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有什麼照片能感動中國幾代人,《大眼睛》一定是其中之一。 30年前,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瞭解和關心貧困地區的孩子,為了能讓更多的獻出一份愛心,救助失學兒童,不少公益事業工程就此建立起來。
從1989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希望工程”一直是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的溫暖大家庭,從最開始的普及教育,救助失學兒童,再到現在的聚焦人才培養,這項工程一直在重新整理著公益史上的奇蹟。不過人們印象最深的還是最初那個觸動了人們心靈、渴求知識的眼睛。
1991年,為了拍攝一張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攝影師解海龍跑進了大別山。他的足跡踏遍了十幾個村子,也跟著孩子們上了無數次課,抓拍下了他們在上課時最真實的場景。其實《大眼睛》只是《我要上學》這一系列照片中的其中一張,但眼睛就像心靈的窗戶,這張照片最終被挑選了出來。
果然,當看到這個手握著鉛筆,眼睛直視前方的大眼睛小女孩時,不少人都熱淚盈眶。她是誰?她的身後還有多少雙這樣渴求知識的眼睛?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人們在感動的同時,心中也產生了不少疑問。
不僅僅是中國,照片中的主角蘇明娟還火到了國外,她也成為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那時候的蘇明娟才8歲,卻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名人,但是她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需要頻繁參加各種活動了。
所幸的是,蘇明娟一直被樸實的父母和善良的人們悉心呵護著,蘇明娟也一直都在向陽生長。2002年,蘇明娟靠自己真正走出了大山,她考入了安徽大學金融管理系,實現了“大學夢”。
儘管蘇明娟的大學學費都是由國家來負責,但蘇明娟卻在大學內依然勤工儉學,積極參加學校裡的各種活動。那些兼職得來的錢,蘇明娟留了一部分給自己當生活費,剩下的就都捐給了貧困地區。暑假期間,蘇明娟還帶著幾個同學去其他的貧困村做支教。
已經長大的蘇明娟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小時候完全不一樣,她走出大山,又回過頭來回饋大山,反而被還留守在大山中的孩子們感動了。“他們和我小時候差不多,家庭條件都非常苦,上課的教室四面透風,屋頂也是破的。”
蘇明娟在支教的時候,認識了一名尤其困苦的小女孩,她和母親倆個人靠著在人家的屋簷下搭草棚過日。蘇明娟和同學一起,將自己勤工儉學賺的錢湊了湊,給了1000元給這對母女,還給她們買鍋做菜。
蘇明娟覺得自己是無比幸運的,她在為生存而掙扎的時候,有人給了她幫助。因為一張照片,她才可以談自己的夢想,最後得以完成學業,而這一切對於當時年幼的她來說都是奢侈的。
而當她回過身來,接過接力棒時,才感受到,原來幫助有困難的人,需要的不僅僅是善良,還要莫大的勇氣和鬥志。蘇明娟希望自己也能像當時無私幫助自己的人一樣,也能幫助更多的人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完成愛心接力棒的一代代傳承。
2006年,蘇明娟大學畢業,很快便進入了銀行工作。她將自己的第一筆工資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之後也每年也從未間斷過向希望工程捐款。蘇明娟這樣無私的品格不僅受到了高度的讚賞,同時中國也像蘇明娟所期盼的那樣,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