪裡出現一點異常,都難逃他的“法眼”,而且馬上就會得到恢復。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憑著勤奮和執著,以及多年的學習鑽研和實踐,他熟練掌握了各種故障出現的跡象和現象,以及解決的辦法。轉播中出現的小問題都是他親手排除的,遇到將會發生的大問題,他就及時上報局上,而且他的預判與專業人員的檢查結果基本一致。他對轉播裝置運轉的一絲一毫變化都不放過,這種敬業執著的精神,確保了他堅守的四十個年頭裡,始終做到了安全播出。他對廣電安全播出工作的貢獻很大,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在乎的只是轉播裝置的正常運轉。和他同事30多年的分管領導馬正德介紹說:“在幾十年的工作中,老王哥從來沒有向單位提出過個人生活、工作方面的任何要求。”他不虧欠這份平凡而神聖的職責,虧欠的是對家人的關愛,是對天倫之樂的共享。然而,在全家人都圍著他轉的日子,他心裡還記掛著轉播臺。
有人說生命如火,有人說生命如花。王福德的臉上永遠掛著如花的笑顏,心裡擁有如火的熱情。儘管那張笑臉已不再英俊、年輕,甚至刻滿了歲月的印痕,但是他內心如火的激情,仍然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從他家到五朝梁的那條羊腸小道,他攀爬穿行了多少萬次?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但是,那一路灑下的汗水,折射出無數個令他欣喜的小太陽,讓那路邊的青草更翠、野花更妍;薄霧狂風裡,在一路花草的映襯下,他的身影愈顯高大;驟雨暴雪中,鐵塔頂的燈光,讓他的信念無比堅定。他的生命有臘梅的暗香,菊花的嬌妍,也有山花的芬芳。
青山無語,映襯出王福德風雨兼程的高岸身影;鐵塔依舊,銘記著一個廣電人默默無聞的無悔付出。在平凡的人生中,他有一種堅守責任、堅守信諾、堅守追求的精神,這種精神鑄就了為廣電事業而堅守一生的風骨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