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晴,冬日溫暖的陽光灑在井陘小山村蜿蜒的小路上,走在路上的楊新付肩上扛著一大包掛麵,手裡提著一袋米,他要把這些東西給自己資助的貧困學生的家裡送去。
楊新付,石家莊市人民警察訓練學校的教官,同時也是一名退役軍人。十餘年來,他堅持利用節假日走訪慰問貧困家庭,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行程近2萬公里,共為200餘戶處於困境中的家庭送去溫暖。
現場:米麵油送到貧困學生家
攀過一段只容一人透過的陡峭臺階,來到了六年級女孩小程的家。石頭房子石頭牆,院裡院外都掃得乾乾淨淨的。小程的父親程曉東是個憨厚的漢子,略帶拘謹地微笑著招呼大家進屋。放下米麵油,楊新付熱情地跟坐在炕上的小程奶奶聊起了家常。
小程的母親9年前離開了人世,爺爺奶奶都因病臥床,為了照顧父母和年幼的女兒,小程的父親程曉東只好留在家裡不能出去打工。花費不少卻收入微薄,這個家的經濟狀況捉襟見肘。小程的奶奶難過地說“是自己和老伴拖累了兒子”。
楊新付三年前就開始幫扶他們,作為老熟人,他安慰老太太:“有這麼孝順的兒子,聰明的孫女,還有好心人幫助,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在辛莊村,接過楊新付遞過來的同事們的捐款,女孩小茜的奶奶流下了眼淚。小茜的爸爸頭部受過傷,至今留有鋼板,不能幹重活,母親離家出走杳無音訊,正上五年級的小茜和上三年級的弟弟主要靠70歲的奶奶照顧。楊新付拉著小茜奶奶的手叮囑老人:“會好起來的,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呀,孩子們還得依靠你呢。”
最令人唏噓的是上初中的男孩小澤。小澤家住洪河槽村,母親患有小兒麻痺後遺症,還有嚴重的癲癇,父親則因為去年的一場車禍受到重創,變得精神不正常。
記者跟著楊新付他們到小澤家的時候,正趕上小澤父親發病,在屋子裡罵人砸東西。小澤母親悄悄從何另一間屋子跑出來,用不甚清晰的發音告訴大家,她的手被丈夫砸破了。小澤在寄宿學校上學,當天沒有見到他,但這個男孩卻讓人最為揪心。隨行的一位老校長說,小澤學習還是很用功的,成績也還可以。楊新付則接過話茬:“只要這個孩子考上高中,就一定讓他上!我可以資助,也可以發動身邊做公益的朋友資助。拉他一把,這個坎就過去了。”說這話的時候,楊新付斬釘截鐵,沒有絲毫遲疑。
回放:扶貧成為他生活一部分
楊新付是個熱心腸,不管在部隊還是在地方,只要見到別人有難處,他總是要盡力幫一把。他說這源於父親的影響,小時候家裡雖然窮,但左鄰右舍不管誰家有事,父親總是願意伸把手。
在部隊的時候,楊新付訂過包括燕趙都市報在內的幾份報紙,每次看到報紙上有求助的新聞,他總會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些捐助出去。有一次,看到報紙上刊登了有個孩子燒傷的新聞,那個家庭的無助和小孩的痛苦讓楊新付險些落淚。他和幾個戰友商量之後,湊了8000多元錢,專程到了武警醫院,把錢送到燒傷孩子的家長手中。
退役以後,楊新付不但一直保持著樂於助人的習慣,而且逐漸把這變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大部分週末都在看望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資助貧困學生的路上。
2016年7月,天降暴雨,井陘縣多村莊被淹。楊新付得知訊息後,立即和家人商量,決定購買部分生活用品,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7月22日,他和好友一起,開著三輛車,直奔井陘受災嚴重的天長鎮,為受災群眾送去了棉被、棉衣、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併為家庭房屋全部被洪水衝倒、受災最嚴重的兩戶村民當場捐款3000元。
2020年春節前夕,楊新付又想到了山區的孤寡老人。他和好朋友開車來到行唐九口子鄉西彩莊,為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棉被等年貨。一位殘疾孤寡老人拉著他的手說:“你比親兒子還對我們親呀…”那一刻,在場的人眼睛都溼潤了。
這些年,楊新付的足跡遍佈河北的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衡水、張家口等六市,行程近2萬公里,共為200餘戶處於困境中的家庭送去溫暖。
鏡頭:那一次,真對不起我媽
每次去慰問之前,楊新付總是先跟貧困家庭約好,有時出發以後會遇到特殊情況,但楊新付總會克服困難,如期趕到。
2017年1月1日,在得知易縣山區孤寡老人生活困難的訊息後,楊新付和他的好朋友一行5人,開著2輛私家車,奔赴河北易縣紫荊關鎮大興安村為26戶孤寡老人送去米麵油鹽等生活必品。
由於前一天下雪,高速公路封閉,他們就決定走307國道。早上6時,能見度僅為20米,楊新付一行人就在這樣的天氣狀況下出發了。當時天空還飄著小雪花,路上積雪很厚,楊新付小心翼翼地駕駛著車輛前行,遇到有霧的地段,他就讓坐在副駕駛的妻子開啟手電,伸出窗外,增加車燈照明亮度。好幾次楊新付的車都滑到了路邊,嚇得他頭髮直立,妻子嚇得說要往回走,他開玩笑地給妻子說“別怕,我遇難了,以後看望山區老人的任務就由你完成了。”
上午10時,楊新付和朋友們終於趕到了保定。隨後在愛心人士的帶領下,直奔目的地。下午2時許,他們到達了易縣紫荊關鎮大興安村,顧不上休息,扛著大米,拎著米麵油,對26戶孤寡老人一一進行看望。直到下午4時,結束慰問,楊新付和朋友們才開始返程。回到家時,已經夜裡11點多了。“路況差,走起來確實危險,可是已經跟人家約好了,而且人家那邊沒有下雪,不能讓人家空等啊。”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楊新付說。
2017年8月,楊新付跟朋友一起去張家口慰問貧困家庭。走到曲陽的時候,楊新付突然接到姐姐的電話,說88歲的老母親摔倒了。“當時我正好走到一半路程,想想約好的貧困家庭在等著,我就一咬牙先去了張家口。”楊新付說,慰問結束,回到石家莊已經下午4時。他和愛人又馬不停蹄地趕回河南西華縣的老家,到家已經晚上10時了。“那一次,我真是覺得挺對不起我媽的。”說起事,楊新付有點哽咽了。
聲音:要照顧受助人的自尊心
幫助貧困家庭這麼多年,楊新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原則。他認為,要根據貧困家庭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同時還要照顧到受助人的自尊心。
常常有朋友把不穿的衣服捐出來,讓楊新付帶給貧困家庭。每次,楊新付都顯得很“挑剔”,他會仔細檢查衣服,只有那些八成新、袖口沒有磨邊的、拉鍊和按扣都沒壞的衣服才能入得了楊新付的眼。有時衣服不錯,只有拉鍊或按扣壞了,楊新付會先修好再送給貧困家庭。
“要照顧到他們的自尊心,即使家庭貧困也會在意外表,誰也不願意一件衣服剛穿到身上就發現這壞那壞的。”楊新付說。也因為考慮到這一點,楊新付好幾次都讓妻子到南三條買了新衣服給貧困家庭的孩子們帶去。
影響:帶動身邊的人做公益
做公益十幾年,楊新付給貧困家庭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物資,也資助過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總計花費粗略統計約9萬多元,但他自己家裡的生活卻極其簡樸。
2016年井陘洪災,楊新付去看望受災的村民。去之前,他把行程告訴了科裡的同事,大家這才知道,楊新付已經做公益多年。“那次我捐了200元,還有別的同事也捐了錢,讓老楊帶給受災的村民。過了一段時間,老楊邀請我們去他家吃飯,看到他家的傢俱,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家的傢俱竟然還是二十多年前結婚時的那種組合傢俱。”楊新付的同事郭永娟說,“老楊總是去做公益,沒想到他對自己這麼摳。”
隨著楊新付做公益的事情在單位傳開,慢慢地,他也感染了身邊的人,經常有同事會拿出錢託楊新付帶給山裡的貧困家庭,有時也有同事會跟著他到山裡走一趟。12月18日,楊新付看望貧困家庭出發之前,他所在的單位石家莊市人民警察訓練學校還專門組織了捐贈活動,書記、校長帶頭捐款,委託楊新付把大家捐的現金衣物送到貧困村民手中。
“其實,隨著這幾年政府扶貧力度的加大,貧困家庭的生活水平比以前已經提高不少。”楊新付說,“相信隨著幫扶他們的人越來越多,貧困家庭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