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月初,在某個群裡看到一個短影片。

是處置突發性女子投河自盡的影片。

畫面晃動的很厲害,白衣女子投河後的場面,以及岸邊人的喊叫聲,看著著實的讓人揪心。

起初兩名輔警在岸邊對女孩兒進行勸慰,忽然女孩兒撲入了深水區,影片顯示,30秒後,這兩位才相互攙扶著下水試圖營救,但是走了幾步發現做不到,又折返了回來。

這期間岸邊人一直在呼喊趕緊救人,又過了約40秒,看到又有警察跳入水中尋找,但是也沒有找到。

待第二批救援人員趕到,女孩兒被救出,送往醫院,但已經不幸身亡。

我看到警情通報裡說,輔警在施救過程中存在問題,調查組已對涉事民警、輔警作出停職接受調查的決定,並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嚴肅處理。

整個救援過程被拍了下來,全國網友都看在了眼裡,大家議論紛紛。

網上分為兩派,爭吵的不可開交的點就集中在那兩位輔警上。

一方認為:錯就錯在那兩個輔警,女孩兒撲入水中的第一時間,他們就應該衝下去跟著跳,這樣還能有機會把那女孩兒救出來。

說不好聽點,意思就是說這倆怕死,怕死還當什麼警察。

另一方認為:都是人,警察也是人,人家也有一家老小,如果你要求人家明知道這樣是危及自己生命的情況下還依然讓他們去送死,這個就有些道德綁架了。

這種事看著的確讓人揪心,大家這種議論也各有道理,但是,我就覺得大家爭吵的實質方向有偏差。

講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也是關於下水的。

從郟縣退伍回來最初的那幾年,有年秋天,閒來無事,濤提議不如去水庫釣魚去,我記得當時我還找戰友輝借了根兒魚竿兒,水庫風平浪靜,我和濤就把釣竿架在了大壩下的水邊。

我是新手,比不過濤,待了大半天,濤也就釣到了一條小魚,倒是旁邊一老大爺收穫不少,我們去看時,魚兜裡已經好幾條了。

那時,水庫有水上運動俱樂部,有兩條四人單槳皮划艇來回穿梭的在訓練,老大爺看著不舒服,就讓那些運動員能不能遠一點。

他覺得這些皮划艇影響了他釣魚。

你猜怎麼著,那七八個小夥划過來要揍這老頭,那些運動員站起來的身高,各個都超過一米八,老頭也不敢跟這些四肢發達沒文化的人一般見識,收拾東西說另找別的地方繼續釣魚。

我和濤也覺得沒意思,靈機一動,既然釣不到不如去撒網來幾把,興許能網到大魚呢。

於是借了那老大爺腳踏車上的漁網,去提灌站那兒撒網,盼著能一網撈個幾十斤魚。

結果出師不利,第一網下去,網就拉不上來了,怎麼弄都沒辦法把網順利拉出來。

我們推測是漁網被下面的樹根什麼的給勾住了。

那怎麼辦呢?

濤不會游泳,我呢,會點兒,可是我只會在游泳池裡,而且還要有泳鏡,為什麼要用泳鏡?

你去泳池裡嘗試一下睜眼你就知道這東西的重要性了。

沒有經過訓練的情況下,人的眼睛在水裡是睜不開的,何況泳池裡的水也並不是那麼的清澈,如果不習慣,最初的感覺就是刺痛。

水庫那時的水也並不清澈,就跟開頭影片裡救人那水質一樣,你也看不清水裡啥樣。

我和濤倆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猛然的想起戰友軍就在水庫管理局上班,於是慌忙跑去問他,看他有什麼辦法能把漁網給弄出來。

說來也巧,軍他單位同事有個會游泳的,據說能從提灌站到對面療養院遊個來回,也不帶氣喘的。

秋天水下溫度已經漸涼,礙於戰友軍的請求,人家答應下水幫著把網給撈上來。

我和濤連聲道謝。

軍他同事脫了衣服還圍著提灌站跑了一圈熱了一下身,以防水裡再冷的抽筋了。

事情就在軍他同事扎入水中那一刻發生了。

我們看到那小夥子一個猛子紮下去……

居然沒有潛入水中,有那麼兩三秒中,他捂著頭從水裡站了起來,頭上紅彤彤腫了個大包。

發生了什麼情況?

原來他一猛子紮下去的那地方有一條直直通往水裡的石頭臺階,水庫漲水後恰好把那臺階給掩蓋住了,他沒注意到。

幾個人慌手慌腳的把他給攙了出來,到辦公室臨時包紮了一下,額頭頂一白色棉口罩出來了。

那畫面,讓我們幾個又心疼又好笑,可是想笑又不忍笑。

畢竟人家好心幫咱撈漁網,漁網沒撈上來,還讓人家頭撞了一大包……

你看到了,這也是一個“失敗”的救援,水溫低,對水下環境沒有認真觀察,故事變成了事故。

當然,所有發生的這種水下救撈的事也並不是無解的。

如果你想在那種情況下解決這一難題,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讓這一問題發生。

回到開頭我們說的那件事,換句話說,那倆輔警要搶時間,你得第一時間衝過去,這樣也許有用,用手摸,興許可以。

如果那女孩兒跳入深水區的第一時間,讓咱頭上戴口罩那大哥衝過去摸到她,能救出來的前提是什麼?

就是水性要好。

你覺得像他那樣從東到西能遊個來回的,有沒有那個能力把人給救出來呢?

他能確保自己浮在水面上,和他能確保別人浮在水面上的同時自己也浮在水面上,是兩碼事。

假如一個會水的,和一個不會水的,且沒有慾望生存的,那他施救的難度會陡然上升。

因為不會游泳的那個人,他並不會很順從的配合你的救援,他會亂撲騰,會下意識的把施救方也拖入水中,從而釀成更大的悲劇。

很早我看過一部電影,好像是劉曉慶演的,片名我記不得了,但是裡面有句下水救人的話我記住了,就是把對方打懵,然後拖著對方的腦袋,一隻手划水給救上來。

像開頭投水那女孩子,輔警怎麼勸說都不回頭的?

那這個難度就更大了。

有可能你還沒打懵對方,反倒是被對方撲騰著糾纏到一起了……

現在的問題就是,那倆輔警,他們到底會不會游泳呢?

我看完影片的感覺,就是這倆並不會游泳,甚至是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一看那女孩子撲到深水區,完全懵了,緊張了30秒,倆人手拉著手拼了,走到深水區,一看不行,發現自己根本救不了,又慌了。

這就跟我戰友,軍他同事撈漁網一樣,也是一個失敗的救援過程。

所以,這個通報裡說的救援不力,也並不準確。

但是有人說這個不力是因為怕死,我並不這樣認為。

我不認為不怕死就能解決問題,如果你看了我前面對於下水救人過程的描述。

影片中那倆輔警救人的能力,並不足以在第一時間跳到水裡,把對方打懵,再拖上來,而具備救人能力的人又沒有,而且又沒有第一時間到達。

那還有什麼辦法呢?

這個辦法就是戴著救生圈和救生繩,現場若有這兩樣東西,那倆輔警把這兩樣東西用上,即便不會游泳,也能大機率的救出那女孩兒。

可惜的是,這兩人倆手空空。

我覺得重點應該在救援物品有沒有常備在車裡,還有就是對於這樣的營救落水人員,有沒有進行過經常性培訓。

這才是調查的重點,而不是考察這倆人有沒有捨命的勇氣。

其實,勇氣這東西在這件事裡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就算他們因公犧牲了,無非是安撫了網上某些人的情緒。

那我們究竟要的是什麼呢?

事實上,這倆人真的不會游泳還那樣的跳下去,最後三人一起那啥……

那也不叫解決問題,而是擴大了災難的嚴重性。

可是真要是出現了這種災難,網上又會感動的一塌糊塗,但是,大家卻再也不會去考慮如何從救援技術,以及救援裝備還有常規的救援培訓上去改進了。

那下一次再遇到這樣的故事,依然還會發生同樣的事故。

所以說,我們要的是解決問題,要的是如何提高解救成功率,而不是為了某一件事演變成災難後而感動的痛哭。

同樣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思考和處理方法,就像同樣是半杯水,有人看到的是空了半杯水,有人看到的是還有半杯水。

所以說,尋找方法,改進裝備,提升工作能力,保證成功率。

這才是正道。

(完)

……………………

特別說明:

文章非紀實文學,誰也不一定是誰,請勿對號入座。

……………………

閱讀往期文章:

5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別讓午休摧毀掉你孩子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