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報報道:近日,家住江蘇省揚州市的曹老先生很委屈,原來照顧他生活的保姆突然被子女辭退,源自於“鄰居的風言風語……”老人忍不住哭訴:從沒這麼孤單過。看著風燭殘年的老人,面對自費請來的保姆卻自己做不了四兒兩女的主,涕淚橫流地訴說著自己的不幸:老伴剛剛去世不久,自己好不容易才從悲傷中走出來,熟悉的保姆又被兒女不由分的辭退掉,一個人面對著青燈孤影,過著從來沒過過的日子,兒女再孝順也不能二十四小時陪伴,老人的寂寞孤單從其絕望的眼神裡就可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之所以這個新聞一經爆出就引起眾說紛紜,軒然大波,是有其深層的社會原因的。
它暴露的是高齡老人的養老問題,這一直是一個令全社會都頭疼的問題,不論兒女有多少,現實告訴我們,這都不是個輕鬆的話題。身邊的諸如此類的例子可以說俯首可拾。
我近門的二大爺,生前與我爹地交好,只不過他命更好,吃工資,身體也棒。我爹七十而亡,他卻似年輕十歲,工資近萬,怎奈我二大娘福薄,一場血栓兩犯小命不保,我二大爺坑得一夜之間白了頭,老態畢現。二大娘走後,二大爺不會洗衣、不會做飯,格外頹廢,兒女們輪流相伴,但一年不到就人困車乏,疲憊不堪,只得另想他法。兒女一合計:反正老爺子的工資高,乾脆拿出一半兒來送養老院,那裡有吃有喝有人嘮嗑還有醫護照顧,豈不兩全其美?遂苦口婆心勸解,軟施硬磨送走。兒女們大大舒了一口氣,總算各就各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各幹各事,只是偶爾去探視一下即可。
沒想到二大爺去了那裡極度不能適應,環境陌生,一群老弱病殘在那裡毫無生氣地過活,二大爺是在機關裡混過的體面人,目力所及,啥人都有,有纏綿病榻一天到晚哼哼唧唧的,有腦子不聽使喚,一天到晚絮絮叨叨不停聲的,有哭著喊著回家不停鬧騰的……用二大爺的話說,去了那裡感覺自己就成了社會的廢人,只剩混吃等死了。話雖糙了點,卻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沒出三月,自己逃回家了。
兒女們只得從長計議,大閨女孝順,給找了保姆,保姆比二大爺年輕十幾歲,勤快又能幹,做的飯菜也可口,二大爺開始紅光滿面,後來,就跟保姆好上了,一年之內,保姆買了很多新衣裳,把他家的電動三輪車也騎回家了,兒女們一算,損失五六萬,出去一打聽,原來保姆孀居多年,有兩個兒子均未成婚,渴得很,遂齊心合力把保姆趕走了,任憑二大爺在家狼嚎、蹦高。
失了愛的二大爺又變成了蔫雞,走路、吃飯、睡覺都賊沒精神。雖然兒媳殷勤伺候,時不時地送菜送飯,但二大爺就是提不起精神來,每天吃完飯就去一個小商品店門口看人打牌,商店靠近一條小河,不知怎麼的,某天有人發現河裡飄著一個屍首,撈起來一看居然是二大爺,具體怎麼落水的不知道,全村人都唏噓不已,說什麼的都有。
說的最多的就是兒女為了倆錢趕走保姆的不是,要是有保姆在,就二大爺的那小身板活個百兒八十歲根本不成問題,一年工資按1萬計,給保姆五千,兒女還能撇下五千,十年60萬,二十年就是120萬,百萬財產就被自己的私心給整沒了。
還有個更慘的,一個退休的縣級幹部,老伴去世了,請了個保姆照顧,老頭也跟保姆好上了,兒女不同意,拆不開,就暴打了保姆一頓,保姆一生氣就跟老頭斷了,痴情的老頭不明就裡眼巴巴地站在小區門口張望了一個月,期盼奇蹟再次發生:保姆似仙女下凡。終究沒能等到,一個人站成了一座雕像,熬成了一張相框裡的底片。
單獨伺候老頭的女保姆在中國大多地位尷尬,要麼就得練就金剛心經得起別人的風言風語、主觀臆想;要麼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跟家主情愫暗生,期盼個不勞而獲,改善自身經濟。要知道能請得起保姆的,經濟情況自然錯不了。完全沒有目的只為賺錢的專業保姆不是沒有,而是人們因為熟知孤寡男人的秉性而總是難以放棄主觀的臆測和遐想,空穴來風的冤假錯案總是在所難免,加之部分女性骨頭不夠硬、經常以出賣肉體賺錢為榮,不以攀龍附鳳捐精神為恥,在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指引下,總會有奶便是娘、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主動投懷送抱,使得不相信保姆成為一種主流價值觀,所以,一旦女保姆與男家主走得稍微近些,就會遭人非議,被兒女視為洪水猛獸。但做兒女的也不能兩眼光盯著老頭的錢袋子,還要為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做個長遠打算。
中國的晚年落單的老頭過的日子相對來說跟曹老先生的際遇差不多,跟保姆有瓜葛,兒女怕錢跑路,不許;自己照顧,兒女們又都忙事業的忙事業,忙家務的忙家務,朝夕問候、日日相伴,幾乎是不可能。而矛盾所在就是:年老的老人就像個孩子一樣需要人時時看顧,而兒女們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孩子、事業、面對自己身體的衰老、生病,根本就是自顧不暇。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兒女都會選擇委屈老人,成全自己。
其實,這樣做還是不太妥當的。當老人有找老伴的要求,有找保姆的需求的時候,其實可以用約法三章或者公證處理來明確老爺子的財產分配的方式跟保姆或者找的老伴談的,設若是真愛,自然不會在乎財產這類的東西,設若是為了圖財產,也能看到她的真心在哪裡,而且為比老爺子年輕的女性適當出點照顧費也在情理之中,只要老爺子開心,多活幾年,那錢一分不少拿,還可能多得。但就是有人算不透這賬,非要弄得雞飛狗跳,讓老爺子孤獨終老不行。財產是沒跑路,老爺子的晚年生活質量也沒達到他心裡的標準,有的人甚至活得比較悽慘,都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前不久晚年必須分開的二婚老人,哭的那叫一個傷心,都知道:此生一別,可能再無相見之期,讓人覺得再好的老年二婚愛情最後都得敗給現實。因為養老是個社會性難題:一個孩子的,養老忙不過來。多個孩子的,養老責任又多互相推諉或者均分,均分的結果就是老人過得顛沛流離,過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不了主。不均分,獨居又缺少陪伴,過得孤寂又冷清,還有兒女都不管的,還有兒子只要財產女兒只管盡孝的……不一而足,形形色色的問題,人們總是能從影片里老人的際遇聯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老了以後兒女是不是也會這樣對待自己?想到自己是不是有一天會得了老年痴呆沒人看顧……
好在國家在這方面做出了實驗性的探索嘗試。江蘇的上海、無錫等地正在組建一支支專業保姆隊伍,一個人一天承包十幾二十幾戶的社群老人,每天深入社群探視、談話1小時,可以附帶幫助老人打掃、整理內務,也對老人的健康狀況有個隨時的瞭解。這樣老人尤其是空巢的獨居老人、年長的老人,每天都有人關心、關注、陪聊,而保姆的工資收入很高,也就免去了長期朝夕相伴的接觸產生情愫和依賴等等的節外生枝。不客氣地的說,抱團養老、社群探視養老、度假村養老等等都是老年人養老的福音。但這也僅僅是自己有錢或者兒女有錢又很孝順的老人的福音,而對於那些無錢,兒女又不孝順的老人來說,養老依然是個不敢想、不願想的大問題。期望未來再也看不到白髮蒼蒼的老人痛哭流涕地說自己很寂寞很孤單,過得不像是人過的日子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