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泮豔在其社交網路上公開指責張桂梅校長侵犯女高學生“人權”,而微博暱稱“七樓-sysu”的復旦女博士發文力挺張校長。
三年前,“巫山童養媳”被媒體曝光,許多網友自發為馬泮豔捐款,而這位復旦女博士正是其中之一
有人聽說過把捐款要回去的嗎?這位女博士就這樣做了!
不僅如此,她還要求受資助人按照螞蟻某唄的利率,連本帶利“吐”出來!
事件的起因還要從——麗江“傳奇女高”校長張桂梅說起。
01 麗江“傳奇女高”校長 張桂梅2002年,為了“讓山裡的女孩們讀書,讓她們走出大山”,一名普通的山區教師,孑然一身、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決定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她就是麗江華坪女子高階中學書記、校長,張桂梅。
她所建立的這全國第一所公辦的免費女子高中,12年間累計已經讓1804個可能輟學的大山女孩考入了大學。她的學校本科上線率、一本上線率都穩居雲南省麗江市前茅……
12月10日,中宣部授予了63歲的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
但這位“一手撐起一個學校”的張桂梅校長,在網路上卻有著對她截然不同的兩極評價。
有人說她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也有人指責她用“填鴨式教育”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是情感綁架、是專制和裹挾,最終會招來叛逆和控訴。
馬泮豔就是反對張桂梅校長的聲音之一。
02 重慶14歲“童養媳” 馬泮豔今年29歲的馬泮豔在她微博實名認證的身份一欄,將自己表述為“重慶巫山童養媳事件當事人”。
今年2月24日,巫山縣委宣傳部在釋出的情況說明中提到,不能認定馬泮豔被拐賣和被強姦。
儘管她已經解除了與陳某某的婚姻關係,但塵埃仍未落定,她開始要為自己討個說法,
“我會重新開始結婚生子,同時進行維權,抗爭到底。官司輸贏不在乎。我將追究到我老死的那一天。”
如今,馬泮豔與患有自閉症的女兒相依為命,在短影片平臺銷售農副產品維持生計。
03 “童養媳”與“女校長”的交集兩人的交集發生在今年的10月28日。
10月28日,馬泮豔在公共平臺指責張桂梅校長“偷看學生日記”、“侵犯了窮人的自由和隱私權”,一石激起千層浪。
很多網友十分不解,這樣一位同樣來自大山的女性受害者和單親母親,為什麼會把矛頭指向以“幫大山女孩走出去”為畢生事業的女校長呢?
張校長的支持者、復旦大學的在讀博士@七樓-sysu 就是聲援張校長的聲音之一。
“我和馬泮豔一樣,出生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中,她的經歷自然比我更艱難一些,但這種環境給我的感受也一樣刻骨銘心……張桂梅校長是了不起的人,她是集中全力實實在在做事的人。如果她(馬泮豔)當時能遇到張校長這樣的人,能夠接受教育,她肯定是個非常成功、令人敬仰的卓越女性。”
只不過她的聲援被馬泮豔看作是一種詆譭與誹謗。
於是馬泮豔開始在自己的主頁掛出與這位女博士的聊天截圖,作為擁有8萬粉絲的博主,一時間,大量粉絲開始了對她的網路攻擊和人肉……
在網暴壓力下,@七樓-sysu 為自己辯解,稱自己三年前也曾為馬泮豔捐款400元,如今並非刻意中傷汙衊。
並且表示,如果馬泮豔現在過得很好,不如將捐款還給她!
這才有了最初我們看到的聊天截圖,要求連本帶利返還善款。
事件發生後,許多博主紛紛發聲:
@弦子與她的朋友們 :因為某件事的觀點不合,馬上給馬姑娘扣上抹黑政府的帽子,這不是憤怒可以做藉口的。馬姑娘這幾年為了孩子有多努力我們都能看見,說她對孩子的處境有要求就是抹黑的邏輯太惡毒了。更何況馬姑娘自己“童養媳”的遭遇從未得到過法律的公平對待,最後居然是怪馬姑娘不感恩?
@三聲成令 : 我圍觀了下那個妹紙的微博,並沒有造謠馬抹黑政府一事,但確實存在以訛傳訛的現象。但整體來說,對方其實並沒有挾恩書報,她也不缺這點錢,提了馬可以把錢捐給張校長。她只是衝動了(衝動下跟其他人提未經證實的事確實不對),但本質上,還是希望善良的人能夠得到別人的體諒。
@Ashine黃 : 哎喲,把利息算好一共多少,要的話還給他唄。捐四百塊錢還要別人還,真是掉底子……
@啊森阿森 : 馬姑娘過去的遭遇讓人心痛,從幾年前最沸沸揚揚的時候至今我都常關注她的訊息,在微博鼓勵過她,雖因為不愛吃水果未買過她的產品但是會推薦給同學朋友。今天從弦子的轉發裡看她原微博,無意四百塊的糾紛,看到張校長的就發表觀點,覺得馬姑娘應該也尊重不同的聲音吧,然後被拉黑了有點無奈
@默默大夜貓 : 唉,每次看到巫山六月雪的故事,都無奈嘆息……明明是受害者,卻還時不時揹負罵名和道德制高點的指責
其實,不同的受教育程度、生長環境、工作環境…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人與人觀點不一致,這原本是極為正常的一件事。
網路環境下,因為觀點不同而給人貼標籤,繼而又發展成“網暴”,動不動以“人肉”相威脅,絕對不是上上策。
“人肉”這種手段出現之初,便被警方視作了違法的行為,可是在網路發展到巔峰時期的現在,這種行為卻並沒有被徹底禁止,反而是變得越來越頻繁。
不可否認,人肉搜尋確實能夠讓一些在現實生活中違反公序良知甚至違法亂紀的人浮出水面,但身為普通網民,我們的評判依據是什麼呢?
在一個又一個“反轉”的網路事件發生之後,之前參與人們一鬨而散,彷彿這件事與他們無關,對於受害者造成的損害,更沒有人主動道歉。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傳播一個“惡人”的資訊只是舉手之勞,而對於網暴的受害者而言,沒有一片“無辜的雪花”!
回到這次事件,有人質疑馬泮豔有“賣慘”博眼球的嫌疑,也有人指出女博士“捐款後要求全部退還且帶利息”的這種回擊過於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