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最近,一則監控在網上點選率很高,佛山某派出所監控顯示,一男子怒氣衝衝的提著一個孩子,連拖帶拽的往派出所拖,咋眼一看還覺得這個男子對待一個孩子這麼暴力令人咋舌,後來經派出所民警詢問才知道是孩子“偷拿”了家裡的錢想買玩具和零食,父親得知後就帶孩子直接到派出所讓孩子接受懲罰,俗話說小時候偷針,長大偷牛。

因此出現這個問題時候父母難免出現焦急情緒,有些甚至大打出手。

有份關於兒童行為調查的資料顯示:10歲以前幾乎60%的孩子都有過偷錢的行為,剩餘的40%不是沒有偷過,而是父母並沒有發現。

可以這麼理解,幾乎所有的孩子童年時候都有過偷拿父母的錢的經歷,但是現實中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成為壞人,父母正確的引導在這其中起到關鍵作用。

由此可見:正確的育兒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孩子犯錯知錯能改,錯誤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一生受影響。

1

“偷錢的小孩,被媽媽打死了”

2020年2月新聞網上公佈的一則新聞讓所有人感到痛心,原由是一位母親因懷疑女兒偷了自己28元錢,用塑膠板將孩子一頓暴打,最終孩子失血性休克死亡。

這位母親僅僅是懷疑,沒有一點證據的就把孩子給打死了,可見很多父母針對孩子偷錢的行為是深惡痛絕,幾乎都是採用嚴厲教育的方式,就是通常大家說的棍棒教育,甚至還有一些比較偏激的把孩子手指打斷、丟在外面挨凍等。

但是其實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出現這種行為後之所以認錯,並不是真的意識到自己偷錢行為是錯誤的,而是不想被父母責罵,而父母的打罵會導致後果就是孩子學會撒謊,或者更加叛逆,增加孩子內心對父母的怨恨。

所以,教育不僅僅是需要孩子認錯,更應該看到背後,揭開面紗,明白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2

“孩子為什麼會偷錢”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不滿十四歲)的“偷竊”行為總結起來有四個原因:

滿足生理需要;虛榮心驅使;引起成人關注;行為慣性。

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孩子偷拿錢,家長都要進行正確的方式,因為剛開始時候孩子做了一件事情時候都會擔心被父母發現或責怪,這個時候萌芽狀態是最容易糾正和教育的。

斯波克說:如果孩子偷竊,你就送給他一件與他所偷物品類似的禮物,讓孩子知道你關心他。

一份健康的愛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明白尊重,愛與約束並不排斥。

3

如何避免孩子養成偷錢的習慣?

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只有讓孩子知道錢來之不易,孩子才會懂得取之有道,現如今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教會孩子體驗金錢來之不易,只有孩子知道金錢是用汗水換來的,他們才會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用零花錢會讓孩子學壞,其實相反,很多孩子偷錢,也是因為他們“沒錢”。

孩子慢慢長大會有自己的佔有慾,會與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沒有父母給錢,那麼可能就會採用其他途徑獲得,所以當孩子獨立上學時候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可以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再者可以讓孩子擁有自主支配權,也不容易滋生一些不好的虛榮心理。

發現孩子偷錢,要用正確的教育方法

在《兒童行為心理學:把別人的東西拿回家,只是喜歡不是偷》的書籍中,介紹的方式可以提供給父母借鑑:

1.避免“審問”,父母應當首先保持自己心態平靜,聽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和事情經過。

2.告訴孩子如果是別人的東西,別人不同意就是偷,是錯誤的。

3.激發孩子同理心,誘發孩子的內疚感,讓其明白“偷竊”行為是傷害人情感的。

4.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讓孩子知道父母重視自己。

孩子出現偷拿錢的行為表面上看是一件壞事,但是也是一種成長,父母如果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就能成為金錢的主人。

12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老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別總是道德綁架!醫生:這種情況不能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