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西安首個運用無人機實時傳輸智慧化秦嶺保護管控中心在臨潼區建成投用。該系統共享平安鄉村建設、“雪亮工程”、森林公園等監控資源,實現保護區全覆蓋監控。

12月23日,記者在臨潼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瞭解到,集“人防、技防、物防、聯防”於一體的監管體系——西安首個運用無人機實時傳輸智慧化秦嶺保護管控中心在臨潼區建成投用,對西安市秦嶺生態保護臨潼段生態環境實現“天、空、地”立體化、全覆蓋、數字化管控,實現遠距離、全方位、全天候實時監測。

“智慧秦嶺”管控指揮中心主要包括顯示平臺、調查資料研判庫、前端探測監控系統、網格化監管平臺、四級保護管理體系等內容。該中心除應用於秦嶺生態環境監管外,還具有網格員管理、森林防火監測、野生動物保護、亂砍濫伐發現、林業資源核查、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案件取證等功能。

“指揮中心綜合運用移動互聯,實現無人機‘空中’管護,給無人機野外搭建傳輸平臺,彌補車輛、網格員巡查短板,透過高畫質畫面實時傳輸到管控指揮中心,甄別發現問題,極大提高了精準監管和高效巡查能力。”西安市臨潼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局長李娟玲說,“智慧秦嶺”管控指揮中心建成實現了調查資料研判庫、無人機空中巡查畫面實時傳遞、固定監控和網格化實時監督管理四大功能有機融合,真正實現了秦嶺生態保護髮現問題及時、快速、準確處理和常態化監管。

為實現機防與人防監管一體融合,管控指揮中心建立四級保護管理體系,即1個區級保護總站、8個街道保護區域站、26個村級保護站和依託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護林員、防火員、村組幹部等約500人組成的流動檢查站。同時,在重點路口、重點區域建設300個攝像系統,在制高點安裝4個覆蓋5公里360度旋轉紅外線監控,進一步提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鞏固秦嶺專項整治工作成效,努力實現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長效化管控。

7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安全培訓」工友說:工作操作失誤,下場多半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