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去年年底刷了好幾天的一條新聞,是關於高以翔在寧波錄製浙江衛視真人秀《追我吧》過程中暈倒送醫搶救,後因“心源性猝死”去世。當時小健對這樣的訊息並不太感冒,尤其是一開始看到發病人的角色的時候,就輕描淡寫地過去了。直到昨天小健又接連看到了兩條關於心源性猝死的的訊息報道,這才意識到對這個隨時可能剝奪生命的症狀必須要有一定的瞭解。
心源性猝死什麼是猝死,為什麼會心源性猝死?
猝死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之分。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者情況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公認發病1小時內死亡是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從發病至死亡的時間約6小時之內,有過度勞累、腦血管病、酗酒、服用藥物等原因。
所謂運動性猝死,一般指的是在運動時突然死亡或者在運動後24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的死亡。“(運動性猝死)在當下越來越高發,年輕病例越來越多見,值得引起重視。”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急診科主任費愛華說。
對於心源性猝死的發病原因,除了臨床上記錄的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等病症之外,這裡著重要介紹的是外界因素。
當精神受到外界刺激,過度勞累,做了劇烈運動,過度用力排便,吃得過飽或者大量喝酒以及持續性發熱,電解質發生紊亂,受到輕度損傷以及輸液速度過快時可加快心跳速度,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心肌缺血,從而誘發心絞痛。
當出現明顯心肌缺血時會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發生猝死。因此,身體健康、體檢沒問題的人,處於高度疲勞、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會有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
冬夏兩季常發生夏季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季節,到了夏季,因為在高溫環境下很多人會出現負面情緒,很容易情緒亢奮造成心跳加速,胃口也會下降,身體重要器官功能容易受到影響,會增高某些嚴重疾病的發病率,特別是心源性猝死,而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跟心臟病有關。
冬季上午,是急性心肌梗死簡稱急性心梗發病的“魔鬼時段”。小健看到的資訊也是主要發生在冬季,天氣寒冷,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小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並使血液纖維蛋白原增加、纖溶活性下降而處於高凝低溶狀態,同時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於形成動脈血栓。寒冷時人體基礎狀況較低,加上室內外溫差過大,都極易引發心源性猝死。
身體訊號需警覺心源性猝死雖然往往發生突然,悄無聲息,但並不等於來臨時沒有任何徵兆。胸悶、胸痛是猝死的一大預警訊號氣促、乏力、軟弱、持續性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狀也是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前驅期表現。
如果最近活動後突然出現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造成胸痛的原因複雜多樣,包括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能誘發心跳驟停的一些心血管疾病;
心慌通常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結果;
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且持續時間長,伴有胸悶、水腫等,要警惕!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輕人中較多見;
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要警惕,儘快查明原因。
掌握心肺復甦急救和做好心臟預防的必要性
一旦診斷心臟驟停,即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如何做好基本生命支援的心肺復甦呢?
1.確保救援人員安全
2.檢查患者是否心臟驟停
3.如果是心臟驟停,馬上呼救
4.把患者擺放為仰臥位
5.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6.開放氣道
7.口對口吹氣
當然,除心肺復甦外,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才能夠真正跑贏死神!
遠離猝死,心臟預防管理很有必要。
1.定期體檢。
2.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
3.戒菸、限酒、平衡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會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4.注意過度疲勞的危險訊號及重視發病的前兆症狀。
5.對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藥治療。
6.注意對室性心律失常進行危險評估,明確心律失常型別,評估心臟性猝死風險,做出治療決策。
7.注意加強心梗後心髒性猝死的預防。
雖然只是這麼簡單的幾條,但是能做好的年輕人卻是少之又少,就像心肺復甦,平時哪有機會接受系統的教育和培訓,更別談後面的預防事項了。反正不管天氣冷還是熱,小健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並積極調理了,你呢?還不行動起來,跟著小健一起學習健康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