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2019年3月29日下午,湖南一名67歲的老者,因與鄰居產生宅基地糾紛,在對方男子用塑膠凳子砸向老人後,老人揮刀去砍對方,男子落荒而逃,老人轉身砍向對方呆立原地的六歲兒子,導致孩子重傷,搶救無效死忘!

這場慘烈的打鬥,僅僅只是為了爭奪兩家交界處的一口排水井,最終由無辜的孩子買了單!

這口排水井無論最終歸於誰家,它可能都會默默的存在,而鄰居6歲的兒子卻再不回來,砍人的老者也在一審因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如果再無改判,這件事情將搭進兩條人命!

值得還是不值得?相信諸位旁觀者心中定然有數,但當事人在情緒被激起的那一刻,是斷然沒有如此理智的,那麼,促成這起事件惡劣後果的,是那口靜默無語的排水井?還是孩子父親砸向老人的那隻凳子?亦或者是老人暴怒後的情緒失控呢?

但無論是什麼,有一點必須承認,那就是:所有的惡都不是巧合,所有的惡都有跡可尋!

老人持刀砍向孩子

任何糾紛最終都不是用暴力解決的

這起事件中持刀砍人的老人叫鄧祖滔,據鄧祖滔的女兒介紹:

我家屋側有個排汙井,最初是村裡為我家排水挖的,後來它一直被公用,附近幾戶人家和公路上及對面山上的洪水衝下來都從那裡排出,村裡把它劃給鄧祖興家,我家不同意,只求公用。

就是因為這件事情,鄧祖滔與鄰居鄧祖興一家產生了矛盾,雖然在事發前一日下午,兩家人經村幹部現場調解已達成和解,但是鄧祖滔回家與妻子商量後又反悔了。

於是,在鄧祖興夫婦用切割機按劃定的分界線進行切割時,遭鄧祖滔在阻攔過程中與鄧祖興的妻子(被砍孩子奶奶)發生肢體衝突。

鄧祖興妻子也就是被砍孩子的奶奶,衝到鄧祖滔家將一扇玻璃門及兩條塑膠凳砸壞,然後坐在鄧祖滔家不走,鄧祖興於是給兒子鄧朝陽撥通電話,告知兒子妻子被打。

鄧朝陽用凳子砸向鄧祖滔

鄧朝陽接到家裡電話,隨即帶著家人兒子一起回了老家,結果在爭執的過程中,又掄起疊了三層的塑膠凳子砸向鄧祖滔,導致鄧祖滔惱羞成怒,持起砍刀追砍的過程中,鄧朝陽被勸阻跑開了,無辜的孩子卻倒在了刀下!

這就是這起事件的大概經過!僅僅因為一口排汙井的爭奪,兩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都將罩上悲傷濃重的陰雲!

可是他們卻背其道用了最不能解決問題的方式,那就是暴力紛爭,導致事件結果可謂慘不忍睹!

現在是法制社會,任何事情的解決最後拼的是理是法,而不是蠻橫的打鬥!兩家人都用錯了方法,所以他們最終只能收穫一個錯誤的結局!

被切割的分界線

古有六尺巷,今有爺孫亡

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家也出了類似的糾紛,當時張英在老家桐城的宅子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留有一條巷子,供兩家及村民出入使用。但是後來吳家要翻建新房,想佔用這條巷子,張英家人不同意,於是寫信給到朝廷,請張英出面。

結果,張英只回詩一首:

千里來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看到這封回信,頓時豁然開朗,當下就表示要主動讓出三尺空地給吳家翻建新房,而吳家人也深受感動,當即表示自家也將也讓出三尺房基地,不再佔用。

這就是“六尺巷”的由來,如今這條巷子還佇立在桐城街巷,成了警示後人的一道風景線!

安徽桐城禮讓巷

同樣是地界爭奪,‘六尺巷’成了一道風景,成了一段佳話,而我們現實人生裡湖南的這一對鄰居,卻給了這個糾紛不同的答案,為什麼呢?因為寬容禮讓的缺失!因為唯利是圖的蠱惑!

試想一下:

如果這口排汙井沒有被分配,而持續保持被公用的用途,矛盾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發生?

如果鄧祖滔在接受調解又反悔後,能理性地繼續溝通,表述自己訴求,那麼,與鄧祖興妻子的肢體衝突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鄧祖興的妻子遭遇肢體衝突後,也上鄧祖滔家裡打砸了門和凳子,氣出了,就不要讓老伴叫兒子回來的話,是不是會避免下一場衝突?

而鄧祖興作為檢察官的兒子不知法犯法,用凳子打砸他67歲的叔伯鄧祖滔的話,鄧祖滔絕然不會被激怒後持刀追砍!

如果鄧祖滔沒有被激怒,沒有持刀追砍,鄧朝陽六陽的孩子這一刻可能早已經回到了幼兒園的教室!

但是,寬容的缺失,理智的缺席,造成了這件事情再無改寫可能的結局!而這可悲可嘆的結局又敲響了多少警鐘?敲醒了多少迷路的人?

六尺巷

所有的惡都不是突發事件

每次,當我們聽聞一些惡劣事件時,總會下意識地扼腕長嘆,認為當事人太過沖動,缺乏理智,所以才成了一瞬間的大錯特錯!

但其實,所有的惡性事件從來都不是突發事件!不是當事人一時的情緒過激,而大多都存在著過激情緒被漸漸滋養成長最終爆發的過程!

作為砍人老者鄧祖滔來說,一位67歲的老人,如果諸事順意,他絕不會突然之間情緒爆發,揮著砍刀衝向無辜的孩子,在他這個動作產生之間,一系列主動被動的情緒醞釀,早已在悄無聲息地將他推上了犯罪現場!

當然,鄧祖滔有錯,這一點必須承認!但是如果在鄧祖滔和解後反悔的時候,鄧祖興夫妻沒有強行切割分界線的話,上一場的肢體衝突就可以被避免;如果鄧祖興在矛盾發生後找村幹部繼續調解,而不是把電話打給兒子,彙報妻子被打的事,那麼事情可能會是另一個局面!

對於鄧祖興來說,對方反悔了,自己強行切割是不對,妻子與人發生肢體衝突,但也上人家裡打砸了門和凳子,氣也算出了,鄧祖興如果能壓下這些是是非非,他的兒子也就不會情緒上頭,兒子不拿凳子砸鄧祖滔,鄧祖滔也不可能持刀追砍。

可事件真實的發展,卻如蝴蝶效應一般,該忍的人都沒有忍,該讓的人都沒有讓,於是原本一起小小的糾紛事件,升級到了兩條人命的慘案,尤其面對無辜死去的孩子,可以說鄧祖滔罪不可赦,但其間所有作俑者,也罪責難逃!因為是他們一路推著鄧祖滔,舉起的那把砍人刀!

結語:所有的惡都有跡可尋

所有的惡都不是突發事件,所有的惡都有跡可尋,現實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時候只會關注一個事件的結果,然後根據這個結果去做是非好壞的判斷,但這世界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一說,在我們看不到的那些個過程裡,多少紛爭恩怨其實都像是一株剛剛萌芽的植物,有人對它進行修剪,有人任其瘋長蔓延,最終不同的作法收穫不同的結果,所以總有一個人成了最後那個摘果子的人!類似文章中持刀揮砍的那雙手,僅僅只是鄧祖滔的手嗎?

13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天冷心暖 乘客包餃子帶車上送給公交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