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為哨兵送愛心棒棒糖,背後體現的是:暖心的感恩教育。
12月10日,在火箭軍某部隊門口,一個小女孩在媽媽的陪同下,走向崗哨,先是給執勤哨兵敬了個超級認真的“軍禮”,然後從胖嘟嘟的羽絨服裡掏出了兩串“愛心棒棒糖”,因為哨兵不方便接手,女孩就把棒棒糖掛在防衝撞欄上。
懂得給予的情感,最珍貴。
1、哨兵保家衛國,我們應該感恩。不管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疫情災難中,我們的戰士,都是我們最可信賴和自豪的後盾。在寒風凜冽的冬日,母親能引導孩子,對於執勤哨兵獻上一顆溫暖關懷的童心,既是感恩教育和實際生活結合的典型情境,也是愛國教育和現實生活融合的貼切示範。
或許,有些大人會覺得這樣的“感恩”有些孩子氣和幼稚。
但實際上,孩子有自己的思想範疇,也有他們的精神世界。在孩子的眼裡,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靦腆、羞愧和不好意思,對於可敬可愛的戰士,自然應該給予自己最喜愛的美味糖果,這樣才能表現出自己的尊重和敬意。
喜歡訓斥責罵孩子的父母很多,能夠理解和尊重孩子,從孩子的想法出發並支援孩子的行動,讓孩子的意願和需求轉變為現實的父母,卻很少。
女孩的媽媽,能夠陪孩子一起去實現“獻禮哨兵”的舉動,是一種溫暖的陪伴。
2、日常小事,父母也應以身作則。小女孩把“愛心棒棒糖”獻給哨兵,固然是一件暖心的小事。
但我們也要看到,再小的事情,如果沒有媽媽提前規劃、抽出時間,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務活,專程陪孩子走一遭,那麼小女孩的美好心願,讓網友真心感動的溫暖情境也就不會出現。
因此,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不是在家裡給孩子口若懸河地講大道理,或是整天不厭其煩地數落和揪著孩子的錯誤瑣事喋喋不休,甚至是打罵責罰,孩子就能教育好的。
教育,應該是父母和老師的真心,和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之間的碰撞和昇華。
想要教育好孩子,不是看兩本家庭教育理論,每天陪伴孩子寫完作業就可以,教育孩子的關鍵是日常小事。作為父母只有抓住孩子身邊發生的小事和瑣事,理解孩子的需求,滿足孩子的心願,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並解決問題,才能成為孩子生命中那個最重要和值得信賴的,能夠以身作則的“引導者”。
3、父母要適當放手和信任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生命中的“天使”。
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怕這怕那,操心這個、擔心那個,不敢讓孩子過馬路、走夜路,甚至捨不得讓孩子背書包。可是,太過寵溺嬌慣和事事代勞的教育,或許能讓我們的孩子無病無恙地健康成長,卻並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挫折時,變得堅強和勇敢。
教育孩子,就像是農民伯伯在春天裡撒下種子。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管教、引導和關愛孩子有多少,孩子長大以後,心中的愛意和善良就有多少。
就像這個在寒冷12月裡給哨兵敬軍禮、獻糖果的小女孩,她的媽媽能夠陪孩子出門,一路走來,然後帶孩子實現她的小小心願,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父母和家庭教育中的適當放手和絕對信任。
對孩子捨不得放手的父母,會擔心孩子受到拒絕、呵斥甚至是冷漠;對孩子不夠信任的父母,不管孩子想要做什麼,都會寸步不離地在身邊,手把手地示範、講解和限制。你以為這是愛,實際上卻讓孩子很不舒服。
而小女孩,只是簡簡單單地,掏出兩支“愛心棒棒糖”留給了愛崗敬業的哨兵。
她背後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理解、陪伴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