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陰曆十一月屬於冬季第二個月,前有寒月十月,後有臘月十二月,從字面不難理解,冬月承上啟下,從此開始氣溫更加寒冷。

作為"大雪"之後,也是十一月的第一個節氣,冬至並非固定在某一天,而是位於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間,以太陽到達黃經 270°時為準。如2020年的冬至就是12月21日。

冬至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時期。過了這一天,黑夜的時間一天一天縮短、白晝則會一天一天延長。所以冬至也有"長日"的說法。

在古人看來,冬至這一天雖然黑夜最長,意味著寒冬降臨。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於是認為過了冬至,陽氣逐漸萌生。萬物開始萌動了。

在這樣的文化認知背景下,"冬至"不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且還是古代的一個大節,相當於如今的元旦,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既然如同過年,自然少不了各種慶祝活動。對於現在人來說,冬至吃餃子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很多人都誤以為吃餃子可以防凍耳朵,其實這種說法是以訛傳訛。

嚴格意義上,冬至吃餃子是一種現代錯誤的做法,在古代,冬至可不是吃餃子,而是吃餛飩。

有人可能奇怪了,冬至吃餛飩這是為什麼呢?說起來這事還和盤古有關係。

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早在宋代時期,人們就已經有了冬至吃餛飩的習俗。根據《歲時雜記》記載,當時京師人家,到了冬至這一天,都會吃餛飩,留下了"冬餛飩年飯飪"的說法。

最初,冬至吃餛飩的用意是祭祀先祖,這種習俗隨著時代變遷不斷髮生變化,到了清朝中期,文化中心遷移,吃餛飩逐漸變成吃餃子,俗語也變成了"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吃餛飩祭祀先祖不是別人,而是中華民族始祖盤古,因為根據三國時期徐整《三五曆紀》記載說: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一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

因為咱們的老祖宗盤古生於混沌,由他開天闢地,才有了人類的誕生。

冬至節祭祖食餛飩,取"渾沌"的諧音,就是為了不忘盤古。畢竟沒有混沌,也就沒有盤古。

冬至吃餛飩,紀念老祖宗盤古,讓後人永遠不忘創世之初,不忘記創世先祖。

當然了,除了吃餛飩外,有些地方還有吃湯圓、吃魚、吃赤小豆粥等習俗,這也是有說頭的,討彩頭取團圓吉利之意。

值得一說的,在古代,冬至曾作為一年的開頭,稱為"歲首",過"冬至節"如同今天過大年初一一樣。

根據《史記·曆書》的記載,夏朝以正月作為一年起始,而到了商朝則以臘月十二月作為起始,到了周朝則將以十一月作為一年起始。把冬至作為一年的第一個節氣,所以在商代,"冬至"相當於如今的正月初一。

雖然之後的朝代又將一年起始設定為陰曆正月,但計算二十四節氣,歷代都是從冬至開始的,這樣,這才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話說了這麼多,祝大家多吃餃子,熱氣騰騰,生意興隆,萬事如意。

18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男子出軌被女友發現,女友要求其結紮,第二天卻被裝進了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