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在我們的印象中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每天吃不飽穿不暖,只能靠翻垃圾桶、撿拾別人丟棄的廢物等維持自己的生活。在很多人看來,他們是需要他人幫助的人,可卻有這樣一位拾荒者,明明是弱勢身份,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撐起了30多個棄嬰的一片天。
這名"拾荒母親"叫做張菲,她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幸的棄嬰,剛出生就被父母丟棄在荒野。好在她遇到了好心的養母,養母用盡力氣給了她所有的母愛,可是卻因為疾病,在張菲8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
於是張菲從此過上了拾荒的生活。我們很難想象年僅8歲的女孩到底經歷了多少苦難才能一天天長大,只知道憑藉著自己的堅強和毅力,張菲牢牢把握了自己的命運,沒有被現實擊倒。
在她26歲那年,機緣巧合之下收養了人生中的第1個棄嬰,接著便一發不可收拾,如今的她已經60多歲,在這30多年的時間裡,她足足收養了30多個棄嬰。為了照顧這些棄嬰,張菲放棄了自己的愛情,終身未嫁。
雖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好在有眾多的好心人和慈善機構幫助張菲,使得這些孩子們能夠健康長大。這些孩子中很多都患有先天性疾病,但是在張菲細心的呵護下,如今很多都已人到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人生。
因為張菲的這份善舉,她被評為"感動人物",然而她的行為也感動了所有人,卻唯獨沒有感動那些被她收養的棄嬰。這些棄嬰在長大成人離開張菲之後,多半都沒有和她再聯絡,即便偶爾有聯絡的孩子,也是為了想要從她那裡要點錢。
這些孩子的舉動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憤慨,紛紛稱他們為白眼狼,雖然張菲對此看得很淡,說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就好。但是我們依然能夠想象,在這位60多歲的老人心裡,多少都會有失落感,哪怕只是孩子一句關心的問候,都能讓她感到欣慰,不枉付出。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出現白眼狼?1、學會適當的拒絕孩子
父母不能對孩子過於溺愛,更不能只要孩子提出要求,自己就無條件的滿足。這樣只會導致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個性,他們目中無人,霸道蠻橫,只知道使用各種方法滿足自己的慾望,卻從來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自然難有出息和成就。
只有適當的拒絕孩子,才能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夠被滿足,從而讓孩子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避免孩子成為自私的人。
2、讓孩子學會獨立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孩子才不會過於依賴父母,同時也能夠理解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艱辛。
這樣的孩子日後才能夠更好的獨立面對生活,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會盡量自己去解決,他們會努力做到最好,不辜負父母對他們的期待,當然也會盡量不讓父母操心。
3、讓孩子懂得感恩
雖然父母都很愛孩子,但是要讓孩子明白,他們所得到的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沒有人有義務無條件的永遠對他們好,哪怕是父母在孩子18歲之後都沒有再撫養的義務。
所以孩子要學會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恩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感恩父母讓自己接受好的教育,感恩父母在年老時能夠幫自己帶孩子。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配稱得上為人子為人女,才是真正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