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金溪鎮山坳村,一對90高齡的老夫妻,住在一個山埡口的單家獨院,耕田種地,餵豬養雞,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老人的家在山坳村與平溪村交界處的山頂上,除了他家,四周1公里範圍內均無村民居住,屬於單家獨戶。
老兩口在這裡生活了大半個世紀,生育了8女2男共計10個孩子,除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早逝外,剩餘8個孩子均健康成長,並已成家立業,如今共有15個外孫和3個孫子,所有的子女都住在山外。
老爺爺名叫康天福,今年89歲,雖然從未讀過書,但卻擔任過50年的農村最基層幹部。十幾歲起就開始當生產隊小組長,小隊長、大隊長、村長,做了農業生產的帶頭人數十年。
老奶奶名叫王孝芝,今年90歲,1948年嫁到山坳村,曾在生產大隊擔任過團支部書記、婦女主任。從清匪反霸、減租退押開始,先後參加過所有的農村工作和運動,多次獲得上級表彰。
夫妻倆結婚後,一邊參加生產勞動,爭當先進,一邊勤儉持家、生兒育女,先後生育了10個孩子。最後一個孩子出生時,王孝芝老人已滿42歲。當年的生活條件極差,把10個孩子養大極為不易。特別是在災荒年間,缺吃少穿,生活極為貧困。夫妻倆忍飢挨餓,留下口糧撫養孩子。常常因為餓著肚子參加生產勞動,飢累交加,差點餓死。令他們心痛的是: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因病夭折,沒有長大成人。
隨著8個孩子一個一個的陸續長大,老人幫他們一個一個成了家,孩子們另立家門後,陸續離開老家,搬到山外或城內居住,最後,留在家裡的只剩兩個年邁的老人。
幾年前,隨著國家扶貧攻堅的戰役打響,作為市級深度貧困村的金溪鎮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得到快速的發展,對居住在大山裡的村民實行了移民搬遷,在山下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修建了安置房。
康天福和王孝芝老人搬到了山下居住,在山裡待慣的老人不習慣山下的生活,在安置房裡只住了幾天,他們又回到山上。
雖然年事已高,但從未放下過鋤頭。老人認為,耕田種地才是他們最願意過的生活。他們種植了水稻、玉米、紅苕、洋芋以及各種蔬菜,還餵了豬養了雞。每年收穫的糧食和禽畜肉類,除自己食用外,其餘全都分發給兒女們。
住在城裡的兒子隔三差五地回來看望老人,給他們買來食品和生活用品,還給他們一些錢由老人自主消費。
每到春節,就是他們家最熱鬧的日子,兒孫們幾十人個回到家裡,全家團圓。老人兒孫繞膝,感到特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