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2019年6月22日傍晚,84歲的老太太李紅芳在村莊周圍玩了一圈回到家後,發現80歲的老伴孫貴才還沒有做飯,李紅芳於是大發脾氣,吵了一架後跑到鄰居家借了些麵條,回來的時候孫貴才卻賭氣把門鎖死了。李紅芳翻窗入戶,和孫貴才撕打起來,導致孫貴才頭部重傷,失血而亡!

一對八旬老者,幾十年共同生活的經歷,也沒能阻擋住他們情緒發作時的理智盡失!那麼,情緒認知真的是件很難的事情嗎?為什麼活到八十歲的老人依舊沒有學會?

我們總是在本末倒置

老太太在村子裡遊玩一週,回家發現老伴沒有做飯,於是兩人發生第一輪爭吵,但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兩個老人當時面對的問題是:沒有晚飯,怎麼辦?

如果兩位老人當時能放下情緒,解決問題,一起相互幫助著做飯、吃飯,那麼問題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

但是老太太當時更關注的是自己的情緒,先吵出來,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然後出去借麵條,老爺子捱了罵,心裡不爽,就把門鎖了!

吵架也好,鎖門也罷,這些方式都做不熟一碗飯,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可是兩個老人卻似乎更注重於自己情緒的宣洩,而把問題的本質拋到了一邊。

這是一個看起來太普通不過的日常事件,誰也不會想到在這樣的事件會引發多重的後果,但結果卻是老頭在與老太太撕打過程中兩次摔倒,頭部受傷,因失血過多休克而亡,老太太84歲的年紀,也將要為自己的衝動付出代價,面對十年的牢獄之災!

這一對老人的經歷,不得不說可悲可嘆,但問題的關鍵是,他們該在動手幹活的時候,卻做起來開口吵架的事情!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有絕大一部分人,會因為生活中一些不順心的事情而情緒發作,導致頭腦衝動之下,做出一些令人後悔的事情,事後才發現,所有的衝動最終都沒有解決核心的問題,而所有的憤怒也不過一場愚蠢的本末倒置罷的!

可為什麼我們總是在認知情緒,卻又總是被情緒操控呢?那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太過片面!

和情緒相處,不分正負

生而為人,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有好的,也有壞的,但是從專業角度來講,情緒是不分好壞的,它是人的感官產物,是生命力存在的象徵,它們很像是一個家庭裡的兩個孩子。

那些快樂、喜悅、興奮的好情緒很像是這個家庭裡的好孩子;

而那些沮喪、憤怒、憂傷的壞懷緒,卻總被我們當成一個家庭裡的壞孩子!

所以,平時生活中,我們總是更偏向於那個好孩子,而厭煩於這個壞孩子,但被我們忽略掉的是無論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它們都是我們生命自身的產物,與我們息息相關,他們不是自己跑來的,是我們自己帶給自己的。

所以,務必一視同仁,那麼,如何一視同仁呢?

那就是不管任何一樣情緒來的時候,我們都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它們,以它們為資訊再瞭解自己,我目前在經歷什麼,遭遇什麼,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我要如何去處理這個後果!

如果我們能做到如此理智地與自己的情緒相處,那麼,生活裡很多複雜的事情就會簡單很多,因為不管好事壞事來臨的時候,我都能保持平靜,去看問題的本質,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情緒。

當然,情緒也是需要解決的,開心了可以跑,可以跳,傷心了可以哭,可以鬧,但都要在合理的範圍內,這樣既保護了他人,也愛護了自己!

他們沒有了往日歡騰甚至吵鬧的家,沒有了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渠道,在遙遠偏僻的山鄉過著極其封閉的生活,而生活靜寂的同時,內心也開始日漸荒蕪。

吃喝等死,是很多老人共同的狀態,尤其是身邊沒有兒女照顧的老人,他們在一天天的重複裡猜度著那個可怕日子的來臨,他們像個孩子一樣無奈無助。

這些話老人不會說出來,但兒女們一定要去猜!一定要把老人心裡冷硬結痂的傷口捂熱撫平!不為什麼,只因為你小時候的傷也都是他們捂好的!

但不同的是,我們小時候的傷是看得到的,老人心裡的傷在暗處,尤其是在他們年邁之後,身材各項機能開始退化之後,他們不再靈敏的思維往往很難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困難或是紛爭,這時候就一定要有人幫他們攄攄頭緒,他們才看得清問題的本真面目!

例如該起事件中的老兩口,如果事發當天有兒女在家的話,他們的衝突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也更不會在衝突發生之後,情緒繼續惡化,從而產生令人無法接受的後果!

所以說為人兒女,我們也有老的時候,不要因為自己長大了,有太多事情要處理,便把父母打入生活的冷宮,別忘了他們一世艱辛為了什麼?也許兒女的一句好話就能讓他們快樂很多,能給得起的,為什麼不給呢?

結語:認識情緒也認識人生

對於年輕人來說,我們在冷靜理智的時候,完全能認知情緒並完全掌控它,即便糟糕的負面情緒來襲,我們也總是能很好地做好調整去處理它。這看似一件很私人很簡單的事情,但對於思維僵化的老年人來說,它卻是件太過艱難的事情,所以我們在做好個人的情緒認知的同時,也要關注並協助父母做好個人的情緒認知,不要讓負面情緒鑽了老人遲鈍的空子,然後在他們去日無多的日子裡,開出罪孽的花朵!這是我們從自我到父母的一種愛與認識,也是我們對人生的另一方式的認識!

《人生是一場修行》裡曾說:親情不是無限的,它是有保質期的,過了有效期的親情,無論你如何哭泣,都不會回來了。所以,趁我們還在親情的有限期裡,讓我們用最細緻的關照照顧好我們的父母,以此為籌,謝他們的一世養育!

3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6旬老人砍死鄰居家6歲孩子:所有的惡,都有跡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