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專欄】
痛心!男子當街對妻子猛踹,孩子嚇住:家暴現場,孩子在想什麼?
近日,有網友在南京街頭拍下了這樣一幕。
有對夫妻帶著五六歲的女兒走到一個公交車站臺附近時,突然開始激烈爭吵。
突然,丈夫抬腳猛踹妻子,而那名妻子則發出陣陣哀嚎!
此時,那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就站在旁邊,呆呆地看著父母,一臉的傷心難過不知所措。
那名女子在遭到男子毆打後,也開始奮力還擊,揮拳狠狠打向男子臉部,但她顯然不是男子的對手,很快被打倒坐在了地上。
隨後女子拿出紙巾來擦鼻子裡流出的血!
小女孩關心地走過來,走到媽媽的身旁,顯然對媽媽受傷感到心疼。
看到小小的人兒,那麼可憐和無助,真讓人心疼。
其實,目睹家暴是對孩子最殘忍的隱形虐待。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比想象的大得多,生活在一個長期家暴的家庭環境當中,孩子將會遭受非常嚴重且持久的傷害。
孩子將面臨的是一輩子都抹不去的陰影,它可能比直接的肢體暴力對孩子的身心造成的傷害更大。
01
家暴,孩子的噩夢
前不久,在浙江龍泉,一穿黑皮衣男子當街打老婆。
那男子又高又壯,他一把把妻子拽倒在地,緊接著又往她身上狠狠地踹了幾腳。
看著女子不停地哭喊,隔著螢幕都感覺到疼。
最可憐的是他們的孩子,那個穿綠上衣的小男孩哭喊著,他張開稚嫩的胳膊,試圖保護媽媽不受傷害,可他的力氣太小了,爸爸一把就把他推到一邊去了。
他哭喊著,手腳並用地踢打爸爸,可無濟於事,這對於身材好大的爸爸來說,似乎沒有一點感覺。
旁邊人的人攔都攔不住,他逮著機會就要上前踹上一腳。
真是毛骨悚然,簡直不敢再看下去了。
家暴,最傷害的不是大人,而是那個無助的孩子。
專門研究家庭暴力的知名心理學家Steven Stosny說過,一個看到母親被毆打受虐待的孩子,比孩子自己被毆打帶來的心理傷害更大,有家暴的家庭,毫無疑問對孩子來說是個悲劇。
《人民日報》公佈了一項令人觸目驚心的資料,據統計:全國約有30%的已婚女性遭到家暴。
那麼在這些女性的背後,活在家庭暴力的陰影中的孩子會有個怎樣的未來呢。
02
目睹家暴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著名主持人柴靜曾說:一個沒當過弱者
在家暴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目睹家暴的孩子,都會出現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1)情緒控制力差,容易產生攻擊和暴力行為。
知乎上有位網友講述了自己的童年。
他的童年中,經常看到酒鬼爸爸打媽媽,有次爸爸用酒瓶打媽媽時,綠色的玻璃片刺傷了媽媽的面板,她尖叫著,血從她臉上流下來。
年幼的他,嚇得差點背過氣去。
長大後,他說自己有種“怪病”——每次看到酒瓶,就想拎起來砸在別人臉上的衝動。
甚至有一次,他在看到自己的新生兒子喝奶安靜地睡著後,冷不防看到老父親在飯桌上喝了一半的酒瓶,突然就想拎起來……
雖然這種衝動轉瞬即逝,但他卻被自己的想法嚇到了,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當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進行暴力的“現場直播”,對孩子來說會是最高效的“反面親子教材”。
正如波士頓精神病學家Bessel van der Kolk說的:
童年時期孩子經常目睹暴力,由於他們經常處於高壓狀態,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隨時反擊的行為模式。
(2)內向自卑,缺乏安全感
表弟小華是個極度自卑的人,哪怕三歲的兒子說一句:“壞爸爸!我不要你了!”都受不了,要跟兒子據理力爭很久。
他的童年非常不幸,他父親和母親常年爭吵、打架,甚至大年三十也不會消停。
他說,自己以前沒有什麼朋友,因為怕受到傷害。
後來遇到了自己現在的妻子,他的生活才漸漸變得越來越正常。
遭遇家暴的孩子,像一隻孤獨的刺蝟,雖然很渴望溫情卻又渾身帶刺令人無法靠近。可以交朋友,但很難交心。
(3)有負罪感
女導演黃莉曾經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故事。
她11歲的時候,她親眼目睹了爸爸對媽媽的家暴,年幼的她躲在門縫裡,嚇得渾身僵硬又無能為力。
更恐怖的是,媽媽被家暴後,竟把所有怒氣都發洩在了她的身上。
她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訴爸爸,因為她害怕爸爸因此不高興,害怕爸爸再次地打媽媽,更害怕媽媽被打之後再來打她。
所以,她也只能默默忍受。
同時,她為自己不能做什麼而感到內疚,她讓自己揹負起了這些“罪”,贖罪才能讓心靈緩解內疚和憤怒的痛苦感。
其實,孩子又有什麼錯呢。
而負罪感就像一把沉重的枷鎖,將孩子的稚嫩心靈折磨的疲憊不堪。
03
如何幫助目睹家暴的孩子健康成長?
(1)求助於心理諮詢師
目睹家暴的孩子心中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
傷心的回憶可能會被淡忘,但是如果生活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那根植在你的身體中的噩夢,隨時會被喚醒。
心理諮詢師非常善於引導諮詢者,他們會讓患者回顧整個心路歷程,循循善誘,開啟心結,帶著他們走出夢魘。
(2)勇敢地離開施暴者
都說家暴有零次和無數次。
有一個朋友,在遭遇到老公家暴後,她先去醫院做了一個鑑定。
她說,這個證據在以後的離婚財產分割,孩子撫養權爭取等方面能得到不少的傾斜。
證據收集齊全後,她開始與對方走法律程式,又請當地一位有名的律師介入,帶著孩子很快與對方離了婚。
遠離渣男,遠離家暴的婚姻,儘量使這種失敗的婚姻對自己和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因為,家庭暴力不再是家醜,而是一種犯罪。
有暴力發生的地方就是犯罪現場,哪怕這個地方叫做家庭。
最好的愛情,不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而是一杯溫水,給人帶來永恆的溫暖。
這種溫暖,你的孩子也需要!
如果你曾經歷過家暴,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家暴的環境下。
請記得告訴自己,請記得告訴孩子,不是你的錯,更不是孩子的錯。
孩子,不需要承擔父母的痛苦。
因此,帶著孩子勇敢離開吧,沒有了愛的家庭,即使有金山銀山,也會變得荒涼可怕。
作者簡介:一鳴,持續投稿變現營2.0 ,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