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也是為了獲得一次警醒下班回家,騎車直接進到好鄰居地下菜場。今天是冬至節,按照傳統風俗,要去買點紙錢,老闆說馬上要下班,他們全家忙了一整天,很辛苦,賺錢也真不容易。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民間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也是公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其他節氣不同,民間,冬至被稱為“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說明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傳統地位要重要得多。同時,冬至還曾被人們當作小年來過,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與妻子燒完紙,在小區內散步。碰到對門兩口子,要大我們十來歲,見到他們一直都很尊重。嫂子個兒矮小,妻子與她在後面走得慢。男人長得魁梧,我陪他在前面走,看他一直捂著腰,說是剛才祭奠時,蹲下身子,腰就閃了。“唉,我們還沒享福,轉眼就老了,真是不中用了。”我們走得快,聊的話題也雜。突然,他說:“只求祖宗保佑我們能平平安安的就好,不要像有些人,升了官,發了財,就成了好色之徒,有的丟了官職,甚至進了牢房,多不值得。”聽他說得有眉有眼,而且說著說著就聊到具體的人身上。說那人本也很踏實,正要提拔時,在外面玩時被逮個正著,幸好保留工作。有的更苦,被單位開除,年老時沒了保障。突然,話題又轉到南方人冬至吃湯圓上來。中午,單位飯堂就有湯圓,我向來不喜歡吃糯米的東西,就沒要。他說:“吃湯圓代表團圓,人都不在了,還怎麼團圓?北方人吃水餃,水餃與元寶長得差不多,那還說得過去。”經這麼一說,還真有點意思。其實,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圓”意味著團圓和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古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每逢冬至,南方各家各戶都會開始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更豆、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亦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在北方,冬至則有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紀念張仲景冬至舍藥之事——東漢時,張仲景從長沙太守任上辭官回鄉,正是冬季,途中,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耳朵都凍爛了。便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向民眾施捨祛寒湯。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揉好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每人兩隻“嬌耳”和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諧音也叫餃子。因此,冬至吃餃子防凍耳朵的習俗就被沿襲下來……進入新時代,漸已消除貧窮,再無飢寒交迫的生活。人們生活普遍富裕,吃穿不愁,每天吃的,都是以前過年時的食品,湯圓與水餃再不是什麼稀罕物,真的要吃,還得有空準備才行。小區大多都是離開家鄉在外工作的人,為了寄託對先輩的思念之情,很多人晚上從單位回來,在路口祭奠,向已經隔了一個世界的親人致以冬至的問候,讓他們也有一個溫暖的冬夜。同時,也透過這一舉動警醒自己:保持家庭和睦,工作不斷努力,才能不愧對先輩的在天之靈!(2020年12月21日)

15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小區實行垃圾定時投放,人性化還有多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